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3节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心头念头涌动。
  李家除了李老三当兵,其他人都是务农,一年到头苦巴巴的农民。
  李老三是个老实人,当兵十年,工资大部分都寄回来家里,这也是李家收入的大头之一。
  如今李老三受伤退伍了,可他还有津贴,后面还会有工作。如果分家了,那他还会把工资大头都上交吗?这得打个问号。
  李大嫂瞧着李建丰认真的神色,心里一突。
  绝不能分家!
  至少在老三的工作到手前,不能让他走。
  李大嫂这时反而冷静下来,笑着缓和气氛道:“爸,你先消消气。老三也只是爱女心切,一时说的气话。再说了,老三刚回家几天你就把人赶走,到时候村里都得说咱家看老三废了不想养他才赶他走。”
  “谁敢放屁!”李老头气呼呼道:“他才回来就要分家,我看该骂的人是他才对!”
  李建丰道:“只要能分家,被人骂我也心甘情愿。”
  “你的翅膀硬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想自己当家做主了。老大媳妇,你去老三房里把钱给搜出来,老三你现在就给我滚出这个家!”李爷爷胸.前不停起伏,已然被儿子的忤逆之言气的要死。
  李大嫂扭头看向李建丰,劝道:“三弟,分家的话不要再提了。赶紧给爸道个歉,要是把爸气出个好歹来,有你后悔的。”
  “爸,气到你是我的不对,可我刚刚的话绝不是气话。”李建丰笔直地站着,双目凝视老爷子,身子一动不动,神情肃穆,让人知道他每句话都是冷静思考过的。
  “爸,我是你的孩子,你心疼我,不心疼小婵,喜欢金宝这个男孙,我不会强求,因为这是你的自由。”
  “可我三十岁了,我有也只有小婵这一个孩子,我也心疼我的孩子!我当兵十年,给家里寄了多少钱?小婵就算是女孩,那也是我唯一的孩子,你们有没有顾忌过我一点点?”
  “她才6岁啊,父母养她是应该的,怎么现在就要靠自己的劳动赚饭吃?没干完就没饭吃!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吗?我这个爹是死了吗?”李建丰越说越气,声音激动,逐渐咆哮起来。
  “我是没给你们寄钱吗?我老婆在家干活挣的工分不够养她这么点大的孩子吗?”李建丰人高马大的一个汉子,竟然心疼地落泪了。
  院子里寂静无声,只有李建丰的话语在众人脑海中来回荡漾。
  够自然是够的,只是李家压榨女孩惯了,竟然无人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反而对女孩自力更生靠劳力换家里一口吃的习以为常。
  李大嫂强颜欢笑道:“三弟,乡下的孩子不都是这样吗?”
  李建丰指着胖嘟嘟的李金宝说道:“哪样?像金宝这样吗?他比小婵还大一岁,怎么就不用干活了?”
  李金宝感觉现在的三叔好可怕,忙钻进妈妈的怀里,偷偷望他。
  李奶奶道:“老三你吓到金宝了,金宝他不一样,他是能传宗借代的男娃,以后要给你养老摔盆的,小婵怎么能跟金宝比。你对小婵好有什么用,对金宝好才是正经的。”
  他怎么也能再活三四十年,到时候都21世纪了,有钱没孩子照样养老。
  李建丰无法和她描绘未来的美好。
  他抹了把脸,强调道:“金宝是男娃那也不是我的种,再说几十年后还不知道什么光景呢。到时候就算小婵不养我,把我扔路边,那也是我自己亲生的我自己养成这样的,我认了。可我要是掏心掏肺对金宝好,最后扔路边我只有后悔!”
  李建丰就是要打破李家压榨二房三房的魔器——男孙养老。
  这可将李家大房和李老头夫妻可气的够呛。
  他们一直坚信女儿是人家的人,儿子才是自家的传承,如今李建丰这不是明摆着要将李家的东西送给外人吗!
