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 67 章

  天子与重臣们回到殿中, 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太师说道:“此子不满八岁, 却能连连造出马鞍、臂弓这等强兵之物, 很是不同寻常。”
  天子的脸上挂着几分笑意,说:“他还造出能保暖的手套、袜子,能将难以下咽的糙米改成可口的细粮, 能做出包子、馒头等吃食,能想到建冰窖囤冰以夏日用, 听他刚才所说,想是还有耕种之法, 皆是利于社稷之物。”他似玩笑又似感慨地说:“想来上天对朕总是多几分眷顾,方才屡屡将这般天生不凡之人给朕送来。”
  殿中的众人都面露感触地纷纷附和天子是上天之子, 天命所归,方才得天之助。
  他们再仔细一想,铜钱精自来京之后是一桩接一桩一件接一件地折腾,闹得满城血雨腥风,可无论哪件事最后得利的都是天子。甚至连公府私藏兵械密谋造反、暗中蓄养野人意图谋事,这都是因为铜钱精才曝露出来,如果没有及时发现, 一旦对方起势, 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天子得马鞍臂弓, 又添助力, 谁想兴起刀兵,怕是正好送来给天子试锋芒耀武威。
  天子把弩交给司马,令司马府召集工匠, 再加以改进。裴三郎不满八岁,他用的弓是最小号的牛角弓,拉力有限,如果换成披甲人使用的大弓,或者改成更大的弓、更长的箭,不难想象出能射出的距离和杀伤力有多大。
  裴三郎母子进宫的时候,一个是身受重伤被抬进来的,一个是吓得浑身发软被抱进来的,只有自己,连点行李都没带,裴三郎装铜钱金子的荷包和腰上别的小铜刀都让宫门口的披甲人搜走了。
  母子二人出宫的时候,除了这阵子他们穿戴过的衣服饰品还有四千三百两金子。
  三百两金子是裴三郎的,其中二百两是因为裴三郎造出了臂弓,天子赏给他的,还有一百两则是因为挨了打,长公主给他的安抚金。
  他老娘就很牛披了,因为当街被追杀……啊,不对,是不惜以身犯险拆穿暗甲人、太庶府、太卫府和公侯勾结的阴谋,天子亲赐嘉奖,封她为镇国夫人,还赏她一千两金子。更牛披的就是,他哥袭爵缺金子,他娘愁钱,皇后娘娘自掏腰包,帮她娘把这三千两全贴补上,还让天子赐她娘一座镇国夫人府,就在公侯大街上。
  公侯大街,世代公侯之家才能住的,住在那里的,不是皇子、庶皇子的后代就是长公主、公主们的后代。
  他娘跟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交情!
  裴三郎感觉自己有限的智慧已经思考不出来,他不敢去想自己的老爹和天子的头上是不是各有一片青青大草原,唯有跟着他娘感激涕零地叩谢皇后大恩。
  他们叩谢了皇后,来到天凰宫门口,护送他们离开的披甲人已经就位。
  足有百人队伍的披甲人,由一位亲随军百夫长领队。
  那百夫长叫井康,是天子派来保护他的。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还确认了遍,千真万确就是来保护他日常出行的。
  他忽然觉得,他造弩是不是惹出大事来了?
  他都已经无诏不能离京,也不差再有一百个亲随军跟着,换个角度想,不仅威风,安保还升级了。
  天子和皇后又是给金子,又是赐宅子,还派披甲人保护,这是明显看到价值划拉到自己手里捏着要重用,就应该还好吧?至于会不会掉马甲这种事,大不了到时候把自己往天神投胎上面掰。
  裴三郎有点忐忑,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跟藏拙受穷、跪地吃土、被人随意一脚踹死相比,他选择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至少他现在能值天子派一百个亲随军保护。
  裴三郎很快做完自我心理疏导,又恢复了平常心。
  都在内城,皇宫距离他家不是很远,没多久就回到镇武侯府大门口。
  他的马车在门口停下,门仆飞奔入内禀报,然后匆匆迎出来的不是管家和他的武课师傅他们,而是他的世子嫡亲大哥。
  那场面嘛,就是一时间,互相都有点傻眼。
  他没想到他大哥会在这里。
  他大哥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亲随军护送他们回来。
  裴三郎下车,到他大哥跟前,正准备按照礼法跪下去叩头行大礼就被他哥一把扶住免了他的礼,然后镇国夫人又免了世子的礼,一家三口进屋说话。
  裴三郎迈进门,便吩咐管家,“在后院给亲随军安排住处,他们的吃住花销算到我这里。”亲随军是天子的,不用他开工资,但人家来保护他,总不能让亲随军还回家吃自己住自己吧。
  镇武侯世子的步子一顿,忍住回头的冲动,待进到正堂,刚想开口问话,就见到有亲随军抬着箱子进来,那箱子上面还有没启封的封泥,印着:“太内司库金五百两”。
  八口装有五百两金子的箱子抬进来后,又抱进来三口装有一百两金子的箱子。
  一家三口等东西都抬进来,仆人们都撤了下去,才互相问怎么回事。
  镇国夫人问世子怎么来了。
  世子说,听到她被当街刺杀成重伤,三百战奴全部战死的消息,他爹不能离开封地进京,就让他带了三十个披甲人、二百战奴和家里所有的金子日夜兼程地赶来了。姜二郎来过一次府上,告诉他,他们母子有皇后娘娘照拂,一切都好,请他稍安勿燥,近日京中颇乱,还是安心留在府里的好。
  裴三郎憋了好久,终于能问了:“娘,皇后娘娘为什么会把你安顿在她的宫里养伤?又为什么会送三千两金子给你让大哥袭爵?”
