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8节

  可后来听到那顾氏别墅,才知不是。
  在江左,只有私人园林才称别墅,而大多是底蕴优厚的高族士子,才有能力置办别业。如此说来,大司马要去的地方,应不是一般门户。
  她上车前踌躇一许,仰面问:“将军,我是否要备些见面礼带上,如此空手,恐失礼于人。”
  山涧中的小石清潭,也不及她嗓音明净柔软。卫觎眉心稍缓,说不必,“跟着我蹭饭还叫你破费,才失礼。”
  簪缨尚未辨清他话里是不是又有逗她的意思,卫觎又道:“顾卫两家乃世交,小娘子不知?”
  簪缨缄默。
  玉烛殿里从不提及与卫氏相关之事,她轻轻摇了摇头。
  卫觎眸色发深,“建康世族出身女子,自识得字,家中先教衣冠九品、世家谱系,庾灵鸿不曾教你?”
  簪缨又摇头。
  她听大司马直呼当朝皇后之名,也没觉有什么不对,只是不愿想起过往经历,垂下眼睛。
  卫觎的神情越发深沉难辨,却不再多问,向前伸出手臂,掌心向下,滑如流墨的元锦大袖便飘逸起来,让小女娘搭扶着他臂膀上车。
  余光扫过随在后头的女使,他简洁地吩咐亲卫:“另驾一辆车跟在后头。”说罢不用踏凳,腿一抬便进了车厢。
  然而这一脚踏下去,整辆包铁皂轮的青油幢车都向下沉沉一坠。
  簪缨在车里才坐稳当,就被颠动,别在鬓旁的象生绢花簌簌轻颤。
  她还以为大司马是要骑马的,不想是同她一起坐车,忙挪身向旁边让了一让。
  骑惯了马的人,确实鲜少坐一回锦帷香软的马车。卫觎却是好仪姿,覆袖端然正坐,一张面皮,冷隽凛丽,远观恍若一位琼枝玉树的诗酒公子。
  只有近身之人知道他不会是。
  因为一身兵戈之气未销。
  卫觎的目光轻轻扫来,簪缨才发觉自己几乎避到了角落,忙言:“阿傅非是惧怕。”
  只是恐他高大身躯不得舒展,想为他多让出一些空间。
  她还记得昨晚大司马说“不必怕我”时的那个眼神。
  她不想让他以为自己怕他。
  他既认阿母是半个姊姊,那么在簪缨的心里,已然将卫觎当成半个舅父了。
  昨夜蒙他雪中送炭,亲自为她加笄,此事放在大司马峥嵘壮阔的人生阅历中,也许实在渺小,算不得什么,可对于簪缨而言却意义重大。
  唯有衷肠感动,唯有镂骨铭心。
  只是这些话若说出来,便有献媚之嫌。
  她记在心里。
  “不怕便坐过来些。”
  卫觎拉开小茶案的暗屉,里面居然有两碟新鲜的果米糕,也不知他何时吩咐人备下的。他将青瓷碟推到小女孩面前,“到县中大抵要走半个多时辰,先垫一垫。”
  簪缨自小胃肠羸弱,三餐一向应时,盯着那雪白诱人的米糕,还真有些饿了。
  当下也不客气,轻声道谢后便用帕子小心地拈起一块,送入口中。
  卫觎不打扰她吃东西,从袖中抽出半册薄竹打磨的旧简,其上黑笔红批的小字密密麻麻,不知何书,单手托在掌心看。
  簪缨慢慢地吃了半块桂花米糕,行下宫道缓坡的马车也在这时转入平地,却忽地停下了。
  “阿缨!”车外传来一道低沉熟悉的声音。
  簪缨的目光静了静,始记起下山之路,会碰到等在行宫外的李景焕。
  “若不想看见他,我轰走。”
  卫觎闻车外杂声,视线都没抬,随口道。
  簪缨用帕子轻掖嘴角,摇摇头。
  对于一个已经形同陌路的人,多给对方一个眼色,都是抬举了他。
  小女娘清软的声里含着不以为意:“心中不存,目中不见,我自自在,理他做什么。”
  卫觎听了,目光犹落在竹简之上,神情里却多了丝神采,貌似笑嗯了一声。
  ……
  李景焕天未大亮时便离开宫城,乘銮车往行宫来了。
  事实上,他昨夜离开太极殿后回了玉烛殿,守着那张空残余香的床铺,听着雷声,一夜未睡。
  从傅簪缨三岁入宫直到昨日,她从未在宫外宿过一夜。即使回傅府省亲的日子,也是当日往返,这已成为中宫多年的约定俗成。
  可就在昨晚,一个十年来等候在那里,他何时想见便能何时看到的人,不见了。
  一个人从童年长到少年,再到成年,会用旧很多东西,丢掉很多事物。李景焕带在身上的荷包会丢,腰带上的宝石会掉,不喜的衣饰会换,可在浮沉变迁的时光里,他唯一笃定的是——
  傅簪缨一定不会丢。
  毕竟他从立为太子起,便知道这名女子,将来会是他的妻。
  第16章
  李景焕自总角之年起,便常听外头那些人称赞“太子少有威仪”,却鲜有人知,小时候成日跟在他身后转的那个傻丫头,私底下会说:“景焕哥哥不笑的样子怪怕人的……”
  然后用软乎乎的手指戳戳他,央着他多笑一笑。
  李景焕小时孩童心性,自然宠她开心,哪怕在外不笑,踏进玉烛殿的门槛时,也会记得把唇角弯上去。
  两小无猜,固然佳话,可人总是会长大的。
