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482节

  说白了就是大明想要减少麻烦。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大明就是希望草原上能达成一个统一,然后减少征战。这样一来的话,双方的交流就会更加紧密起来。
  同时草原上不内耗,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调度,大明可以雇佣他们继续向西、向北、向南去打仗了,而不是在内部消耗他们的实力。
  说白了,大明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和平相处了,大明觉得可以给他们当主人了。
  这种想法是徐渭悟出来的,当时皇帝可不是这么说的。
  在这件事上,徐渭也不敢胡乱说,毕竟当初皇帝也没有明说。
  不过在徐渭看来,这也没什么。当今皇帝是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想当谁的主子,就当谁的主子。
  “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办?”三娘子目光灼灼的说道。
  “准备人马,趁见面的时候偷袭他。”徐渭直接说道:“可以让我们的人打前锋,这样一来可以震慑你手下的人,也可以减少你的损失。”
  徐渭这一次把家底都押上了。
  按理说大明人完全不必这么积极,但这一次是展现自己声誉的时候,徐渭也就表现得非常积极。
  同时也要让三娘子的手下看一看,不要以为我们是光说不练,也不要以为我们只有一万人,更不要以为我们还和以前一样。
  辽东的事你们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这一次,就要让你们好好的见识一下大明之威!
  三娘子想了想说道:“没有问题,就按照你说的办。”说完,她站起身子向外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神情有些低落的说道:“希望你不要骗我。”
  看着三娘子离开的背影,马芳有些兴奋的说道:“真没想到她会答应。”
  “她没有什么办法了。”徐渭笑着说道:“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再优柔寡断的话,就不是她了。再说了,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在等待这一刻?”
  “这话怎么说?”马芳有些迟疑的问道。
  “很简单,如果她愿意弥合双方的矛盾的话,根本就用不着我们来出手。无论是一早嫁给黄台吉,还是双方谈判,根本就用不着我们参与。”
  “先是表示拒绝,然后带着自己的人逃跑,同时派人去了京城。说白了,她就是在试探朝廷。”
  “她的实力不够,需要朝廷的支持,这也是在看朝廷的态度,看看朝廷是不是支持她。”
  “我们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了,虽然一直表现出对她的支持,可是力度一直不够。这一次力度够了,我们愿意出兵,而且冲锋在前,她自然就同意了。”
  “你是说她在演戏?”马芳皱着眉头说道。
  徐渭笑了笑说道:“谁又知道呢?你说我演戏吗?这些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这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的多了,打赢这一战!”徐渭笑着说道:“这是你一直期待的机会,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如果打得不好看的话,结局就会很糟糕,三娘子手下的人都会反水,我们只能狼狈而逃。”
  “甚至有可能都逃不了,很可能我们两人就要埋尸在草原上了。我对你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你可别让我失望。”
  马芳站起身子看了一眼徐渭,冷笑了一声说道:“谋划我不行,打仗你不行。无非就是两万人马而已,以一敌二,很难吗?”
  看着马芳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徐渭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滋味。
  他总觉得马芳的这副样子好像某种状态,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徐渭只能点了点头说道:“只要你有信心就好。”
  “我当然有信心,这都是我一手练出来的兵!”马芳自豪的笑道:“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到时候让你看一看他们的实力!”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徐渭笑着点头。
  大明军营这边果断动了起来。
  三娘子的部下虽然发现了异样,也汇报了三娘子,但是三娘子却表示无需做什么。
  一时之间,战争的气氛更加弥漫了起来。
  第七零零章 草原上的霸主
  辛爱黄台吉的大营里。
  此时,辛爱黄台吉的脸色非常难看。
  对于他来说,这次的事有些失控了。如果这一次大明人不来的话,他的心里还是很有把握的。无论是板升城,还是三娘子,他全都要。
  可这次大明人的到来,让辛爱黄台吉心里没了底气。主要是大明人实在是太能打了,在辽东的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一次来草原上的虽然不是戚继光,但是是马芳。
  这两人谁更能打一些,辛爱黄台吉也不知道。马芳这些年在西北的战绩非常好看,现在人老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以前那个能力。
  现在就跑,辛爱黄台吉有些不甘心。可是不跑的话,心里又觉得有些没底气,这就让他有些纠结了。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脚步声。
  一个壮硕的蒙古汉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辛爱黄台吉抬起头,看着儿子五路脸色难看的走进来,连忙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五路沉声说道:“父亲,刚刚三娘子那边有人给咱们传消息,大明人的军队似乎有异动。”
  辛爱黄台吉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站起身子问道:“三娘子的人呢?”
  如果三娘子的人也动了的话,那对辛爱黄台吉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们两伙人一旦合在一起的话,自己这两万人绝对不是对手。
  早知如此,自己不如多带一些人马来了。谁能想到大明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带着一万精兵赶到草原上。
  想到这里,辛爱黄台吉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难道那些人真的要趁着这个时候动手吗?
  那些大明人真的有这样的胆子吗?