  镇武侯世子:“……”能袭爵了?有金子了?皇后娘娘赏给娘的的?
  他原本都以为这辈子凑不齐袭爵的金子了。三郎能挣,还愿意照拂兄弟们,父亲进京又带回一千多两子金子,又让他看到些希望,以为至少还要等上些年,没想到竟然……今年就能袭爵了?
  镇国夫人不能说她跟皇后有一起抓战俘野人卖成奴隶的交情,只含糊地说了句:“当年我曾追随过皇后,至于这三千两金子……既是皇后娘娘体恤,也是因为你那……臂弓。”她说得有些咬牙切齿。
  她说:“皇后娘娘让大郎袭爵,我和你们父亲进京住进镇国夫人府。”裴昶袭爵,继承爵位和封地,他们两口子就是老侯爷和老侯夫人了,品级仍在,仍住侯府,老侯爷无诏仍旧不能擅自进京。
  天子和皇后赐下镇国夫人府,让他们搬出去住,那只有一个原因,三郎年幼,还需要父母照顾,自然要跟着他们一起搬过去,由此将三郎以及他造出来的那些物什跟镇武侯府彻底分开。
  镇武侯府住在武侯街,与那些有封地有甲兵有武力的武侯们往来便利,三郎是断然不能再住在那里的。
  镇国夫人府所在的公侯街里的许多人家早被他们得罪得死死的,那是杀亲的仇,没得解,他家能有今天仰仗的又全是天子皇后,自然不用担心他们跟那些公侯府上勾结。他们迁过去,再派亲随军保护,亦可震慑周围那些公侯。
  镇国夫人再次查看周围,确定没人之后,才把其中关节掰碎揉烂了讲给两个儿子听。
  裴昶看向裴三郎的眼神透着竖然起敬。能让天子皇后如此,三弟真是厉害!
  裴三郎懂,帝王心术嘛!
  他跟他大哥保持距离,省了天子猜忌,也挺好。
  不过,就他大哥那穷封地,皇后的金子只能救急,救不了穷。
  镇武侯世子要袭爵,不是有金子就行的,还得回去找镇武侯,他必须要有镇武侯的亲笔请奏和镇武侯大印随着三千两金子一起到太内司才行。
  这已是七月下旬,已是秋收时节,封地也有很多事。
  裴三郎母子二人在京城没事,世子便要赶回去忙秋收。一年里的收成全指望秋收,是赚是赔有没有金子剩下都在这时节,再有年底进京的贡品也得筹备。
  自家人,他大哥待他挺好的。他刚到朝城庄园的时候,他哥没少在背后帮他。他开作坊,他一个七岁孩子派管家仆人出去大批量买毛皮,能没挨宰也都多亏了这个大哥处处帮衬。
  他上辈子,都要被重男轻女的父母打死了,弟弟缩在旁边连声求情阻止都没有。这辈子,他大哥在袭爵那么缺金子的情况下,他爹给了他一个七岁孩子二百两金子,他大哥没有说半句不是,还在暗地里帮他。
  裴三郎做不出冷眼看着兄弟们不好的事来。他哥要回封地,他从宫里出来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兄弟俩很可能再找不到这样说话的机会,于是拉着他大哥聊了聊朝城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想富,先修路。从朝城到鲁城的路要修通,卧牛山那条路千万别省。
  地里的产出有限,卧牛山是个好地方,人工播种野生养植可以走起,蘑菇、木耳采下来烘干制成干蘑菇、干木耳卖,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项产出。如果发现有野菜,试着挪到庄稼地种种,如果能够种出来能卖得比粮食贵。
  没有烘干机,土法烘干,搭个炕,下面是灶眼,上面铺块大石板,再用罩子起来,加上鼓风机,小火慢烤热风吹干。
  养殖鸡、鸭、鹅、牛、羊等家禽牲畜,粪便收集起来,晒干了可以卖肥土的粪肥,也可以建粪池自己沤肥,播种的时候施一次肥,长苗的时候再施一次,到开花的时候还施一次,保证作物的产量会高很多。
  他不是干农业的,那些经验也就是在乡镇长大、去到乡下见过别人怎么种地看来的,只能提供大致方向,具体操作还得他哥自己慢慢琢磨。
  小半个时辰就聊完了。
  镇武侯世子和镇国夫人听得直愣神,然后都挺好奇裴三郎的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没有倒出来。
  裴三郎叫来仆人带着自己的三百两金子回屋,留下镇国夫人和镇武侯世子母子俩面面相觑。
  镇武侯世子很是胆战心惊,问:“三郎来京后,就一直如此?”仿佛三郎在路边捡块石头都能变成金子,还半点都不掩饰,叭啦叭啦叭啦就倒出去了。
  镇国夫人说,“你有爵可袭,他没有,你们各有不同。”不过她还是叮嘱句:“你若不想英年早逝,切不能如三郎这般操之过及。”
  镇武侯世子点头应下,被幼弟吓得手脚都是冷汗,却已经无可奈何。眼下他三弟的事,父母都已经不太能插得了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05 00:12:06~2020-01-05 17:58: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大王叫我来巡山 2个;象牙、思凡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宜叶思揪he 6个;zowen 3个;风、淡然一笑 2个;nanjoballno☆、晨、青丝绕手、彼岸、试一试、某林子、动不动就想改名怎么办、花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宜叶思揪he、某林子 20瓶;小k思、老实人、加菲、潇潇暮雨 10瓶;已夏、qjf2018、燕子不会飞、臭臭 5瓶;肇域彼四海 3瓶;naughtycat、凤凰花又开、dawn墨、12、bulabulabula、eilee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