  李老头抄起靠墙的扁担就往李建丰身上打。
  李建丰又不是什么头铁的小年轻,见状忙后退躲开。他不好还手,也怕李老头磕着碰着,只能往院子外走。
  李老头在后面追着。
  “有话说话别动手,大哥二哥你们拦着点呀。”方婉忙护着李婵躲到一边,免得李老头脾气上来怪罪李婵。
  老大冷眼旁观,一直没有存在感的李老二听话地上前拉住李老头,劝架道:“爸,你消消气,老三胳膊还伤着呢,你这一杆子下去不得伤上加伤!”
  “打死这不孝子才好!”李老头气狠狠地说道。
  村里这会家家户户都在家吃饭,李家的喧嚣早就引起了左邻右舍的注意。
  听到动静转移后,大家纷纷端着饭碗站在自家门前看热闹。
  “呦,老李,你们家这是怎么啦?”
  李老头大声指责道:“有人嫌我管的多了!巴不得我们早死!”
  李建丰气红了脸,大声解释道:“有人嫌我在家不干活吃白饭,还让我把所有的钱都交出来。”
  “那是我的残疾补偿金呀,以后我要靠这笔钱治胳膊的呀!”
  “嚯,老李,你这样就不对了,不是什么钱都该上交的。”
  李老头指着李建丰厉色道:“以后他要治胳膊我能不出钱给他治吗,是他想送小婵这个赔钱货去上学,我才要把他的钱要来。”
  李建丰摇头道:“那我现在就想去首都的医院治病,钱不够,爸你能给我钱治吗?”
  李老头道:“去什么首都,去县城还不够吗?再说人家说你胳膊残了,治不好了,看也白看,浪费钱。”
  李建丰直勾勾地注视着李老头,语气凉凉地说道:“你说我看病会把钱还我,我问你要钱,你却说我的胳膊治不好不该花钱,嫌弃我残废,却不给我钱治,呵呵。”
  李老头被儿子的胡搅蛮缠气的说不出话来。
  李建丰大声道:“我要分家!我要治胳膊,我不想当残废!”
  “哼,分家?除非我死了,不然想都别想!”李老头吹胡子瞪眼,坚决不许分家。
  有人劝道:“建丰,你刚回来就闹分家不好。”
  “老李你也是的,孩子刚回来,你就嫌弃人家残废吃白饭,那是你的亲儿子,怎么能这么说。”
  李老头解释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老婆子说的,我从来没嫌弃过建丰残废。”
  众人目光移向李奶奶,李奶奶瞪了眼老头子,变脸道:“我不是..........我说的是气话。”
  “气话也不该这么说,建丰本来就心里难受,你这么说难过建丰要分家。”村民不赞同的说道。
  “建丰都多大了,你们哪能把他掏干了。补偿钱你们就别要了,给人家留着用吧。”有大爷如此说道。
  李建丰对他露出感激的神色,开口道:“叔爷,你劝劝我爸吧。”
  “我知道我爸一时不能接受分家的要求,可是我也30岁了,孩子都多大了,却连一毛钱都不能自己做主,连口吃的都要看爸妈脸色,这样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所以我是一定要分家的!”
  作者有话说:
  无家可归的小婵一家求收养
  第4章 1978
  ◎1978◎
  可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说话不腰疼,觉得父母再有错,李建丰也不该这样逼迫父母分家。
  有人劝道:“建丰,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爸妈养你不容易,你何苦为了这点小事闹分家气你爹?”
