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姚家
车上已经坐了两人了,两母女坐在牛车上等了一会儿,又来了两个人,老汉见人来齐了,便解开了缰绳,赶着牛出发了。
坐牛车的滋味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这路本来就是不是很平整,木轮压过的时候,牛车也东倒西歪的,尤其是到了稍稍平坦的路,赶车的老汉嘴中吆喝一声,加快了速度,这牛车便越发是颠簸的厉害了。
不过车里的人似乎都习惯了,大家坐在牛车上,手掰着车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话里话外,都是对老天爷的抱怨。
“今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年成,到现在还不下雨。”坐在方思勤对面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她面容愁苦,长叹一声。
坐在她左边那人便说了起来,“你愁什么,你男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卖杂货呢,下不下雨,跟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不下雨,大家就没有收成,没了收成,我男人的生意不是要大受影响?”妇人分辩道。
“阿林嫂啊,明明村里今年光景最好的人就是你了,若是你还整天愁容满面,那我们就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坐她右边的妇人也说了起来,看来她们都是认识的。
今日这老汉载的这一车人,全是妇人,就没有一个男人坐车。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车上坐了六个女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话声不断。
聊着聊着,大家便将目光放到了方思勤跟姚氏身上来,“哎,你们是去哪啊?我从前怎么没见过你们?”
“我们去姚家沟。”姚氏便答了一句。
“哎呀,原来你是姚家沟的呀,你们那村子可是不错。”
“是啊,这靠山吃山,别的村子饿死人的也有,可你们那山村,总也能在山里刨着食。”
“是啊是啊。”车上众人纷纷点头。
其中又有人问道:“你们那里可有好后生,给我介绍介绍,我家还有个闺女没出嫁。”
姚氏尴尬一笑,“我是嫁出去的女儿,今天回家去看我爹娘。”
“哦,原来是这样啊。”众人点点头,紧接着又问起姚氏嫁在哪,姚氏一一答了,这些人也说大坪村不错,既有田地又靠山,又让姚氏帮着介绍后生。
姚氏脸上笑笑,嘴上说着一定,心里却没当回事,谁知道下次坐车还会不会遇到她们。
大家又关于这嫁娶之事聊了一阵,而后,她们便陆陆续续的下车了。
方思勤琢磨了起来,在后世,山村不发达,并不是个好地方,可是在这里,这些山村,却是大家公认的好地方,不靠山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到靠山的人家来。
因为靠近大山,可以去挖野菜,摘野果,就连砍柴也比别人方便些,实在没钱了,砍几棵大树烧一窑炭,也能赚钱。
就是不会烧炭,只要不怕辛苦,砍柴挑到镇子上去卖,也是有人买的。
这时下,大家做饭烧水取暖可都靠柴火,能有取之不尽的柴火,着实是一种幸福。
果然,这幸福感都是靠比较出来的,方思勤这么一比较,心中就舒服多了。
虽然她托生的家庭十分贫困,有诸多不便,但好歹靠山,她还能去山里刨食。
若是在那种平原地区,万一遇到旱灾,家里又没有余粮,那可怎么办?她怕就是啃树皮,也没得啃啊。
得亏了她是靠山啊。
方思勤想着想着一时走了神,忽然路上一个颠簸,差点没将她摔下去,幸好姚氏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她。
“又在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就是我以前很羡慕离镇子近的村子,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去镇上,可现在,我觉得我们靠山也挺好的。”方思勤抬头答道。
“你现在才知道啊。”姚氏笑道:“离镇子近又有什么用?我们又不会常去买东西”。
“你们这样想就对了,靠着镇子有什么好的?镇上的东西多,可没钱照样买不了,照我看,还是靠山好!”前面赶车的老汉听到她们的声音,也接了一句。
“您说的对。”方思勤点点头,又挽着姚氏的手说道,“娘就是我的靠山。”
说了两句话,爬了一个坡,前方就是姚家沟了,老汉在大路上就将母女俩人放了下来,两人步行入村。
或许是近乡情怯,姚氏遇到从前的那些村民,同他们打招呼时,都透着一股子尴尬劲,她有些紧张。
倒是方思勤,一路上甜甜的叫着叔叔伯伯、婶娘伯娘的。
她们还没到家,便有好事的村民远远的扯着嗓子,将这事告诉了姚老太,“老姚家的,你家姑娘回来看你了。”
“这天灾地旱的,她回来做什么?我家可没准备她的饭!”听人说姚氏回来,姚老太并不是特别高兴。
“啧啧,姚老太,好歹你女儿大老远来了,一顿饭你也舍不得?”
“你舍得,我让她去你家吃!”姚老太怼道。
“嘻嘻,若是往年我肯定欢迎,今年嘛,还是算喽。”说罢,他扛起锄头走了,看见姚氏,还又同她打了声招呼。
姚氏已经带着方思勤进了院,姚老太瞧见姚氏,丝毫没有自己方才说那话被女儿听到了的难堪,反而将手中的抹布一甩,好似发泄似的,将桌子上的茶壶茶杯擦的乒乓作响,嘴上还骂咧咧的。
“别人家的闺女,往娘家带着带那的,养你这样的闺女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三天两头的回娘家,也没见你给家里带来什么好。”
“娘……”姚氏觉得脸上很是难堪,但还是硬着头皮叫了姚老太一声。
方思勤则是有些生气,她没有想到,姚老太竟然是这样的人,记忆中,姚老太虽然对她们不是很热情,但是也没这么刻薄吧?
怎么这还没进门,就开始骂起来了。
这是她的亲生闺女吗?这也太扎心了吧。
她替姚氏觉得委屈,拉起姚氏就往外走,“娘,我们走吧。”
姚氏一边被她拉得往外走,一边说道:“可你还要找你外公呢。”
“我不学了。”她受不了这委屈。
有时候陌生人带来的羞辱,勉强还能忍受,恰恰是至亲家人扎来的刀子,才最是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