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玄武楼早就荒芜,压根就不存在遗址。
  一眼望去就是坑坑洼洼的,无数大小坑洞。
  整个地势都下沉了丈余。
  随着李从珂消失的还有传国玉玺,为了寻找传国玉玺,石敬瑭早已将这里掘地三尺,翻遍每一块土地。
  不过传国玉玺这玩意,只有在真正大贤大德的人当皇帝的时候才会冒出来。
  尤其是这个皇帝手下有一个不要脸的叫赵普的时候。
  洛阳留守吴廷祚手捧着祭祀百姓发现的传国玉玺,吓得手都是抖的,赶忙派人将这要命的玩意伴随着凤凰的祥瑞一并送到了汴京。
  凤凰出洛,玉玺现世。
  这噱头务必响亮。
  罗幼度在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拿出了黝黑还有泥土炭灰的传国玉玺。
  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为真
  罗幼度手指捏着传国玉玺,左右端详,心底嘀咕:吴廷祚也是的,就不知道洗一洗?
  他哪里知道吴廷祚拿这玩意双腿都在打抖的。
  这烫手的东西,他是一分一秒都不敢留在身旁多待。
  罗幼度注意到传国玉玺的一角金灿灿的,拿着包裹它的布,擦拭了一下,露出了一个黄金角。不免暗笑:“赵普可以呀,下过功夫,知道这玉玺当年砸缺了一角,王莽用金镶嵌补上。”
  他看了一眼殿前诸多大臣,笑盈盈的说道:“朕没见过真的传国玉玺,诸位爱卿,替朕看看,这东西,是真是假?”
  说着,他顺手将玉玺递给内侍,让他先拿去洗洗,然后再给诸位大臣鉴赏。
  洗干净的玉玺还真有几分样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应该有的,它都有。
  还别说,当今庙堂上真有不少见过传国玉玺的。
  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自焚于洛阳玄武楼,不过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
  朝中已资历晋升的年长者,皆有机会一窥真容。
  王景、符彦卿这样的活化石更不用说了。
  王景自辞去自己节度使之位以后,便到了汴京养老。
  罗幼度给他太师的虚衔,允许他每月上朝一次,什么时候上朝随意,即便不愿意上朝也无妨,知会一声就好。
  这玉玺现世,他自然少不了上朝凑个热闹。
  王景左右不敢去拿,端着木盒,左右端详,道:“陛下,当年老臣跟着石敬瑭一起攻入洛阳,石敬瑭为了找寻这传国玉玺,掘地三尺都未寻得。现今它随着嘉瑞现世,足见陛下贤德,得上苍认可。”
  这玩意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就如指鹿为马一样,即便知道或者怀疑他是假的,也无人敢说。
  毕竟这背后的政治意义太大。
  或许在后世人眼中这传国玉玺不过是一件死物,可在古人这里,意义是非同凡响。
  南北朝时期,晋元帝东渡,就因手中无玉玺,给人讥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李世民也是如此,传国玉玺给突厥夺了去,他自己刻了几个,也给笑话成白板皇帝。
  契丹为什么一直以正统自居?
  后世汉人将宋朝视为正统,但这个时代的周边诸国更加认可辽朝,就是因为辽朝得到了传承。
  传承是华夏极为重视的东西。
  早年契丹入主中原,将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帝王用具皆带到了上京,就牢牢抓住了传承这一点。
  当然一切都要居于实力为基准。
  而今有了传国玉玺,在正统上稳稳占据了主动。
  再多的帝王用具,也比不上这小小四四方方的传国玉玺。
  识相的人已经高声恭贺:“天降嘉瑞,玉玺现世,正预示着我朝王者有德,天下承平。”
  瞬息之间,满朝文武一同出声:“陛下贤德,神器现世,当礼报百神,大赦天下。”
  到了这一刻,即便是玉玺是假的,也成真的了。
  一直作壁上观的赵普在这关键时候出列说道:“镇国神器与嘉瑞同出洛阳,臣提议重建洛阳宫,修葺洛阳城。”
  罗幼度自身对玉玺的概念并不强,筹谋迁都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罗幼度并不想跟赵宋一样,困在开封。
  开封却有开封的优势,水陆便利,四通八达。
  于动乱的割据时代,开封的优势很明显,能够在第一时间调集物资,攻守随心。
  但真到了太平时候,开封最大的弊端就出现了。
  并非他无险可守,而是当初修建开封的时候,就不是冲着国都的体量去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城池。
  这根基决定了汴京的大小,虽说可以向外扩建,可是再怎么向外扩,也不过是增加外城的空间,皇城怎么样,依旧怎么样。
  因为宫城之外,都是密密匝匝的都是民房、商铺。不论从哪个方向扩展宫城,都势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店。
  想要扩建汴京皇城,就得将皇宫周边的王孙贵族,豪绅大户的府邸、商铺统统推倒重建。
  这种大工程且不说,那些占据跟皇宫相邻的王孙贵族,豪绅大户又怎么可能同意牺牲自己手中的黄金地段,成全他人?
  再说就算他们同意,也会毁了开封的整体结构布局。
  故而开封在乱世为都恰逢其时,可一到了太平盛世,就会受到自身的体量所限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