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李象与李厥

  当李治离开难波津的时候,气温已经明显开始下降了。
  贞观二十一年,算是彻底的进入了冬天。
  不过,在遥远的澳洲,这里却是刚刚迎来夏季。
  在太子港附近的一块草场之中,李厥跟李象两兄弟亲自挥舞着马鞭,骑着骏马驱赶着一批绵羊往前走。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让羊群转场,要不然会把牧场给搞垮。
  这番轮休的草原管理模式,太子港这边,大家都已经了解了。
  作为李承乾的儿子,李象跟李厥现在都很受太子港众人的喜爱。
  原本还有点文弱的他们,到了澳洲之后,迅速的成熟起来,整个人的气质也变得坚韧了起来。
  “大哥,今年我们的羊群数量相比去年又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增幅,牛群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要不是运输比较不方便,单单这么多的羊肉和牛肉,贩卖出去就是一笔巨大的收益啊。”
  李厥之前天天跟在小玉米身后,脑子比较活跃。
  对于经商的事情,他其实是一点也不抗拒了。
  所以别看他今年才十二岁,已经开始负责家中一些商业上的事情了。
  反倒是李象这个当大哥的,因为从小的时候就是被当做未来的帝王来培养的,所以受到了很多的束缚。
  哪怕是流放到了太子港之后,性格有了不小的变化,也是不适合经商的。
  不过李象人如其名,一身的力气却是像大象一样的大。
  所以到了太子港之后,李承乾不再强迫他学习四书五经,算是彻底的走上了学武的道路。
  如果房遗爱在这里,估计会升起兴趣跟他比划比划。
  虽然两兄弟的性格差异非常大,但是关系却是非常好。
  这种好,不是虚情假意的装出来的,而是真的好。
  李承乾是个废太子,虽然李宽最近在考虑让李世民重新给他册封一个什么封号,但是肯定也高不到哪里去。
  历史上,李承乾也就是顶着个恒山王的名号离开人世的。
  王爷的封号这个东西,区别还是很大的。
  一字王的地位绝对是要比两个字的要高贵。
  而一字往里头,秦、晋、魏、楚等亲王的地位,又是相对更高的。
  “我听说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现在安排了人员研究使用蒸汽机推动海船,甚至还在登州造船作坊开始制作样船了。
  如果使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话,那么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船只的速度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并且在夜晚也能考虑缓慢的前进了,到时候从长安城到我们太子港的航行时间,至少能够削减三成,甚至直接就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无形之中,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就相当于进出太子港的船队数量,可以翻一番。
  二弟,如今我觉得太子港这里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大唐的商家知道我们这里的羊毛、牛肉干、大麦足够便宜。
  哪怕是多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过来运输东西,也是还有很高的利润的。
  只有让商人尝试到了足够的利润,他们才愿意过来。”
  虽然李象的商业头脑比不上李厥,但是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有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港能有今日的繁华景象,李象也是功不可没的。
  毕竟李厥刚刚来到太子港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屁孩,不说他懂什么,哪怕是他真的懂,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
  也就是这两年他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大家才稍微正视了一下他的存在。
  “这个我在《大唐日报》上面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但是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的靠谱啊。
  哪怕是这样的船只造出来了,价格肯定也是比较贵的。
  那些商人最是精于算计,可不会选择让自己更花钱的方式的。”
  论起对商人的理解,小小年纪的李厥倒是观点独树一帜。
  如果李宽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忍不住给他点个赞。
  “不管靠谱不靠谱,我觉得都是值得期待的。那个蒸汽机,听说在长安城的很多作坊都已经开始使用了,特别是棉布纺织作坊里头,使用了蒸汽机之后,生产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这纺织棉布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基本上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下降。
  本来我们太子港附近出产的羊毛,生产成本肯定还是低于大唐的,但是纺织成羊毛线之后,成本就变高了。
  估计以后我们要么就直接售卖脱脂干净的羊毛给到商家,要么就要考虑从长安城引进蒸汽机纺织设备了。”
  不得不说,李承乾自己虽然不是很出彩。
  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倒是聪明的紧。
  “按照我长安城那边的局势的了解,蒸汽机设备这样的东西,短时间内是不会允许出口海外的。
  别说是我们澳洲这里,哪怕是蒲罗中那边,估计都不见得会让使用。
  再说了,哪怕是我们可以买到,到时候也会有一堆的麻烦事。
  只要是机器,就一定有损坏的时候。
  万一到时候蒸汽机设备坏掉了,我们还得请人过来修理。
  这相隔万里的,等到修理设备的人请回来之后,设备都已经生锈了。”
  李厥这话一出口,李象立马就无话可说了。
  因为这个场景,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但是这又是大家绝对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
  “现在我们太子港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了,但是整个太子港附近,还是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利用起来。
  特别是大麦的种植,其实我觉得是很有前途的。不需要怎么照看,就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虽然挣钱的速度不可能跟金矿银矿那么的快,但是胜在稳定。
  最关键是仓库有粮,心中不慌。我们这里可千万不能出现粮食问题,否者就是大问题。”
  接受传统教育的李象,最希望发展的就是大麦种植产业。
  这种农业,才是李象眼中的最应该发展的事业。
  “大麦种植是很有意义,但是我们人手不足啊。一个人最多就只能种十几亩的大麦,多了就忙不过来了。
  但是养羊养牛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有牧场,又没有什么天敌,几乎不需要怎么管理,它们自己就会茁壮成长。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定期给它们修剪羊毛,挤奶之类的活,完全可以当成是我们太子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李厥是养殖业的支持者。
  在他看来,大麦的种植是必须的,但是够吃就行了。
  最关键还是要多养殖牛羊。
  “二弟,我觉得你将来真应该去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学习,这满头想的都是商业上的事情。
  我们太子港就那么多人,挣了再多的钱财,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用处啊。
  你看那些跟着我们一起过来的人,哪怕是一个仆人,如今的生活水平都非常的不错。
  如今我们太子港每年从远道而来的商人手中购买最多的,居然是各种酒水。
  这样的情况,似乎并不符合太子港的长远发展啊。”
  李象显然是把太子港当成是自家传家的产业来经营了。
  虽然这个地方从法理上来说,现在并不是他们的产业。
  但是澳洲本来就是无主之地,自然是谁先占住就是谁的地盘了。
  “我倒是想,可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啊。九叔是当今太子,他的储君之位是从阿耶手中抢到手的,他们对我们的防范,绝对是非常重的。”
  生在帝王之家,天生就有一种独特的政治嗅觉。
  李厥也不例外。
  “我的看法倒是跟你有点不一样,最近收到的《大唐日报》,你都看了吧?
