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北边巷子距郡守府后门近,卫敬一身邋遢的过来时,两个守门的小厮不但不拦还恭敬的行礼,蹲在那的钟谚青看傻了眼,木木的跑过去学着卫敬大刀阔斧走路的模样试图蒙混过关,却被小厮狠狠的扔了出来。
  “凭什么他能进去我不能?”钟谚青不服气的指着已经快看不到身影的卫敬。
  小厮讥笑:“他?你可知那人是谁?”
  钟谚青拢着半旧的书生袍子,没好气的反问:“他是谁?”
  “他是这家府门的大主子!”
  “郡守大人?”钟谚青一听,喜上眉梢:“嘿,那不就是我姑父吗?”
  本想像之前那样大喊大叫的闯进去,忽而钟谚青狡黠一笑,背着包袱默默的走了。
  守门的小厮以为钟谚青被卫敬的名头吓到跑了,殊不知等这两个小厮一换班,一个打扮儒雅的书生复又找上了门。
  -
  “盛秀才呢?”卫敬一进府就拉着小厮问。
  小厮忙道:“来了有半个多时辰,夫人听说盛秀才还未用午膳,便命厨房上了一桌菜,这会子正在内院吃着呢。”
  卫敬一听,摸摸肚子,笑道:“走,本官正好也饿了。”
  小厮笑笑,指着卫敬身上的脏衣,委婉的提醒:“大人,你要不换身衣裳再过去?”
  卫敬这些天都在北边巷子忙碌,每日都是抽着午膳的时间回府和夫人一起吃个饭,因时间紧的缘故,卫敬只洗了手就去吃了,家中上下的人都见惯了卫敬这幅乱糟糟的样子当然不会说什么,只是今天夫人在内院宴请盛言楚,卫敬若还是这一身灰头土脸怕是有些不合适。
  “对对对,”卫敬反应过来,“快给本官更衣。”
  一声令下,外头守着的丫鬟端着洗漱用物鱼贯而入。
  内院,此时盛言楚脸都快笑僵了。
  主位上的杜氏自打上桌后就没动过筷子,一双如水的眼睛像看稀奇古怪的珍宝似的,一瞬不瞬的盯着盛言楚看。
  “你说你从小跟着你娘?”杜氏提了提肩上滑落的火红围肩,笑的慈祥,“自古寡母溺爱,静绥的水能养出你这样负气含灵的孩子,可见你娘在你什么身上花了大心思。”
  盛言楚放下筷子回应杜氏:“我娘此生就我这么一个孩子,自然是倾尽全力抚育我,言楚心知娘亲的艰辛,不敢傲慢顽固,故而只能乖巧些,勤勉些,以报慈母之心。”
  杜氏直起身子,兴味的看过来:“我且问你,静绥县令递上来的毛衣和鸭绒夹袄的法子到底是你娘想出来的还是你?信上说是你娘,但我细想觉得不太像,郡城绣坊技艺精湛的绣娘比比皆是,她们有些人从前还在宫里服侍过娘娘,按说她们见过的市面比你娘还多,为何她们就想不出用兔毛狼毛做衣裳?”
  盛言楚静静听着,杜氏说话很柔,不似他娘那般纤弱尔雅的柔,而是带着一种威严的柔,虽是问话的语气,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杜氏漂亮的双手握着一个精致的小火炉,笑得耐人寻味:“我略略一琢磨,便知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只是今日看到你后,我又觉得此事不简单,你一个十岁孩童,又是如何知晓那种针织法子的呢?”
  见杜氏打破砂锅问到底,盛言楚当然不能装傻,站起身拱手:“夫人说的不错,但此法子并非是言楚自创。”
  杜氏挑眉:“哦?依你之言是哪位高人想出来的?”
