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26节

  无数的马穆鲁克人开始谈论起大明,谈论起东方,他们开始向往大明,渴望大明,甚至有人简单地将大明等同于不会饿肚子的圣地。大明在这里没有根,却凭借着这一种手段,强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收拢了数十万百姓的人心。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朱权再次给朱允炆写信,希望朝廷继续提供粮食,并运输一批大明的书籍过来,以同化这批苦难的百姓。
  朱权希望扩大大明在马穆鲁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让大明成为水深火热之下百姓的救世主。
  寒风送走建文十五年,建文十六年的钟声敲响。
  这个元旦,很是特殊。
  因为满朝文武不仅要参加大朝会,还要参加东宫太子朱文奎的大婚之礼。
  朱文奎的太子妃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悬念,那就是一直陪伴在朱文奎身边,算得上青梅竹马的韩夏雨。
  吕太后、马皇后、朱允炆都很喜欢韩夏雨,品性纯良,为人机敏,善学善思,加上与朱文奎一起多年,经历过的事也多,感情深厚。
  这一年,朱文奎十八岁。
  大明王朝继续着自己的节奏不断进步。
  在建文十六年的二月份,跨越五百里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
  摩斯码终于还是被研究了出来,虽然与后世的摩斯码不同,但都是以长短停顿来代表不同字母,被国子监命名为卦符。
  四月份时,多头并进,北京至金陵的路线铺设成功,朱允炆在武英殿,摇动了第一次传递给金陵的电波,并使用卦符,发送了第一封真正意义上的电报:
  生于大明,何其幸哉。
  长于大明,何其幸哉!
  大明子民,当有为于当世,留名于千古!
  大明江山,当屹立于寰宇,铸不朽丰碑!
  当金陵将电报的内容完美解读出来并送回北京时,一个全新的时代终于到来!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大明科学研究院
  建文十六年,大明王朝蒸蒸日上。
  金陵造船厂热火朝天,新式铁船每隔两个月就会有一艘船下水。马鞍山冶炼厂高炉林立,新式冶炼厂让冶炼效率大幅提升。
  山西大同、宁武、河东、西山等地,蒸汽机轰鸣,以竖井提升的方式,将一车车煤炭升运上来,然后有人将煤炭运至转运区,会有商人带伙计将这些煤炭通过路与河运往北京、金陵等地。
  太行山中,千余匠人拿着铁钎、铁锤正在开山,一批批的人将破碎的山石用背篓背出去,朝廷要修铁路,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山。
  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打造一条条隧道以供铁路穿行。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兴许要五年,要十年,要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
  但朝廷的决心已定,一定要掌握开山隧道的技术,一定要研究开山支护的技术,一定要让火车通过群山抵达更远的地带。不管付出多少年月,多少财力,多少人力,朝廷都下定了不可动摇的决心。
  坚硬的地方,结实的地方,尚可以凿洞填充火药加快速度,可一些山石相对松软,不够结实的地带,则不敢使用火药,还必须小心翼翼,采取各种支护手段,确保不坍塌,还需要研究渗水的问题,必须做好封堵准备……
  国子监派出来的人与经验丰富的匠人组合,开始了大明大型工程基础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不再是局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带,而是在群山峻岭之中。
  淮河某处,趁着枯水期,国子监匠学院带人分流堵住了一截河道,实现了河道地基处理,并完成了混凝土桩填充,实现了河道桩的建造。
  只不过鉴于黄河、长江根本就不适合分流堵塞,跨越大江大河的桩修筑依旧是个问题,国子监提出了河内围堰的想法,就是在黄河里面打造一个铁房子,铁房子高过水面,然后利用蒸汽机将水排空,在围堰内修筑混凝土桩。
  这个想法惊世骇俗,但国子监经过验证之后还是同意了这个想法,黄河、长江深二十余米,这个深度并不是不可克服,毕竟铁船制造了这么长时间,弄一些大铁笼子也不是不可行。
  虽说高度太高不容易实现,但只要底部弄大一点,厚一点,留下凹槽,上面嵌套到下面,一点点堆叠起来,未必不能做成水中围堰。
  对于国子监的研究,朱允炆并没有做任何干涉,现在的国子监已经不需要给予太多引导,他们已经可以自己找到方向,并不断在实验中取得经验,完善方法。
  这一日,国子监祭酒胡濙、司业叶灵儿、匠学院院长周昌入殿求见。
  朱允炆抬手,让三人起身,道:“你们三位一起入殿少有,想来是有什么大事商议吧?”
