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共洪和合

  西元二○一○年五月五日
  毓璇和我从统计系馆旁的侧门离开光復校区,来到两旁遍植菩提树的胜利路上。菩提树的枝叶向道路中央延展,绿荫几乎遮盖了整条马路,虽然有时会恼怒菩提子掉满停放在树下的机车坐垫上,但在每到初夏午时,却又欣喜菩提树一路连绵,让此区段的胜利路绿意沁凉。
  新图书馆位于成功校区,从胜利路转过成功校区大门所在的大学路上,脚底下的柏油路面换成了石砖道。走进成功校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斜屋瓦的两层楼红砖建筑。在新图书馆落成之前,这栋建筑原本是学生的自习中心,现在则改作校史馆与博物馆,至于自习中心则移到了对面胜利校区那栋原本是旧图书馆的建筑物里。
  博物馆东侧是一条笔直、宽敞的砖面步道,砖道两旁各站立了一排参天的老树,浓密的绿荫遮蔽了南台湾的恼人烈日,漫步在浓荫底下的石砖道上,总是一阵阴凉舒畅。偶尔会有松鼠从某一侧的树上爬下,再蹦跳着横越过砖道,爬上另一侧的树上;或是利用树枝的相接之处,在一整排树木之间跳跃、游走。
  而这条石砖道的尽头,就是新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大门,正中央一个管制柜台,柜台两侧各有一进一出两道闸门。经过闸门,左侧是资讯检索区与办理借还书业务的出纳柜。
  我们先到资讯检索区查询我们要找的书籍位于那一楼层。
  我在检索系统里输入「符号」两个关键字,只搜寻出两本书,一本是《符号全书》、另一本是《符号与象徵》,都位在三楼。
  我拿出那张羊角符号以及写有一列数字的计算用纸,在检索系统再键入那组数字,不到一秒鐘就跑出搜寻结果。出现在萤幕上的书名证实了我原先的猜测无误,这组数字应该就是图书馆的索书号,因为书名是《清代天地会源流考》。
  我拿了笔在那张计算用纸上抄下两本符号相关书籍的索书号,正要登出检索系统,却临时兴起了一个念头。我连续查询了《台湾通史》、《从征实录》与《台湾外记》三本歷史文献的索书号。
  昨晚何昊雄教授提到了郑成功在永历十二年获得日本第三次的金援,这段对话此刻骤然在我脑海里浮现,让我兴起想查查看那一年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的念头。
  这个想法一出现,也让我自觉是否自己的潜意识里存有想要找到那批黄金的欲望。
  最后,我还查询了「陈永华」三个字,出现数本书名含有这三个关键字的书籍,我挑选了其中一本传记,抄下索书号。我也说不上来自己到底有什么目的,或许只是单纯想看看陈永华还有那些我不知道的事蹟吧!
  结束查询,毓璇和我来到图书馆四楼,在一张空着的阅读桌上放好随身的背包。毓璇前往三楼拿取那两本与符号有关的书籍,我则在四、五楼蒐齐刚才查询的其他书籍。十分鐘后,我们两人搬了书回到四楼的阅读区。
  ※
  「能找到最接近的符号就是这个了。」
  与我相对而坐的毓璇把手上的书挪到我前方的桌面上,将我正在一页一页翻阅的书给推了开来。
  这两本搜罗各式各样符号的书籍都相当厚实,我们两人一人翻看一本。毓璇指给我看的是一个类似羊头的符号,被分类在占星学符号中,正是十二星座中白羊座的象徵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羊角,也象徵春天植物破土而出的绿芽,隐含有「新生」的意义。这个符号代表的星座则属于火象星座,象徵热情衝动、勇敢冒险。
  陈文钦教授留下的符号与白羊座象徵符号有些微的差异。陈文钦教授所画的符号,下半部代表鼻樑的那一直竖比较长,而且羊角部位呈现螺旋状;至于白羊座的象徵符号,羊角部位的捲曲程度相对小得多。比较起来,感觉白羊座符号是山羊角,而命案现场的符号是绵羊角。
  我不认为这是描绘上的误差,因为感觉上陈文钦教授所画的图案还要更复杂得多,那羊角的螺旋以及鼻樑的那竖长直线,感觉都是刻意为之。一个濒死之人刻意加强这些细节,一定是有意义的。