  李建丰看向对方。
  原来是团宠的奶奶,手里牵着的便是剧情中的女主林福宝,一身红衣,白净可爱,大眼睛像葡萄一眼圆溜溜的,极为灵动。
  他指着林奶奶手里牵着的福宝,问道:“这是林海哥的小女儿吧,长的真好,我听妈说福宝也要报名上学了。”
  林奶奶面露骄傲,点头道:“是的,福宝聪明的很。”
  李建丰拉过自己的女儿,道:“你看看我的女儿,和福宝一样的年纪,却比福宝矮了许多,又瘦又小。我就这一个女儿,我也想她像福宝一样过的好。可是在这个家,只有金宝才能过的好。”
  林福宝、李婵、李金宝三个孩子年龄相近,其他两人都珠圆玉润,白白胖胖,穿着鲜亮的衣裳,一看就条件不错的人家的孩子。唯独李婵黑瘦矮小,穿着一身烂衣破衫,光着脚丫,落魄的像个乞儿。
  “你们看金宝和小婵像是一家人吗?不,小婵在李家只是金宝的奴隶!你们看她的脸,还有些肿,这是我回家那天,小婵叫金宝吃饭,被心情不好金宝一巴掌打的!”
  李建丰嘶声力竭道:“你们觉得小婵在李家是个什么东西?她什么也不是!”
  “可是,我是她的父亲啊,我只有她一个女儿,我不能再忍受我唯一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了!”
  见李老三梗着脖子到处宣扬自己亏待了三房,李老爷子气的扁担往李建丰身上一掷,咆哮道:“赔钱货还想和金宝比?现在,立刻,马上,带着你的宝贝女儿给我一起滚!”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建丰招手让妻女过来,对李老头摇头道:“爸,你愤怒也罢,难过也罢,这个家我分定了。不用你赶,就算你不同意分家,我也还是要搬出去的。”
  众人没想到李建丰分家的念头如此强烈,具是一怔。
  “滚吧!现在就滚!”
  三房一走,李老爷子见大家还留在原地,没好气地对大房二房叫骂道:“站在这等我死呀,还不去干活!”
  — — — —
  李建丰一家三口在村里走着,方婉一时间有些迷茫,问道:“老李,现在就闹崩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夫妻俩原本的打算是徐徐图之,和二房通好气再提分家一事的。
  李建丰无奈道:“自然是搬出来。本来我也想忍忍的,可是委屈我可以,委屈你和小婵不行。”
  “幸好带着爸妈你们来了,不然我还不知道要在这个家磋磨多久才能解脱。”李婵也不想爸爸被妈妈责怪,为他说话道:“既然这样,我们直接搬出来也好,省的虚与委蛇。”
  方婉点了点道:“我没有怪爸爸的意思,只是想走的稳当些。直接搬出来挺好的,明面上你爸有津贴,私下里咱还有空间,出来就是鱼越天空,龙入大海,想干嘛干嘛。”
  “李家人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咱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好!”李爸爸高兴道:“这样省的你们受委屈,我看不惯,和他们闹矛盾。该孝顺的我们搬出来照样孝顺,他们以后一定会高兴的。
  方婉心道那可不一定,他们这一搬出来,李家的人心就得散了。李老爷子以后靠着儿子养老,插不上话,威风扫地,只怕想起三房会恨死。
  只是再恨,他们也搬出来,那便让他恨吧。
  李建丰道:“这会儿我的伤退津贴150元也没有被老爷子要走,有钱!咱们先在村里转转,看有没有空着的房子或租或买,就算旧点破点,自己修补一下就是。”
  方婉也出主意道:“正好和村里说把咱们家的口粮本牵出来,如果不让,咱们就直接借个200斤的粮食,直接把今年的粮食都给借完,前期的生活来源又多了一个。”
  到时候口粮补贴都捏在手里,又单独住着,再养几只鸡,自己当家做主,小日子过的不会差。
  完美!
  李家所在的村子叫通河坝,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贯穿全村,除了这条河外,田野里也有四五条小河或小湖泊。
  除了大旱之年,一般不会缺水,所以当地的粮食年年丰收,家家户户日子过的还行。
  当地人口流动少,空余的屋子自然是少,基本都是破破烂烂,甚至不值得修补的旧屋。
  一家三口逛了一遍,最好的屋子,是位去世两年的孤寡老人的屋子,屋顶茅草便塌陷了一半,但墙壁完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