  胡濙微微点头,走出一步道:“皇上,国子监自改制以来,出现了众多惊才绝艳的人物,这里有些人已步入朝堂,成为朝廷重臣,有些也已进入各行各业,为朝廷效力。多年来,国子监始终坚持六年制,监生结业便离开已成定制。”
  “只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监生并不能遵守六年满离开国子监的规制,尤其是一些高深的研究,更需要监生花费更长久的岁月去研究。臣等以为,是否可以在保持国子监六年制的同时,对一些专于研究的国子监准许其留下。”
  朱允炆仔细听着胡濙的讲述,微微点了点头:“这件事早年前不曾考虑,虽说这些年来,确实有一批监生以不参加结业考试,或参加结业考试之后不去领结业证书留在国子监继续研究。但这样下去,对他们毕竟不公。”
  叶灵儿走出,道:“他们倒不怕什么不公,只是想继续留在国子监,利用国子监完备的器材、物资、力量去研究学问。臣等认为,可以在国子监之内,再设一个团体,专门容纳这些优秀的监生,为其深入研究学问提供更多帮助。”
  周昌支持胡濙与叶灵儿:“如匠学院,培养出一个人才,少说也需要三五年,好不容易成才了,有些人就要离开国子监了,这对他们是一个损失,对我们也是个损失。比如匠学院的周通明,他对机械动能颇有研究,可一结业就进入了官场,现在担任的是御史……”
  胡濙叹了口气:“朝廷不缺乏当御史的人才,可缺乏对科学有研究的人才。”
  朱允炆听明白了。
  国子监监生修习六年之后,明明可以继续深造,但因为国子监缺乏深造的机制,深造也没啥实质性好处,所以很多人选择步入官场,去获得更多好处。
  比如国子监监生管吃管住,修习期间还有奖金可以拿,但结业之后,在没有拿出学问突破,研究成果之前,你是没任何收入的,也没有奖金可以拿的。但一当官,这就是有收入的……
  是在国子监继续研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是出去当官养家糊口,这就是许多国子监人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以前这个问题不甚严重,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问许多长年累月不断去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虑了。
  朱允炆思索良久,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依朕看,这些继续研究深造的监生是真正可敬的人才,朝廷需要给予重视。你们看这样如何,在国子监之上架设一个大明科学研究院,结业之后,经考核通过的监生,可以进入科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份由监生改为院士。”
  “科学研究院,院士?”
  胡濙等人彼此看了看,心头有些火热。
  这个科学研究院是在国子监之上的,不是在国子监之内,拔高了这群人的地位。
  监生向院士的转变,赋予了其新的身份。
  朱允炆继续说:“所有院士,对标四品俸禄发放,朝廷嘉奖其在北京一座院子,为其安置家人。朝廷年年说重视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之上。”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东宫移殿三步
  胡濙、叶灵儿都是雷厉风行的人,不喜欢拖沓,在朱允炆敲定方略之后,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拿出了具体方案,并拟写了第一份院士名单,足足有三百二十七人。
  朱允炆没有吝啬,着令户部、工部配合礼部,该纳入俸禄体系之内的纳入其中,该给房子的给房子,该帮忙调户籍搬家的也去帮忙办了。
  大明科学研究院的设置,标志着大明科研体系终于趋向于完美,同样也让科研人才有了一个安稳的研究环境,可以心无旁骛去进行各类研究,不需要分心生活事。
  朱允炆加大了对国子监奖学金、贫困助学金数量,要求各学院设置自己的人才库,并在二月份亲至国子监颁发院士证书,庄严宣布:“院士是大明最高科学人才,见官无论文武不必行礼。愿你等开学问之新天地,成后来者先驱!”
