第153章 京都难得的温馨

  上午十时左右,这是张衡进入张家公馆的时间,从七点到十点,三个小时的时间,虽然不能说很快,但是也能称得上是兵贵神速,这三小时对于张衡而言,可以称得上期待,惶恐,不安共存。张衡不知道自己到北京以后需要做什么,不知道在京城自己会迎接什么样的考验,更不知道在新的舞台上自己的任务会造成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只知道自己来到北京,肩上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背后会肩负更大的使命,张衡知道,张成让自己进京一定会有他的道理。
  在等待的苦难中煎熬不只有张衡,还有张成。一早,张成就推下了手中的所有工作,等待张衡进京,与刘琴的暗中较劲,说实话张成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胜算,张成骨子里是纯粹的文人,刘琴内心深处是最本质的政客,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张成在与刘琴的较量中,总是棋差一招,行动总是晚一步,幸亏张家在刘琴执政之前积累了不少的优势,所有才稳压陈家一头,加上张家的人才稳压陈家一头,所有刘琴这才在和与张家的较量中才略有后手。
  张成朝着张衡微微一笑,张衡心领神会,跟着张成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张成向张衡坐了一个坐的时候,张衡把凳子拉到了自己身后,缓缓坐下。张成开门见山的问,阿衡,你知道我现在叫你进北京来为什么吗?张衡老实的摇摇头,张成点了点头,略微缓了一下,说我给你提一个人你应该知道吧,张衡没有回答,只是静静聆听。陈珂你总该认识吧,张衡沉思了一下,认真的说,陈珂这个人我自然知道,陈家嫡系,陈家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你怎么提到他了哥哥。张成认真的说,就在前几天,陈珂来到了北京。
  张衡略微一惊,说刘琴,陈静,陈珂都不在陈宁的身边,陈家恐怕有大举动,张成点头说,这就是我叫你来北京的原因,前几天,我去刘琴家中偶然看到了陈珂,我看到陈珂觉得刘琴此举不善,就把你叫了过来。张衡心里稍微一慌,说刘琴在北京,恐怕我们两个人联手也不是她的对手啊,别说再加上一个陈珂。张成略微思索了一下说,这个应该不用担心,就现在而言,刘琴还不敢对张家下死手,再说张茜和明晓都还在太原,刘琴还没有这个实力。
  张衡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担心的说到,哥哥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别忘了就在几年前,刘琴几乎以一己之力击溃了张家的体系,张成点头说,我当然不会忘,晴儿就是因为那件事远走江南,可是你别忘了那时候张家的情报体系和后备力量都没有完备,现在的张家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张衡说,现在陈家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如果刘琴出手的话,张家恐怕又是一场浩劫。张成点点头说,这个我何尝不知道,可是你别忘了刘琴不会轻易出手,如果要真的出手的话,单凭你我绝不能轻易抵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
  对了来的途中顺利吗,张成转移话题,张衡点点头,笑着说,这个自然,张薇姐处事一向沉稳,紧紧皱起的眉头好不容易舒展了几分,张成说这就好,其实这句话问的也多余,张薇在家里,家里什么事情我都不需要担心。张衡笑着说,那是自然,张薇姐把家里所有的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只是家里的大小姐可是让张薇姐操碎了心。
  张成笑着说,这是自然意料之中,我和你大姐都拿小丫头没有办法,别说是小薇了。你还好意思说,还不是你管的,在整个张家谁敢如此放肆,如此肆意妄为。张成的脸色变得有些许的难看说,阿衡,这句话从此以后不要再提,我在家里说了不知道几次,我的妹妹,我想怎么宠就怎么宠,想怎么惯就怎么惯,张衡无言。张成看气氛有点尴尬问,你有没有怪我让你来北京呢,我知道你肯定不想远离故乡。张衡说,你这算说了一句良心话,可是你是张成,谁敢不听你的话,包括大姐张清。不是每个人都是张凤,不过我既然来到了北京,一定会做到极致,张成点点头。
  张成非常满意的想,这就是自己让张衡进京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条件不打折扣的执行,这是张成看重的。张衡进京,张成既需要张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有需要张衡有安居平五路的沉稳和冷静。说话间,房门突然打开,袁萍说,怎么呆了这么长时间,饭菜已经做好了,吃饭吗?张成眉头微皱,说为什么不敲敲门,张成不想让人随便听自己谈话,尤其是这个阶段。袁萍微笑着说,忘了,一看袁萍似笑不笑的脸色,张成瞬时没有了脾气,张衡在一旁笑着说,你呀就会假正经,张成顿时笑了出来,和张衡,袁萍走出了房间。
  不得不说,袁萍的手艺实数一流,加上精心准备,这顿午餐可以称得上丰富,一路上奔波的张衡笑着说萍萍你还有这手艺,怪不得我一来就看见了哥哥胖了一圈,张成挠挠头说哪有,张衡你最好好好跟我说话,我哪有胖了,不过袁萍手艺好这是实话。袁萍笑着说,你们俩少给我一唱一和的,太假了,想以后经常让我伺候你们兄妹俩就直说,我都没有意见,至于这样吗?张成看一边的张枫说,很假吗,小枫。张枫郑重的点点头。张衡说我可不敢,这事你可得问你哥哥,张成无言,一分钟以后,四个人都捧腹大笑。张成说,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各取所需吧,真难听,哥哥这不是你的水平啊,张衡袁萍一同开口,这默契让张成瞠目结舌。张成认真的说,好了不闹了,真的我以为不在张家很难有这样温馨的场所了呢,谢谢你们,由衷的感激,四个人彼此心知肚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