  盛言楚摇头:“此法子是言楚偶然在书中看到的只言片语,具体是谁言楚不知。”他总不能说是几千年后的人想出来的吧,杜氏一心想知道,那他只能用这种法子糊弄过去。
  杜氏没继续问,摆摆手让盛言楚坐下,又笑着命人将桌子中间的生滚茸粥盛了一碗给盛言楚。
  “你正是长身子的年纪,多吃些。”
  杜氏依旧看着盛言楚吃,笑意晏晏道:“野松茸难寻,今年时运不好,这些松茸还是年前外边走商送进来的,我一直留着,听说夫君要请你来家中玩,我便早早的让人备下了。”
  盛言楚有些吃不消杜氏这种过于热情的样子,可又碍于郡守夫人的权势,他只能硬着头皮吃了两碗,吃到肚子微微鼓起来后,杜氏还让人往他碗里添。
  “夫人,我……”盛言楚打了一个饱嗝,托着小肚子难受的站起来,正准备拒绝时,门外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容。
  杜氏忙起身迎上去,身后的孟双贴过来小声的提醒:“楚哥儿,卫大人来了。”
  盛言楚赶紧低头看了看着装,又摸摸嘴,以防沾到油污,等卫敬进来时,盛言楚早已直起身子候在桌旁。
  跨出步子准备行礼时,卫敬大手将他拉起来,豪爽道:“无须多礼,赶紧坐——”
  杜氏出去后就没进来,此时内厅桌上就只剩下盛言楚和卫敬两人。
  卫敬坐下去之前,招手对跟过来的婢女道:“盛小秀才一路从静绥过来辛苦了,你去厨房让人送几道补品过来。”
  又对盛言楚道:“我瞧你身子瘦弱无半斤肉,得补一补了。”
  说着不待盛言楚说话,就招呼盛言楚坐下来继续吃。
  盛言楚有一刹那想哭,再吃他的小肚子要炸出花来了。
  卫敬像是没看到盛言楚脸上的欲哭无泪表情,一个劲的招呼盛言楚吃这吃那,盛言楚忍着喉咙里的哽意又吃了两碗瑶柱猪肚饭。
  饭毕,卫敬擦擦嘴漱了口,盛言楚半瘫在那像丢了三魂七魄。
  “可吃饱了?”卫敬还特意关心了一句,“你来我这就是客人,千万别拘着,该吃就吃。”
  盛言楚‘嗝’的一声,半掩着口嘴角抽抽道:“多谢大人和夫人的厚爱,学生吃饱了。”
  听着这话,卫敬视线一凝落在盛言楚身上,上下打量一圈后,唔了一声,道:“张郢说你今年十岁?”
  盛言楚知道这一刻才是他跟卫敬真正谈话的开端,不顾肚子撑着难受,规规矩矩的行礼,道:“正是。”
  卫敬细细端详起盛言楚,见少年举止大方娴雅,遂笑道:“果真是年少有为。”
  盛言楚进来之前换了一身浅青色袍子,脖子边围了一圈鸭绒围巾,长发高高竖起落在肩后,整个人立在那宛若一颗茁壮成长的小松树。
  “甚好。”卫敬极为满意今天看到的一切,一边让盛言楚坐着,一边道:“临朔郡的读书人多如牛毛,可像你这般大就高中秀才的少之又少,如今你已有了秀才功名,可想过八月来郡城下场乡试?”
