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徐盛援军

  吕布一连在牙门戍城外巡查了三日,最终才确定,方圆几十里,再无任何敌军。
  也就是说,在吕布的眼前,只有牙门戍城这一座孤城。
  得到这一消息后,吕布大喜道:“好!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安心了,传令下去,全军好好修整,明日一早直接攻城!”
  其实这几天,黄盖也同样没有闲着,他见吕布始终不退,一直在城外逡巡,心里同样着急。
  因此,黄盖当日便派人顺汉水而下,直去荆城求援。
  但是焦急的等了两日后,带回来的消息却令黄盖更加心急。
  荆城守将孙瑜本身就是孙权的宗室之亲,位高权重,自然不是陈横相比的。
  所以徐盛及时到了荆城,也只能算是客将,完全做不到像黄盖那样喧宾夺主。
  荆城的一应军事还是由孙瑜一人说了算。
  当孙瑜听到黄盖求援,而是面对的敌人还是他好不容易才打发走的吕布。
  心中立刻就做出了决断,只是面对黄盖这样的老资历,又不能拒绝的太直接,所以亲笔送回一封信。
  黄盖拿起信从头看到尾,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阴沉,最后终于忍不住怒吼。
  “哼!孙瑜小儿竟然如此胆小怕事?岂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牙门戍城失守的话,他荆城岂不立刻首当其冲?”
  原来,孙瑜在信中只言自己受主公之令,守卫荆城,就是为了防止敌军顺流而下,威胁江夏。
  职责所在不敢有轻易放松,自然对于黄盖的求救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黄盖怒归怒,此刻也不能将对方如何,只能将此事压在心里,待日后见了主公再告他一状了。
  其实,若是陈横未死,黄盖还能趁机还权与他,自己推脱去与主公汇合,从别路离开。
  可是如今县令陈横被吕布阵斩,自己作为此处最高的将领,若是不思报仇,守土卫疆,事后追究下来,自己必然要担当最大的罪责。
  所以,事到如今,黄盖也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次日一早,吕布便率兵向牙门戍城而来,黄盖闻讯立刻赶到城头上警戒。
  只见吕布指着城上守军道:“城内的人听着,如今陛下已经在襄阳击溃孙权叛贼。
  如今其狼狈逃脱,早晚覆灭。本将军念汝等并未参与,只因身不由己被贼军裹挟。
  若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快快开门献城,本将保证对汝等既往不咎。
  若依旧负隅顽抗,妄图对抗天命,待天军一道,满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你们的性命和前途都把握在你们自己手中,万不可被叛军蒙骗、裹挟了,速速投诚才能免遭覆灭。”
  还别说,吕布这番话确实令城内的士兵心中产生了变化。
  尤其是最基层的那些士兵,他们本来就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怎么可能为了大人物的抱负,赔上自己的性命呢?
  不过,黄盖听到后,赶紧开口反驳,想要挽回士兵们的心态。
  “大家不要听敌军的,他们并不满万,将不过一人,怎么可能拿下坚城?
  况主公只是暂退,实力犹在,岂是对方所能剿灭?众将士要同心协力,一起御敌。
  待主公大军赶到,必将那些敌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黄盖作为自己人,说话自然更令众人信服。
  再加上吕布虽然吹嘘的很大,但是如今兵马其实并不多。
  再加上守城士兵哪里见到过刘可的厉害,自然不信什么大军,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
  吕布的话被黄盖驳斥,而且又等了小半个时辰,见城门依旧毫无动静。
  立刻毫不犹豫,直接宣布正式进攻。
  却说吕布手下虽为骑兵,但是这些皆是骁勇善战的狠辣之辈。
  如今下马攻城,表现的同样不必寻常的步兵差。
  而且,牙门戍城本就是一座小城,城池小,守军的数量也没比吕布那边多多少。
  要不是吕布军的手上没有什么有利的攻城器械,恐怕牙门戍城连半天的时间都坚持不下去。
  不过,及时这样,也令城内的守军陷入苦战,死伤不断的增多。
  吕布在城下指挥攻城,同样还在继续进行着他的攻心之术。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自己刚才的话,来扰动守军的心神。
  黄盖见状心中越发着急,就在此刻,站在城头的他余光看去,竟见到一只船队从南面而来。
  黄盖立刻激动的指着那边道:“快看,我们的援军到了!众将士再坚持一下。
  与援军一起杀散敌军,主公必定重重有赏!”
  顺着黄盖的指示,众人好奇的看去,瞬间看到了汉水江面上的点点白帆。
  原本被吕布压制的有些低迷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终于再一次挡住了吕布的攻击。
  吕布也在手下的提醒下,看到了下游赶上来的船帆。
  “将军,看这只船队浩浩荡荡,来者不善,应该是下游城池给牙门戍城派来的援军。
  要么将军我们今日还是撤吧,玩了就要腹背受敌了!”
  吕布闻言,眉毛瞬间竖了起来。
  只见其瞪大眼睛怒吼道:“退?退什么退?牙门戍城眼看就要攻破,此刻退下,之前的牺牲岂不白白浪费了?
  作为军人,要有骨气。欺弱怕强可不是我吕布的风格。
  这些水军若想威胁我们,必定要上岸进攻。
  只要他们赶上岸,本将必定将他们赶回水中去喂鱼!”
  吕布竟毫不在乎援军的到来,甚至还敢说将他们连同城内守军一网打尽。
  这样的话也就吕布能够说出来,唤作任何人都会被认作吹牛。
  可偏偏放在吕布身上,竟是毫无违和感。
  就连被他痛骂的副将,也不敢再说什么。
  既然孙瑜不同意出兵,这只援助的水军又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当信使离开后,徐盛才匆匆返回,得知消息后,立刻劝诫孙瑜,给他灌输唇亡齿寒的道理。
  可是孙瑜依旧是死脑筋,紧守荆城就是不挪窝。
  最后无奈之下,徐盛只好带领自己手上的兵士,偷了一批战船,向牙门戍城赶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