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可以搞点事情

  人生在世,但凡还能呼吸上那么几口,谁都别想事事顺心如意,没有彻底闭眼之前总是会遭遇上那么几个糟心事。
  呼着喊着骂刘彦暴君的那些鲁儒,浑身上下查不出什么污点,说明哪怕是鲁儒也不都是男盗女娼之辈,至少还有能够约束自己德操的人存在。哪怕他们脑子读书读坏了,想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强加于他人,多多少少在德操这一点还是值得佩服。
  “没法杀啊……”刘彦苦恼地叹了一声:“当事人在民间有好名声,那就去查背后挑唆的那批。”
  荀羡能说什么?他只能应“诺!”,站在原地等了一小会,见刘彦没有别的吩咐也就下去做事。
  刘彦打算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那些鲁儒,绝对没有特立独行到哪里去,是按照名单发出征召令,有一个算一个给予一份功名。
  孔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求官是想要有个能发挥自己所学的岗位,打算将创建的儒学用施政的方式惠及万民,可惜的是身处大争之世,他老人家的儒学没人敢去用。
  鲁儒爱功名是出了名的事情,不过又有哪个学子费尽千辛万苦之后打算让所学埋没?既然都是为了当官,刘彦很想看看那些鲁儒当了官之后是什么德性,能够摆正屁股的鲁儒也没奢望别的,大不了就是养着为汉国大唱赞歌。
  要是有鲁儒当了官还乱逮着喷口水,刘彦会送他们去南疆对着南蛮动嘴皮子,能将南蛮教化得起来最好,被南蛮弄死就当是为融合异族献身。至于让鲁儒去教书,刘彦真心是没敢这么选择,深怕鲁儒教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刁样。
  话说回来,鲁儒是怎么洗白且不断壮大的?就是他们不断收学生,是为了数量取胜而不管不顾,美其名曰有教无类,等待鲁儒这个群体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上的话语权等于是被掌握,掌握话语权就可以开始颠倒白黑。就这,刘彦敢让鲁儒去教书吗?相反是该限制鲁儒收徒哇!
  当然了,刘彦没拿出什么实际的官职,是按照传统一连串的博士头衔给丢了出去。
  博士这个官职是在秦大一统时期初设,如其名的意思就是“博学多才之士”,可在被创建之初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博学而多才但没有实际动手能力。
  说白了,秦时的博士就是嬴政用来约束一些大嘴巴的官职,那些大嘴巴有着非常多的理论和道理,能够适应于秦帝国的却是少得可怜。嬴政为了不让那些大嘴巴在民间“吧啦吧啦”口无遮拦,只能是招到中枢当博士,遇到事情多少还是能够询问一下,也就是另类的顾问。
  刘彦丢出一连串的博士头衔,耳边总算是清静了三天。他接到来自草原深处谢艾的公文,得知将张重华俘获以及一连串过程,要召集跟随出征的大臣议事,命令刚刚下达,却是接到汇报说是有四名博士联名求见。
  “不见,不见。”刘彦知道那些博士是为了什么,满脸的厌恶:“他们脑子是真的坏了,先请求册立太子,又要当太子的老师。那些事情是他们能掺和的么!”