  “学生想沉淀几年再做打算。”盛言楚如实道,“学生尚且年幼,暂时不想早早的步入官场,想着还是等年纪大些再行考虑。”
  除了这层顾虑,其实他还有后半句话没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十来岁的秀才虽不多见,但每个郡城都有这样的例子,然而十岁的举人整个朝廷都找不出一两个,他若是冒这个头,到头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觉得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就很不错,不愁吃不愁穿,何必为了所谓的神童称号卖弄玄虚,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等时机成熟了再来享受举人的风光是一样的。
  卫敬轻笑了一下,起身领着盛言楚往书房的方向走,孟双没跟过来留在外边。
  一进门,卫敬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肃穆着脸色从书柜后方取出一个锦盒,扭头对盛言楚道:“此番让你过来,是有东西要交给你。”
  盛言楚心一凛,忙双手接过。
  “打开看看。”
  卫敬目光片刻不离盛言楚,交代道:“此物是京城送来的,若你是个喜功的读书人,本官今日不会给你,只待你回了静绥后再命人吹锣打鼓的送到你家,好叫你享受享受官家的荣宠,只是这样一来,这里边的东西凭你一个小小秀才身份怕是护不住,届时若有什么闪失,本官一概不会过问,丢了官家的赏赐是死罪,到时候拿你这条命去抵都不够。”
  盛言楚听得心惊胆跳,锦盒一开,躺在黄色真丝帕上的是一块色绿如蓝的印章。
  “这是?”盛言楚看一眼就合上了锦盒,惊愕的对着卫敬,支吾道:“大人,若学生没有看过,此物不是……”不是玉玺吗?
  卫敬目中有深意:“此物和你想的并非是同一物。”
  盛言楚大气不敢喘,他上辈子去各大博物馆看过,历朝历代皇帝用的玉玺大多是这种温润而泽的盘龙或是交龙纽的玉制作而成,他手中这块虽被做成了印章,但依稀还是能辨认出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物。
  皇上想赏东西赏就是了,干嘛拿这种能砸死人的权势之物给他?
  盛言楚下意识的庆幸卫敬没有大张旗鼓的将此物送到静绥,就像卫敬所说的,他这样的人物有什么能力护住这等宝物?
  “别担心。”
  卫敬及时出言安慰,“本官接到此物时也惊了一场,此物若是当着世人的面给你,那是在害你,所以本官想着还是让你过来一趟为好,你若想风风光光的出人头地,本官自会想个法子将此物交给你,好叫外人知晓官家看重你,有了玉玺蓝田玉边角做的印章,你此生便是只当个秀才也会是荣华富贵一辈子,只是如何守住这份恩宠就端看你的造化了。”
  人心都存在嫉妒,这印章一旦摆出来,给盛言楚带来荣耀的同时还会有灭顶之灾。
  盛言楚感激一拜:“还是大人思路周全,此物学生万万不敢要。”
  “虽说是个棘手的宝物,但你不要却不成。”
  卫敬脸上现出进书房后的第一个笑容,“皇上亲自命人送到临朔郡,密旨上说的明明白白,此物由皇上亲手雕刻,送过来是为了感谢静绥县盛家小秀才救民于苦难之中,你有这份功,该受着。”
  要卫敬说,盛言楚如果不是个小秀才,这个印章他定要弄顶轿子送到静绥,一来彰显皇上的荣恩,二来是真心想谢谢盛言楚为他送来毛衣和鸭绒夹袄的点子,没有盛言楚,此时的卫敬怕是丢了官都有可能。
  听说年初受命从京城出发支援南边雪灾重地的臣子无功而返后皆被降了职,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最不妙的是雪灾越来越严重时,南边各地的民心开始涣散,人心不齐,国将动乱呐!
  前朝各代每逢灾情民间都会出现混乱,举兵造反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当皇上无能为力到准备下罪己诏安抚人心时,卫敬一道折子送了进来。
  皇上看完折子后,激动的在金銮殿上来回踱步,大呼静绥出了一个好孩子,底下的大臣听闻南方的冻寒得以遏制后,纷纷上书让皇上降赏赐盛氏小秀才,有人说赏赐良田百亩,有人说送珠宝首饰,亦有人说送美人侍婢,皇上开怀大笑,只道他另有安排。
  盛言楚听完卫敬转述的话后,心道京城的皇帝还不如赏赐他良田百亩呢,何必拿这一块烫手山芋给他?