  毫无所获!翻完自己手上那本《符号全书》,除了白羊座的象徵符号,我也找不到其他符号更接近陈文钦教授在命案现场所留下的图案。
  「你觉得呢?」我问毓璇。
  「如果要从白羊座符号象徵的意义去联想出兇手的身份,那真的是需要具备相当穿凿附会的功力。」毓璇说。
  「我同意!陈教授怎么不直接写下名字就好?」我说。
  「大概是不想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吧!」毓璇说。
  「你和我想的一样。但如果陈教授想指出兇手的身份,为什么又不让人能一眼看出?除非…陈教授留下那个符号并不是要指出兇手的身份。」我说。
  「会不会陈教授想告诉他人,兇手是白羊座的。」毓璇说。
  我对毓璇摇了摇头,表示我不认同她的猜测,顺便也试图将这些疑问从脑袋里甩开。如果真如毓璇所说,那嫌疑犯的范围太广了、也太不明确了,陈文钦教授不可能留下这么笼统的讯息,不论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一定都与这个符号有相当具体而且有意义的关联。
  闔上厚重的《符号全书》,我翻开了那本《清代天地会源流考》。毓璇将椅子拉近到我旁边,和我一起翻阅这本书。
  「要从那里看起?」毓璇问。
  这个问题没有困扰到我们。我将书本竖立,正要翻开,书本就自动以某一页为界,分开成两部份。分隔点是一张名片,陈文钦教授研究助理曾嘉泰的名片。
  「我还以为这本书是陈教授借阅的,原来是曾嘉泰。研究生就印名片,还真骚包。」毓璇说。
  「不管是谁借的,我想陈教授和曾嘉泰应该都读过这本书。」我说。
  我和毓璇快速阅读了翻开的这一页,内容主要是探讨天地会起源以及名称由来的。
  「真的有何教授所讲的八拜仪式耶!」毓璇说。
  我顺着毓璇手指的方向看去,书中果然记载了那段誓词。这一个章节还有一段令我感兴趣的内容,是有关天地会各种形式的腰凭,腰凭是用以辨识帮眾身份的信物,书中列举出两个天地会最着名的腰凭,其中之一是「结万为记」。天地会是一个反清復明的帮会,为了隐匿身份、躲避追缉,帮眾习惯另取代号相称,创建初期曾以「万」做为代号的共同姓氏,象徵天地会是由眾多不同姓氏的结拜兄弟所组成,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化名为「万云龙」的郑成功了。
  不过书中真正吸引我目光注意的是另一个同样四个字的腰凭,这四个字与其他两个词汇都被以极粗黑的铅笔圈画,这两个词汇是天地会的别称「三点会」与「洪门」。当我看到有关这个腰凭的叙述时,惊讶得肾上腺素上升,心脏跳动加速。
  这个腰凭竟然与我口袋里那个令牌上鐫刻的字一模一样,「共洪和合」。最令我震惊的是关于这四个字的记载,「刻有这四个字的腰凭,由天地会总舵主保管,也算是总舵主身分的印记。」
  (「共洪和合」是天地会总舵主的令牌?难道说真如何昊雄教授所怀疑,陈文钦教授就是现任的天地会总舵主?还是说这个令牌只不过是陈文钦教授所收藏的文物而已。)
  书中还提到,天地会为什么又称为「三点会」或「洪门」?这与「共洪和合」也有所关连,严格说来是与「洪」这个字有关连,天地会创立的目的是要「反清復明」,明朝开国皇帝的年号是「洪武」,而「洪」字三点水。
  我不动声色地闔上这本《清代天地会源流考》,但刻意不把它与其他书籍混在一起,打算待会外借这本书,间暇时再详尽阅读其馀部份的内容。
  我接着把杨英所着的《从征实录》这本书递给了毓璇。身为中文系的学生,对于阅读文言文,毓璇是不成问题的。
  《从征实录》一书,是杨英自永历三年(西元一六四九年)至永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为止,这十三年来跟随郑成功南征北战的亲身经歷,算是杨英的日记。我认为这是研究郑成功歷史最直接的史料,其他的史书大多是考证后的第二手资料,唯有此书是第一手资料。以统计资料的分类来说,就是指直接调查而得的资料。
  「给我这本书做什么?」毓璇问。