  渐晓人事后,李景焕方从他人口中得知,他当初之所以与傅簪缨定婚,不是因为两姓交好,而是源于唐家那份富可敌国的财库。
  晋室自南渡以来国力衰减,又被门阀世家所掣肘,急需一个恢复元气的契机。唐家之富,令南北两朝皆瞩目,这份家业若落到异氏手中,对晋朝皇权的威胁将不堪设想,朝廷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让唐氏后人嫁入皇室,便是最理想的办法。
  李景焕身为大晋太子,从小众星捧月地长大,岂能没有自身的骄傲,可以想象,当他得知自己的婚姻原来并非是什么天造地设的佳话,而是一场妥协与交易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多么失望和挫败。
  也是从那一日起,他结束了自己无忧的童年,开始有意地与簪缨疏远。
  那段日子,显阳宫的宫娥都笑说太子长大了,知道害羞了。
  其实不然。
  李景焕只是不愿被人在背后议论,他是为钱娶妇。
  然而他有了心事,那个比他小四岁的丫头还什么都不懂,依旧懵懵懂懂地做他的小尾巴。
  小簪缨会在每日午后捧着小脸坐在宫廊下,等他下学一回来,就眼神晶亮地跑过去,能围着他说上几句话,就快乐得像只拥有许多胡萝卜的小兔子。
  她如一张白纸,天真而热忱,根本不懂得大人间那些复杂的算计与权衡,只是本能地与他亲近。
  而初初开始学习政事的李景焕,每当觉得肩负的压力太重,只要回宫看到这个笑容天真的小女孩,便觉浮生可期,便会轻松许多。
  于是他心软了。
  他慢慢地省觉,不该将自身的不满投射到无辜的阿缨身上。
  那个决心要疏远傅簪缨的计划,没坚持半年便无疾而终。
  这些,傅簪缨从始至终都不知情。
  她唯一有的只是单纯,从五岁到十五岁,一直单纯,仿佛这些年成长的只有她的身量与容貌,而不是她的头脑。
  她仅仅觉得,只要喜欢景焕哥哥便万事大吉了,哪里知晓,他对她的感情,经历过多少曲折复杂的变化啊。他对这个从生命之初便来到自己身边的女子,真心欣喜过、小心呵护过、用心教导过、暗自嫌弃过、也最终释怀过……
  他不喜欢她的过于娇弱,却也容忍,不中意她的乖顺呆板,却也耐心。
  她呢,却只知开心便笑,生气便闹,为了一个无伤大雅的误解,就不顾皇室体面,负气离宫出走。
  是,李景焕承认,在见到傅妆雪的第一眼,他对那个坚韧不俗的少女的确有过怦然心跳的感觉。内心深处,也未尝没动过将来留她在身边的念头。
  但他也只是想想,从未与傅妆雪有半分逾矩之处啊。
  在他心目中,自己的正妻永远是傅簪缨,这一点不会更改。
  车马行过清晨露水与前夜雨水混泞的御道时,李景焕想:阿缨不了解他的心思,不知者不罪,待找回了她,自己便将这些想法开诚布公地与她谈一次。等阿缨知道他别无二心,便不会再跑了。
  她不喜欢他接触傅妆雪,也罢,以后他不见了便是。
  怀着这样大度的心情,太子在行宫的山脚下落舆。甚至怕扰到山上人的清梦,他体贴地等到天亮,才派人前去传信。
  然等来等去,等不到回音,先等来两辆通幰轺车辚辚驶近。
  李景焕目色清亮地迎上去,唤声“阿缨”,厢门封闭的车中却无回应。
  他眉心轻皱,望见马车两侧随行的黑甲卫,始才意识到什么,本能向后撤了一步,不敢置信地沉声道:“傅簪缨。”
  靠近车厢外侧的帷布,被一卷黄竹色的旧简随意挑开。
  持简的那只手,骨相修削,肤质冷白。
  掀起的帷隙之下,露出半张凉薄面孔,一双冷沉眼眸,比男人的手更冷。
  而李景焕想见的人,却被这个男人严严实实挡在身后,只露出一片雪白的袖角。
  怎么可能!李景焕变色,阿缨那般胆小,怎可能与这个人同乘一舆?
  她是不是被胁迫了,或者被蛊骗了,就像十年前那样……
  距太子一箭地之外的原璁一见大司马车驾,瞳眸缩紧,敛息跪倒便拜:“奴拜见国舅公!”只字也不提陛下宣请入宫的事。
  李景焕身边的近侍李荐随后跪倒,话语如出一辙:“奴才见、见过国舅公……”
  是了,李景焕脸色苍白地想起,这个人在卫皇后去世后,便执意令所有京官呼他为“国舅公”。
  其实他根本不稀罕做国舅,却偏要当晋朝唯一的国舅,如此便意味着,他的姐姐卫皇后,是晋朝唯一的皇后。
  此人从未将庾氏放在眼里,庾氏一族也因此人衰亡殆尽。
  卫觎!
  他多年不回京,而今一回来,便又想掳走阿缨吗?李景焕甚至开始怀疑,阿缨昨日离宫是否早有计划……没错,依她胆小的性格,何来的胆量,何来的心机闹出这样大事,除非,有人在背后怂恿!
  李景焕握掌成拳,注视那辆青幢马车,怒而不敢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