  他刚才第一眼还以为是传国玉玺,后来再看时觉得自己想太多,他不过是献上一个御寒之技罢了,还不至于皇上将命根子交给他。
  卫敬解释说这块印章上的‘盛’字是皇上亲自雕刻的,用的料是从前宫里做玉玺时用的剩余料子,换一句话说,皇上赏给他的是一块跟玉玺一宗同源的印章。
  朝堂中享有这等殊荣的人并不多,常胜将军凯旋回朝会得铁卷丹书这种免死金牌,文臣大夫做到极致大抵是封侯拜相配享太庙,但都比不上盛言楚手中这枚印章。
  “此生足矣。”盛言楚脑海里现在只剩下这四个字。
  这玩意他得好好的留着,说不定千百年后他会因为这枚印章而成为历史书上一个小人物。
  卫敬没有将这枚印章公之于众,后代之人若是以后在他的坟墓中发现这枚印章进行研究,以考古学家的本领,肯定能查出这枚印章的来历,到那时候,他盛言楚三个字将会重现于世。
  盛言楚越想越激动,手指不断的摩挲的锦盒里的印章,暗道他在嘉和朝不能大大方方的拿着印章使用,但他的名字将会成为后世历史书上的传奇色彩。
  他连标题都想好了——一介书生墓中为何有当朝皇上亲手雕刻的玉玺印章?
  正当他在脑海中勾勒出一篇文章阐述这个标题时,卫敬一句话插进来:“盛言楚,你可知皇上为何瞒着满朝文武赏你此物?”
  盛言楚茫然的摇头:“大人知道?”
  卫敬眼神微微一沉:“皇上如今岁高,子嗣却不丰。朝中皇子现有中宫嫡子四皇子、淑妃之子大皇子,其余几个皇子姑且不用防着,毕竟母家身份低微。”
  “据说那几个皇子的学识和胆魄都不及四皇子和大皇子,如今朝中争储风头最甚的当属四皇子和大皇子,大皇子胜在是长子,背靠着高门之家襄林侯,四皇子虽年幼,却是出自中宫,两人势均力敌,朝廷这几年为了太子之位吵的不可开交,皇上前两年碍于襄林侯的苦苦相逼,封了大皇子为太子……”
  说到这,卫敬突然看向盛言楚,眼眸一眯:“但东宫之争远远没有结束,皇上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厚待像你这样的年少之才,京城八岁稚子路缙突然站出来判了一场案子就被皇上选为太子陪读,这两年科举,皇上都有意择选年纪小的举人为三甲,名单一出来,那些新科进士立马被两位殿下抢夺一空,如今你救南边各地于危难之中,怕是……”
  卫敬的话没有全部说完,但盛言楚已然懂了未尽之言。
  他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百姓,皇上根本没必要赏赐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他,之所以亲手雕刻印章千里迢迢送过来,是想拉他进储位之争这趟浑水。
  京城百官皆以为当今圣上内心属意的太子人选应该是中宫所出的四皇子,所以当路缙成了太子陪读后,皇上立马将新科状元俞庚送到了四皇子府做起先生,两相对立,皇上是一分一毫都不想让四皇子吃亏。
  皇上偏袒四皇子在朝中已经不是秘密,但盛言楚却转念一想,其实皇上这么做未必是为了四皇子。
  皇权之人都喜欢用一方制衡一方,若太子将朝中人都拉拢了过去,那龙椅上的皇上怎么办?自古皇帝没有不贪权的,哪怕是亲生儿子,皇上也会使心机防着,唯恐他还在世的时候儿子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夺走。
  所以皇上明晃晃徇私袒护四皇子实则是为了形成一股力去跟太子达成平衡罢了,如此,太子身后有虎狼才没有心思去遐想龙椅之位。
  由此看来,皇上这是想把他当成一颗棋子分配给某位皇子来制衡另外一位了。
  但会是谁呢?是太子还是四皇子?
  第57章 【二更】 谁更适合做郡守……
  当盛言楚问出这句话时, 卫敬看向盛言楚的目光多了几分打量,盛言楚盯着来自卫敬的威严审视,不卑不亢的重复一遍:“还请大人指点。”
  他想赌一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