  「我打算查查永历十二年发生了那些事,想麻烦你帮我看看这本书的记载,我看另外这两本《台湾通史》与《台湾外记》。」
  《从征实录》只写到永历十六年四月,对于调查郑克臧夫妇埋葬地点并无帮助,但如果只想知道永历十二年发生了什么事,这已经太足够了。
  「这对寻找兇手有帮助吗?」毓璇问。
  「我想没有。」我说。
  我不晓得怎么跟毓璇解释,都已经发生这样的事了,我却还想着何昊雄教授曾提及的「日月之护」宝藏,所以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毓璇也没有继续追问,拿过书就翻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毓璇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书对我说:
  「你看!你看!真的像何教授讲的,郑成功有像海盗一样,向做生意的商船收过路费耶!」
  我凑了过去,那段记载是关于郑成功封锁台湾周围海域,让世界各国的船隻无法到台湾通商,荷兰的台湾长官揆一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派遣何斌向郑成功进贡。
  杨英《从征实录》:「六月,藩驾驻思明州。台湾红夷酋揆一遣通事何斌至思明啟:藩愿纳贡和港通商,并陈外国宝物,许之。因先年我船到彼,红夷每多留难,本藩遂刻示传令各港澳并东西夷国、州府不准到台湾通商。繇是禁绝两年,船隻不通,货物涌贵,夷多病疫。至是,令斌求通年输餉五千两、箭柸十万枝、硫磺千担,遂许通商。」
  「藩」指的就是郑成功,郑成功以「藩」自称,所以杨英在《从征实录》中也都是这么称呼他的。
  毓璇和我相继找到《台湾通史》与《从征实录》两书中关于永历十二年的记载。
  连横《台湾通史》:「十二年春正月,…乃议大举,往復南京。七月,以黄廷为前提督、洪旭为兵官、郑泰为户官,留守两岛,部署诸将。排力士身披铁,画以朱碧彪文,留其两目,执斩马大刀,陈于行首,但砍马足,号曰『铁人』,望者以为神兵,左虎卫陈魁统之。甲士十七万、习流五万、习马五千、铁人八千,号八十万,戈船八千,扬帆北上。至浙江,克乐清等县。次于羊山,为颶所破,飘没八千馀人,幼子睿、裕、温皆死。乃泊滃洲理檝。」
  杨英《从征实录》:「十二年戊戌,二月,藩驾驻思明州,吊各提督统镇班回思明,选鍊征勦。…遂行冯工官传督造陈啟等,日夜製造披掛铁面,专意为之。…另设一大石重三百斤于演武亭,将选中者,藩亲阅令其提石绕行三遍,提不起者,虽选中不隶入。」
  两本史书的记载差不多。永历十二年初郑成功决定北伐,接着展开备战,打造了铁人鎧甲并成立铁人部队,在该年的七月挥军北伐。《台湾通史》另外还记载了「羊山海难」,但两本史书都没有关于日本资助军錙的记录。
  我推了推鼻樑上的黑色胶框眼镜,继续翻阅了江日昇撰着的《台湾外记》。
  江日昇《台湾外记》:「顺治十五年,戊戌,附永历十二年,成功调南北征各提镇舟师回厦。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斤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五千人。画样与士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鎧及而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製铁面,只露眼耳口鼻,粧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每人月给餉银三两,有功者,擢为营将。令左虎卫陈魁统之。」
  (与另外两本史书记载的一致。永历十二年二月郑成功准备北伐,于是着手建立铁人部队。)
  江日昇《台湾外记》:「…遂大整兵船,以中提督崇明伯甘辉为前部先锋,统左虎卫魁『铁人』五千,护卫兵一万,…兵四万,为合后,号称舟师一十万眾,航船北上。…」
  (铁人部队参与北伐!)
