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08节

  王忆看到这会没人来找自己,便带上五千八百多枚铜钱回到22年去。
  连同木头箱子和铜钱都在!
  这六千块钱花得值!
  他上次从黄小花大哥手中得到过两千多枚的铜钱,邱大年已经安排人拍好照片了,这次他又带过了五千八百多枚铜钱,又得重新拍照。
  袁辉那边正好要休假了,王忆让邱大年联系他,到时候排出照片都给袁辉送过去,让袁辉给鉴定一下里面有没有值钱的好东西。
  王忆觉得这里面多多少少肯定能有值钱的铜钱,毕竟合计起来八千多枚呢。
  只不过具体有多值钱就不好说了。
  他之前刚回过22年,这次回来主要是送铜钱,所以把铜钱交给邱大年后他便开车离开了。
  直奔农贸市场而去。
  市场里有卖各种机械的,王忆到了门口的时候看到有车在卖砂锅,大大小小的砂锅摆放了一地。
  见此他很感兴趣。
  秋天和冬天,砂锅是好东西。
  82年外岛人家贫困,舍不得炒菜,所以总是炖菜,而砂锅炖菜炖肉可比铁锅好吃多了。
  另一个他也准备在大众餐厅推出火锅和砂锅两种菜式。
  网上有很多砂锅调料包,王忆准备买来给大众餐厅送过去当一道招牌菜。
  本来餐厅要用的砂锅是从百货大楼买,但既然现在撞上了他便买上了二百个。
  主要是给队里社员们准备的,一家一户发个砂锅。
  批发砂锅便宜,4.5升容量的大砂锅才要八十,王忆掏了一万六,直把那贩子高兴的连连叫‘大哥’。
  贩子摊位上还有陶质炭火小炉子,底下放上木炭、酒精就能把砂锅变成火锅,王忆想要,这贩子便送了他十个。
  这东西他准备自用,图的是个省事、方便,社员们用不上木炭和固体酒精,所以小炭炉对社员们来说作用不大。
  王忆准备冬天给社员们配炉子,到时候一家一个小炉子,把砂锅坐在炉子上烧即可。
  不过,生产队马上就要卖糖炒栗子了,有了小炭炉那卖糖炒栗子更简单了。
  砂锅付账,他让老板先等着,自己进去买了一台家用小型的多功能磨面机。
  价格不贵,两千块,能磨黄豆、磨荞麦、磨玉米、磨小麦、磨高粱,电机功率是四千瓦的,一小时能出料一百公斤,对于生产队而言绰绰有余。
  机器个头不大,高度也就一米,最宽处是四十公分、最长处是七十公分,重量是八十公斤,王忆自己就能给搬起来——
  主要是今晚上腰力还有大作用,否则他单手就能拎起来。
  另外他还想顺便买几台烤地瓜机,结果市场里头没有,说是现在街头巷尾卖烤地瓜的太多,竞争压力太大,小贩们不干这个活了。
  这样王忆只能作罢。
  他去东哥家里下单买了八台机器,四台九孔机器、两台十一孔机器还有两台十五孔的大机器,正好是一万块钱。
  买完用的东西他准备再买点吃的东西。
  大概一看。
  嘿,有卖老汤泡豆腐干、豆腐皮的。
  一锅老汤乌漆嘛黑冒着淡淡的水汽,里面有豆腐干、豆腐皮、鸡蛋这些东西,王忆凑上去闻了闻。
  倍儿香!
  老板是个老太太,热情的招呼他:“小伙子,买点回去下酒吧,不管是下啤酒还是下白酒,这都是好东西,味道可好了。”
  王忆问道:“我要是买你这一锅汤,全买,那得多少钱?”
  老太太笑道:“你不是逗我老婆子玩吧?真买啊?”
  王忆说道:“你只要卖,我真买!”
  老太太听他说的认真,便仔细看他,然后说:“你要是都买的话,卤蛋算你一块二一个,本来都要卖一块五的;豆干的话一斤要你十块,本来都要卖……”
  王忆听到这话便笑道:“您误会我意思了,我是要您这一锅卤汤,一锅汤我全买了!”
  老太太顿时呆住了:“你这不是逗人玩吗?”
  王忆说道:“你开价,我马上给你扫码支付过去!”
  老太太迟疑的说道:“你不买卤蛋卤豆干卤豆皮,买这一锅汤干啥?这可是我家祖传的老汤啊!”
  王忆笑道:“真是祖传的?那这汤的细菌恐怕严重超标了吧?里面的汤不得变质了?”
  老太太说道:“这不可能变质,总共才炖了十天半个月的汤,它怎么能那么快变质?”
  王忆问她道:“可你不是祖传的老汤吗?”
  老太太说:“对啊,这可是祖传的老汤,一般你买不来——它怎么也值个三头五百的。”
  王忆直接扫码:“喏,五百块过去了。”
  老太太很吃惊:“不砍价啊?”
  王忆笑道:“下次跟你砍价,你再弄一锅老汤吧,明后天的我还过来买。”
  捞出汤里干货,等到卤汤降温他在市场直接买了个白塑料桶,汩汩汩汩的全给倒进去了,拎着桶就走。
  老太太看着他的背影疑惑的问左右:“现在这些有钱人,念头真古怪,让人想不通啊!”