  日子开始变得平淡起来,大明王朝如同火车,咣当咣当地前进着,枯燥不已。
  就是在这枯燥乏味的日子里,大明的各项事业都在不断发展,商业并没有因为遗产税、浮动税率的调整而出现崩溃,相反,随着去年的大丰收,朝廷正式设置了粮食保护价之后,百姓的购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商业繁荣的基础没有被动摇,相反越来越旺盛。
  朱允炆走入民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百姓对说书的喜好和对戏剧的喜好已是难分上下,无论是戏剧台还是说书的茶楼,总有不少人,甚至说书这种单干行业竟也出现了组合,轮流上阵……
  不管老天给不给面子,朱允炆都雷打不动地将上一年剩下的全部备灾银转移到水利建设之中,因为水泥混凝土与堤坝的建设技术逐渐成熟,朱允炆提出了建造更多水库的要求,尤其是旱涝频发的地区,将水库建设、沟渠建设务必抓起来。
  在民间微服私访三个月,在与百姓一起庆贺过丰收之后,朱允炆才返回皇宫。
  只不过刚归来不久就病倒了。
  太医院、医学院的人都聚在乾清宫,朱允炆高烧一茬接一茬,根本无法退下去,无论是物理降温,还是吃药,都不见好转。
  用了国子监的体温计测量,一度烧过了四十度,这让所有人紧张起来,朱文奎更是衣不解带伺候在一旁,马恩慧坐在床榻边守着。
  盛寅、匡愚等神医也有些束手无策,明明是场简单的风寒,可为什么高烧总是下去一点又猛扑上来,一次比一次生猛。
  朱允炆只感觉忽冷忽热,冷的时候如坠落冰窖,瑟瑟发抖,多少棉被都不够用,热的时候如围坐火炉旁,只感觉差点被炙烤灼。
  除了冷热,就只是无意识的话语。
  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铁铉等着急不已,一日日守在门口。
  朱允炆很少生病,可一生病就很严重,这次也一样,浑浑噩噩高烧了三日才悠悠清醒过来,面对哭嚎不断的马恩慧、朱文奎等人虚弱地说:“无妨,一时半会还不会去找太祖。”
  一场大病之后,朱允炆消瘦了很多,也落了下个咳嗦的病根,似乎伤到了肺。
  休养一段时日,过了中秋后,朱允炆于武英殿召见内阁大臣与六部堂官、五军都督府、水师都督府众文武官员,看着跟了自己长达十余年的老臣,朱允炆咳了咳,笑道:“都说皇上万岁,可依朕看,世上没有万岁的皇帝,也没有千岁的皇帝,连活过百岁的都没有吧,南越武王赵佗只能算个王。”
  “朕今年虽只有三十八,可一场病下来,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天有不测风云,谁知下次病灾来时能不能挺过去……”
  解缙听闻,连忙喊道:“皇上莫要说如此令人惶恐之言,皇上春秋鼎盛,定能康复如初!”
  徐辉祖也有些害怕,朱允炆这好端端的,怎么搞成了要交代遗言的感觉,喊道:“皇上万万不可悲愁,只要好好将养,龙体自会痊愈!”