  江日昇《台湾外记》:「顺治十六年,己亥,附永历十三年六月,陈魁统铁人逼栅,守银山将见之,骇然不敢出战,惟齐射之,箭不能入铁人冒死而进,栅遂破…。」
  (铁人部队建功!该不会郑成功就是利用日本资助的军錙打造了铁人装备吧?或者说郑成功从日本那里获得的军需就是铁人鎧甲?)
  我把《台湾外记》有关郑成功逝世的那段记载指给毓璇看。
  江日昇《台湾外记》:「五月朔日,成功偶感风寒。但日强起登将台,持千里镜,望澎湖有舟来否。初八日,又登台观望。回书室冠带,请太祖祖训出。礼毕,坐胡床,令左右进酒。折阅一帙,輒饮一杯。至第三帙,叹曰:『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以两手抓其面而逝。」
  毓璇边看着原文记载,我边补充说:
  「我还看过有的史书说是『自斫其面而死』或『囁指而死』,『斫』就是以刀斧砍削。不论那种说法,都指明郑成功是自残而死。我个人是比较倾向『自斫其面而死』啦!因为不论咬手指或抓脸皮,是会受到伤害,但应该不致于造成死亡,所以比较可能的是拿刀剑朝脸砍刺自杀。我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可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史书记载郑成功死亡之后,他的亲信马信以红缎为他覆面。一般人死亡不都用白巾覆面吗?只有高寿而终者才会覆盖红缎,但郑成功才三十九岁就自杀身亡,不可能覆盖红缎。所以我猜马信是为了掩饰脸部血流如注的伤口,才以红缎覆面的。唉!会用这么激烈的手段自残,难怪有人认为郑成功逝世前可能精神状态异常。除了郑成功本身的刚烈个性所导致之外,也可见当时郑成功一定遭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打击。至于他登台观望是否有来自澎湖的舟船,大概是在期待郑经来台吧!」
  「郑成功遭遇了什么打击?」毓璇问。
  「从荷兰人退出台湾到郑成功逝世这短短一年之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北京惨遭凌迟处死、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所绞杀、数万名吕宋漳泉移民惨遭马尼拉西班牙总督屠杀、儿子郑经与弟弟的乳母通姦乱伦,每一件事都打击得郑成功几乎要心智崩溃。」我说
  《台湾外记》对细节描述得很详尽,不像其他史书言简意賅。举例来说,《台湾外记》明确写出郑成功是「两手抓其面而逝」,但《台湾通史》就只简单记载「遂薨于路寝」而已。另外,像是我现在正翻到的这段记载,更是描写得有如小说情节,其中写道:
  「锡范…随密向国轩谋曰:『监国乃螟蛉子,安得承继?』…国太曰…以监国乃李氏子,非郑家真血脉耳!…」
  这几句话点出一项阴谋,就是何昊雄教授昨天早在开元寺提到的「锡范阴谋弒克臧」。郑经逝世之后,冯锡范以监国(郑克臧)并非郑经的亲生血脉,而是昭娘向李氏收养而来的螟蛉之子为理由,向大臣刘国轩以及董国太(郑经的母亲)游说废除郑克臧监国的职位,并且不得承继延平郡王,最后更密谋杀害了郑克臧。
  我拿起这叠书的最后一本《陈永华传记》,大略地翻阅了一遍。我对陈永华的事蹟很清楚,这本传记的内容也没有我所不知道的軼事。
  闔上《陈永华传记》,我拿下眼镜揉揉酸涩的双眼,让刚才得到的资讯在脑中稍做归纳、重整。
  ※
  我把书放到还书架之后,与毓璇一起来到这楼层的中央,在音乐欣赏区的沙发椅上坐了下来,让发痠的双眼稍事休息。
  上午的数理统计只上了一堂课,但此刻的脑袋却比埋首于数学模型一整天还要疲累。从得知陈文钦教授研究室的命案开始,思绪就一直呈现纷乱的状态,现在终于有空暇回想一下这整件命案。
  毓璇这时突然坐直身子,转过头问道:
  「我们会不会被当成嫌疑犯啊?我们是命案发生之前,最后与两位教授在一起的人。」
  (看来不单是我,毓璇也正在回想这起命案。)
  「应该不会,警方没有我们涉案的直接证据。」我说。
  至少我是如此认定的,只不过毓璇还是无法因此而安心。
  「可是命案当时只拍到我们下楼的画面耶!」毓璇说。
  「关于这点,我有提醒柯伯伯,陈教授的研究室只是二楼,兇手行兇后直接往下跳,可说是轻而易举。」我说。
  「你想兇手会不会就是寄恐吓信给陈教授的人啊?」毓璇问。
  「我认为应该是,兇手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阻止陈教授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公开手札的内容。」我说。
  「那命案发生时,研究室呈现密室状态,这点你又有什么解释?」
  我也坐直了身子,对她说:
  「这点比较麻烦,不过也不是无解。我刚刚想到一个可能性,可以解释得通…」
  我刻意停住,没有往下说,藉此撩拨起毓璇的好奇心。
  「你快说,别卖关子了。」毓璇说。
  「是谁说兇案现场是密室啊?」我说。
  「你这话什么意思?」毓璇歪着头,一脸不解。
  「你仔细想想,是那位研究生说他早上到陈教授的研究室时,研究室的门上了锁,是他拿钥匙开门的。如果我们假设曾嘉泰就是兇手,那一切都说得通了。昨晚曾嘉泰在我们两人离开研究室后,回到陈教授的研究室袭击了两位教授,今天早上再向警方报案说他发现了命案。只是我不明白,如果曾嘉泰想让自己摆脱嫌疑,不应该製造兇案现场是密室的假象啊!警方为了解开密室之谜,迟早会把侦查目标转移到拥有研究室钥匙的他身上。」我说。
  「你对他太有成见了啦!再说他有什么理由攻击两位教授?」毓璇说。
  「当然为了手札啊!曾嘉泰是陈教授的研究助理,可能看过那本手札的内容,或许里头真的记载了那批黄金的藏匿地点,所以他当然不希望陈教授公开手札的内容,这样他才能独佔宝藏埋藏地点的秘密。别忘了,恐吓信是威胁不能公开内容,而不是要陈教授交出手札,这就表示恐吓者是能看到内容,或是有机会盗取手札的。所以曾嘉泰就写了这样一封恐吓信给陈教授,没想到却弄巧成拙,陈教授反而把手札给藏了起来。有可能昨晚曾嘉泰在我们离开后再回到陈教授的研究室,逼问陈教授手札的下落,却失手伤害了在场的两位教授。」我推论道。
  「那接下来怎么做?告诉警方兇手是曾嘉泰吗?」毓璇躺回沙发,悻悻然地问。
  「不需要我们告诉警方怎么办案吧!我想警方迟早会把矛头指向曾嘉泰的。我在意的倒是另外一件事,兇手枪杀了陈教授,为什么却拿研究室里那个剑狮雕塑攻击何教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串起整起事件的失落的环节。」我说。
  「谁晓得…对了!你下午不用上课吗?」毓璇说。
  「我想去陈德聚堂一趟。」我说。
  「去陈德聚堂干嘛?」毓璇问。
  「我在想陈教授留下的那个羊角图案,如果不是要指出兇手的身份,那会是什么意义?有没有可能陈教授是想指示那本天地会手札的藏匿地点。我刚才在警方的监视下大略翻找了命案现场,手札并不在研究室里,可能真的如陈教授所说,手札被他给藏起来了。如果兇手的目的是那本手札,或许找到手札就有机会引出兇手。所以我想到最早发现手札的地方,看看能否查到任何与那个羊角图案有关的蛛丝马跡。」我说。
  其实这不过是我的託辞,我不确定找到手札就能引出兇手。但我不想让毓璇觉得我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在想着那本天地会手札,纵使我的目的并非全为了那批宝藏的下落。
  其实真正令我动心的,是郑克臧夫妇埋葬地点的秘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