  辛爱黄台吉问道:“三娘子那边的人会不会帮忙?如果真的打起来的话,他们能不能出兵和我们一起两面夹击大明人?”
  在这件事上,辛爱黄台吉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自己玩一把狠的,能不能取得胜利?如果三娘子那边有人配合自己的话,里应外合,说不定真的能打赢。
  五路闻言,脸色变得有些怪异。
  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这么问,难道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吗?
  如果自己这边有优势的话,三娘子那些人肯定会屁颠屁颠的过来。可是如果你让他们跟着一起去搏命,他们肯定不干。
  现在那些人愿意给自己这边送信,无非就是两头讨好而已。真等到有一天自己这边赢了的话,他们也不会被牵连。
  你让他们出兵攻打大明人,他们肯定不干。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傻子,每个人都猴精猴精的。
  见儿子不说话,辛爱黄台吉也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沉默了片刻,辛爱黄台吉问道:“咱们能打倒大明人吗?”
  闻言,五路抬起了头,脸上十分有信心的说道:“父亲,我觉得可以。大明人这一次来的不过是一万骑兵而已,在草原上他们又怎么能是咱们的对手呢?”
  “面对他们,我们是有胜算的。何况这一次我们有两万人,两万对一万,优势在我!”
  听着儿子的话,辛爱黄台吉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这一次大明人在辽东可是打了一场大胜仗,察哈尔那些人全都打输了。现在董狐狸被人家追得像丧家之犬,我们恐怕也打不赢吧?”
  “父亲,你这样想就错了。”五路沉声说道:“辽东那边和咱们这边能一样吗?辽东那边是董狐狸他们进攻,大明人防守。”
  “您也知道,大明人一向都善于防守。在草原上双方的大战看起来是很激烈,可实际上无非就是察哈尔用人马去攻打大明人的战阵,这样他们才打输了。”
  “这次能一样吗?这次大明人就一万骑兵。在草原上一万骑兵,他们能做什么?两万对一万,优势在我,这一仗肯定能赢。”
  “只要这一下我们把大明人打趴下,三娘子也就闹腾不起来了。到时候三娘子身边的那些人肯定会改邪归正。”
  “父亲不但能拿下三娘子,还能趁势把板升城也给拿下。到了那个时候,父亲就能一统土默特,收拢从东边逃过来的那些人。”
  “时机成熟的话,就朝东边打过去,把大明人驱逐出草原。我们占领辽东,父亲就能统一整个漠南蒙古,到时候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北,父亲都能建立一个大大的帝国。”
  “到了那个时候,父亲的功业肯定能媲美成吉思汗!”五路极力的劝说着父亲。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劝说的话,父亲很可能等一会就选择跑了。五路太了解父亲了,父亲根本就不是那种拼命的人。
  可是五路却看得清楚,现在已经到了拼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撤退的余地。
  大明人摆明了就是支持三娘子,忠顺夫人的封号都拿出来了。你真的等她坐稳了这个位置,或者等她拿下了板升城,那自己父子还算什么?
  即便三娘子放过了自己父子,她的儿子会吗?
  卜他失礼现在虽然年纪不大,可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这一战要是不打的话,那可就什么都成不了了。
  只有这个时候赌一把!
  大明敢拿一万人来赌,自己这边为什么不敢赌?
  辛爱黄台吉听着儿子的说法,越来越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只要这一次能打败大明人,自己真的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想到这里,辛爱黄台吉站起身子说道:“只要咱们的人准备好,随时关注着三娘子那边的动静。如果三娘子也出兵的话,那咱们就撤。如果来的只有大明人的话,那咱们这一次就给他们一点教训。”
  “你说的对,两万人对一万人,优势在我!”
  “是,父亲。我这就去安排。”五路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外走了出去。
  比起其他人,五路的胆子要大很多,同时对很多事也看得非常明白。
  在原本的历史上,辛爱黄台吉死了以后,五路就带着人马去西边发展了,进入青海等地之后大肆扩展自己的势力。
  等到扯力克死了之后,正是五路为扯力克的儿子做了主,率领人马近逼三娘子和三娘子的孙子,这才使得三娘子愿意把汗位传给扯力克的人。
  五路心里面一直都明白,就是靠拳头才能说了算。
  现在如果再退的话,那就没有退路了。既然没有退路可言,那就索性搏一把!
  这一次希望非常大,赢的好处也非常多。
  明军大营中。
  看着准备好的马芳,徐渭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这一次就全看马大帅的了,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闻言,马芳笑着说道:“你自己小心一些。”
  “这个你放心,我这一辈子的日子才刚刚过出点滋味,我肯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徐渭一脸得意的说道:“一定好好的活着!”
  马芳看了他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徐渭就是这个样子,难得见他有正经的时候。
  “你说,辛爱黄台吉不会跑了吧?”马芳有些迟疑的问道:“咱们调动人马这件事,恐怕瞒不住他。”
  要知道,自己这边可是有人家的眼线。这一点,马芳和徐渭的心里面都很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