  杨士奇、夏原吉、郑和、李坚等官员都站出来。
  朱允炆摆了摆手,正色道:“纵观其他朝代,王朝兴衰与帝王能力息息相关。帝王清明有为,重要贤臣,远离小人,不敢说盛世,但也算得上国泰民安。可若帝王昏庸无道,大兴土木,不顾百姓生死,不理民间疾苦,则民不聊生,社稷危矣。”
  “朕左思右想之下,为保后来者为政有力,决定设东宫移殿三步。这第一步,东宫监国,以民政国事为准。皇帝当在太子成年之后至而立之年,给其三至十年监国理政之权。东宫监国期间,不得过问任何军政,不得结交任何宫廷看守,不得结交任何勋贵武将。”
  “内阁、六部辅佐东宫监国,察其能力,考其本性。若监国期间毫无治国理政之能力,更无明辨是非决断之力,不分忠奸好恶、不别黑白,看不到曲直根本。当奏禀于上,更换太子。日后大明遴选继承人,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但绝不是唯一继承人。无能者,不得为君。”
  杨士奇、徐辉祖等人惊愕地看着朱允炆,这些话有些过于骇人。
  千余年来的嫡长子继承制,被朱允炆给硬生生地踢得摇摇晃晃。虽然朱允炆依旧支持嫡长子继承制,但却将其唯一性给否决了。
  这意味着,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等等,都可以在大皇子还活着的时候有资格当皇帝。这一点很可能会造成皇子之争。
  但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又不太大,因为太子监国的时候,皇帝还在,有皇帝控制局势,谁上谁下,皇帝依旧说了算,哪个皇子想争,想斗,也未必能争斗得动。何况大皇子成年的时候,其他皇子还不一定成年呢,人都没长大,还怎么和大皇子争斗……
  朱允炆继续说道:“当然,为了确保皇子之间不起内斗,在其他皇子年满十八岁时,将其送往金陵国子监进修,不得过问朝廷事宜。不对其设僚属官员,不设府邸。至于东宫移殿第二步,便是后领兵。监国考核通过之后,准许太子领京军外卫所之兵,出京师进行武备训练,领兵至草原,至荒漠,至大海,至高山!”
  “大明君主,不一定是多高明的统帅,但一定要懂得带兵,懂得基本的行军打仗,拥有血勇之气,敢战之气!要敢于驱马上前,敢于乘风破浪,唯有如此,才能驾驭大明朝着前所有未有的繁荣前进!”
  “至于这东宫移殿第三步,那就是朕交京军与亲军卫于太子,交大宝于太子并昭告天下退位,太子进奉天殿登基。东宫移殿三步,先东宫殿监国理政,后外殿治外卫所,再奉天殿掌京军亲卫,御极乾坤!帝王亲控,太子亲为,百官文武辅佐,天下一心,以保繁盛不衰,以延国祚万年!”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
  朱允炆穷尽心思,也找不到更好的继承制度。
  搞君主立宪?
  让自己去捆绑自己的手?
  这不合适。
  搞上议会与下议会,搞几个党派,搞三权分立?
  这些都不适合大明王朝。
  封建王朝是有惯性的,它推崇的是天授君权,忠君思想早已融入在了衣食住行里面,不是其他思想想取代就能取代的。
  封建朝代,朱允炆能做的,只能是在皇子之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只是为了确保皇子之间不发生内斗,还需要诸多限制与约束。
  朱允炆自己掌控局势,也相信以朱文奎的能力,在未来也可控制局势。
  一代一代帝王亲自站台,扶着太子走一程,直至将其移到奉天殿,以确保其能力、心性当帝王可以将大明的繁荣昌盛延续下去。
  这是唯一的法子,虽不完美,至少可以保未来百年内大明朝廷内部不出现大的问题。至于再后面的事,就看未来子孙的智慧与手段了。
  朱允炆接连咳了一阵子,几乎没办法呼吸,憋得脸有些不自然的红,对群臣道:“帝王掌舵,扶一把太子,直至其拥有治国之力,便在年老体衰、力有不逮时,主动退下。滔天权势,未必非要握到坟墓里去……”
  群臣面对敞开心扉的朱允炆,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