  虽然已经是几个月前的消息了,但是也能看出来长安城现在的局势有点不太平。
  九叔的储君之位,到底能不能坐稳,还真是不好说呢。”
  “嗯?你的意思是将来我们大唐的太子人选,还会变更?难道说楚皇叔想要争夺储君之位的传闻是真的?
  要是大唐真的交给楚皇叔,那就好了,我们到时候还真的有机会再回长安城看一看。”
  李厥颇为期待的说道。
  皇室里头大家对李承乾的态度,他们其实也都是很清楚的。
  很显然。在红星幼儿园渡过了好多年的李厥,对于楚王府有着天然的亲近。
  甚至就连当初一直欺负自己的小玉米,他都非常的想念。
  “只要楚皇叔下定决心要跟九皇叔争夺储君之位,最终是一定会成功的。
  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
  “嗯?二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象有点不解的看着李厥。
  “大唐将来的天下,肯定是楚皇叔的!”
  “哦?为何你会这么认为?”
  很显然,长安城里头发生的事情,没有那么快传递到澳洲。
  所以两兄弟现在完全不知道李宽已经是大唐太子了。
  “楚皇叔本身是一个性子比较淡薄的人,早些年对储君之位应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但是小玉米却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甚至天天给楚王府惹事的人物。
  她这样的性格,如果陛下一直在任,倒也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谁会去跟她过不去。
  但是一旦将来九皇叔继承了皇位,那么是不是会有人忍受不了小玉米的脾气,想要出手对付她,那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并且,九皇叔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不会放任楚王府不断的发展壮大。
  到时候,他肯定是会对楚王府下手的,双方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这么一来,为了让自己还能继续过着舒服的日子,为了来能够让小玉米她们能够过着舒服的日子,那么楚皇叔就一定会升起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
  不得不说,李厥分析问题的眼光还是非常高的。
  虽然他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是却也基本上把李宽面临的情况给说清楚了。
  “这样的话,那我们就要加快太子港的发展步伐了。只有让太子港变成跟蒲罗中一样的重要港口,我们这些人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加重大。
  否者太子港远离大唐,又有哪些人会记得我们呢?”
  李象虽然是大哥,但是对于自己弟弟分析问题的本领,他还是非常信服的。
  “确实有必要提高太子港的发展步伐,并且我们要安排船队继续往南和往西探险,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岛屿和陆地。
  如果我们能够让太子港变成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不是一个终点的话,那么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商船来到太子港这里。
  现在我们应该都已经清楚了,对于太子港来说,人,其实就是财富。
  人口的变化,已经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甚至这已经是限制我们太子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枷锁了。”
  每当自己看着澳洲的舆图的时候,望着那广袤的土地上,如今都只有少数的土人生活在那里,李厥就觉得实在是太浪费了。
  在澳洲待的时间久了,他越来越觉得这里是一块宝藏之地,值得大唐好好的开发。
  “这个好说,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不是以一个小组的人员长期驻扎在太子港研究澳洲这里的情况吗?
  我们可以跟观狮山书院合作,进一步的开发澳洲的各种资源。
  与此同时,我没跟东海渔业合作,看看能不能进一步的探索四周的海域。”
  “哎,联系还是太不方便了,路途这么远,哪怕是我们有什么想法,等到它落实的时候,都已经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了。”
  李厥望着远处缓缓下降的太阳,心中很是感慨。
  这么美好的土地,大唐那么多人都不知道。
  要是让大唐的百姓见识到了这里的肥沃土地,太子港的人口绝对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的。
  归根结底,还是这个年代的出海,风险太大了一些。
  再加上大家叶落归根的念想,愿意出海长期闯荡,或者直接移民海外的人,还是太少了。
  “会有办法的!以前蒸汽机车啊,自行车啊,热气球啊,这些东西谁能想到?
  但是现在也都有了!甚至是那个千里眼,如今也已经不是那么稀罕了。
  说不定过个几年,,传说中的顺风耳,也会被制作出来了。”
  李象颇为期待的看着远方,觉得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