  第385章 秋日晒黄集体忙
  第二天一大早,不管是来大灶打饭的学生还是老师,都发现门口架起了一口小铁锅,里面咕嘟咕嘟的炖着豆腐。
  一片片的冻豆腐。
  学生里面有识货的,看到豆腐的样子后便叫道:“哎,奇怪了,漏老师你这里怎么还有冻豆腐啊?只有腊月里才能做冻豆腐呀。”
  漏勺擦着手笑道:“对,腊月才能做冻豆腐,为啥?”
  王状元不耐的说:“这你都要考我们?肯定是天冷才能做冻豆腐,现在天不冷,怎么还有冻豆腐呢?”
  “哦哦!”他迅速反应过来,“冰柜!冰柜可以做冰糕、冰块,肯定也能做冻豆腐!”
  “不过这是什么?卤冻豆腐吗?”
  漏勺笑道:“对,这是卤冻豆腐,今天早上吃馒头、喝玉米粥,一人两块卤冻豆腐!”
  卤煮而论,冻豆腐要比嫩豆腐美味的多,它特别能进味道。
  一锅卤汤炖不了几锅冻豆腐,里面卤汁就会被豆腐吸完,所以王忆往里不断加水、不断调入冰糖、卤料和酱油蚝油这些东西。
  卤汤味道已经改了,不过好歹还沾染着原来的几分好滋味,味道依然可口。
  以往家里酱油太少,学生们的家里少有做卤豆腐卤肉的,所以突然吃到一块卤冻豆腐,一个个大开胃口,一个大馒头加上一大碗玉米面粥,呼呼的便下去了。
  然后卤的冻豆腐才下去一块半块,他们多数留下一块豆腐珍藏起来,课间一点点的咬着吃。
  王向红过来找王忆,看见锅里的卤冻豆腐后挺好奇:“呀,大灶什么时候做上这东西了?”
  漏勺不敢居功,说道:“是王老师做的,王老师昨晚调了料、做了冻豆腐,早上放进去卤了一下。队长,你也来两块?”
  王向红笑着摆着摆手:“嗨呀,我来什么?这不是给学生的吗?我不去馋那个嘴。”
  屋子里正围坐着小桌子在热切吃卤豆腐下馒头的四个姑娘面面相觑,然后装没听见低下头继续吃。
  这卤冻豆腐真好吃,有嚼头还多汁,很下饭。
  漏勺给王向红解释说:“不是专门给学生做的,校长说社员们来门市部喝酒,这东西可以当个小下酒菜,五分钱一片。”
  五分钱一片不算便宜,一块卤豆腐还没有一两呢,这等于一斤要卖五毛钱。
  跟鸡蛋一个价了!
  但这卤豆腐很适合下酒下饭,主要就是个味道好。
  王向红过来找王忆,是跟他说购买阳澄湖大闸蟹的事。
  他战友今年给他特别争取了一千五百斤左右的大闸蟹,主要是王向红这人平日里不求人办事,战友们知道天涯岛日子过的苦,一心就想帮衬他一把,只是一直帮衬不上。
  过去多少年了,王向红只托战友买过一次大闸蟹,于是这次他再求上门,他的战友便很给力的帮他额外多争取了一些大闸蟹。
  王忆说他联系市里的朋友来接大闸蟹,这样正好把人家送到仓库的一些东西带回来。
  他本来想让麻六和王东义回来的时候顺便从翁洲的仓库里捎回磨面机,现在来看这活他可以自己干了。
  结果王向红跟他说,这事没那么急,人家只是给他送来口信,大闸蟹从捕捞、捆绑到发货需要点时间,他们这一批次至少还得一个礼拜。
  听了这话王忆不急了,那还是让麻六把机器捎回来吧,就说从沪都买的。
  连着三天有雷阵雨,这三天过去后天气便晴朗起来。
  万里无云,秋高气爽。
  这下子渔家可就忙碌起来了。
  时间很快,眨眼睛十月上旬就要画上句号了,海岛的秋意又浓了几分,中秋逐渐往深秋过渡。
  秋日忙、渔家黄,这个黄是正经的黄,是晒出来的黄。
  前些日子的康妮台风加上最近三四天的余韵风,海风把周边好大一片区域的云彩都给吹走了。
  根据渔家人的经验,往后至少十天半个月将是晴空暖日的好天气。
  于是家家户户要晒秋了。
  晒秋分两类,晒鲞和晒工。
  其中晒鲞便是晒制鱼鲞,各种各样的鱼鲞,队里给妇女和老人劳力放了假,一年一度的晒鲞季来了!
  渔家的晒鲞季有点像是农家的秋收季,内地学生有秋假,外岛以前也有晒鲞假,一般三天。
  到了晒鲞的日子,家家户户那是大人小孩齐上阵,他们要为过冬储备菜肴、也为腊月正月里走亲访友准备礼物。
  现在天涯小学踏上了正规,不可能再放全天的晒鲞假,或者说不可能让学生们因为帮家里干活而耽误功课。
  于是下午的时候课程全改成劳动课,学生们帮助家里忙碌晒秋。
  王忆也在忙活,他们学校也要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