  刘彦现在只有一个独子刘慎,女儿倒是已经有了六个。他对这么一件事情其实无比苦恼,没少播种子却是王后和众妃难以受孕,有了身孕生的竟然都是闺女。
  王室不能只有一个继承人,丞相纪昌已经多次隐晦提起,建议刘彦选一选秀女。不但是纪昌,是中枢重臣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建议刘彦多纳一些后宫,今次刘彦亲征幽州多少是被这么一件事情给烦的。
  刘彦对于多些女人没有太多的意见,他会不动声色的原因有些复杂,汉国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看样子反而是越来越强盛,至少能够中原维稳的前提下也算是江山坐稳,有太多的人想要塞女人给君王,好歹是当个皇亲国戚啥的。
  荀羡所在的家族就是其中一个打算往刘彦后宫塞女人的世家,有类似诉求的以原先东晋小朝廷治下的世家心思最重。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积极应征官职之外,向军队输送世家子弟也是一样热心。而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塞女人更直接和快速的手段?毕竟只要刘彦宠信了自家女儿,吹吹枕头风什么的不就能干了嘛。
  因为拓跋秀的原因,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愿意相信刘彦可以吹枕头风,后面更是有谢道韫和桑妙当做例子,也难怪那些人心思那么热乎。
  拓跋秀是刘彦后宫中唯一的胡女,一直以来她却是将自己的心思摆得很正。要不是因为血统的原因,以她一切以夫家为重的性格绝对是王后的人选。
  谢氏的谢安在汉国效力已经有几个年头,办事能力非常强,一些时候却是心思有些不正?好像也不能说是心思不正,似乎是过于傲娇,没有摆清楚自己的立场,几次该选择的时候选择错误,大错没犯小错不断之下官途也就那样。
  由于谢安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世人认为他能当上征西中郎将纯粹是刘彦看在谢道韫的面子上。而世人的理解是错的,刘彦看重谢安是因为史书的记载,对谢安有着很深的期待,但这个道理没法跟人说。
  桑虞很早就开始追随刘彦,还是北地能够排的上号的世家头一批。他在汉国定鼎中原之后犯的糊涂不少,其实以世家子的角度也说不上是错,无外乎就是在国与家之间选择优先照顾家,将维护国家利益排在维护家族利益后面。
  所有世家都是一个模样,他们要先保证家族的利益之余才会去照顾国家利益,有了冲突必然是选择优先保护家族利益。这样的世家子还算是不错的了,更多的世家子当官纯粹就是为了吸国家的血来壮大己身。
  从元朔三年开始,刘彦就有意识地在减少桑虞的权柄,原因当然是桑虞过于重视世家利益。汉国的法治制权已经改革,在刘彦的压制下桑虞这个御使大夫的权柄陷入历史最低点,平时还是会看在一起崛起于微末接纳一些意见,能照顾的时候也是尽量。就这个,刘彦顾念旧情却是被认为是看在桑妙的面子上。
  眼见着石羯赵国要亡了,慕容燕国、拓跋代国、张氏凉国似乎也没能从实际意义上对汉国造成难以收拾的损害,相反是汉军的主动出击解除危机还办到更多,汉王朝好像是快变成汉皇朝,有些事儿不快点办成,等待真的成了汉皇朝似乎是有些晚,着急的人不是那么一个两个。
  荀羡迫切地想要外放,他是知道君王上一任贴身秘书郎王猛现在都是章武郡的郡丞,很确切地认为王猛再历任几年就该调回中枢重用。他已经当了刘彦将近三年的贴身秘书郎,历程比王猛已经多出了一年半,再拖下去可就真的有那么点时不待我的意思。
  “愣着做什么?”刘彦是呼唤荀羡两次,等待荀羡回过神来,略略不悦地说:“该干什么,去干什么。”
  荀羡霎时间就是冒出冷汗,伺候君王的时候愣神,被砍了也没地方说理,赶紧行礼退下。
  几乎是荀羡刚退出去,徐正就咋咋呼呼地进来,嘴巴里嚷嚷:“府前跪着那几乎五体投地的四个,是个什么情况?”
  后一脚,纪昌、桑虞、吕议、蔡优、庾翼等人也到来,他们分批向刘彦行礼,被招呼着就坐。
  “谈正事前,有件事情先和丞相说说。”刘彦直接点名,摆了摆手让纪昌不用站起来,说道:“慎已经快要四岁,选个师傅是早了些,不过也真的应该有个老师了。泰安,你就先将这个担子挑起来。”
  师傅和老师从字面上看着是一回事,就好像是师傅和师父的根本意义上是存在区别,要不怎么说汉字博大精深来着?
  所有人都是一个愣神,回过神来的众人都是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或表情看着纪昌。
  刘慎是刘彦的独苗,四岁是含着两年的虚岁,实际上从胎儿开始算到现在也就是两岁。刘彦的这颗独苗是王后崔婉所生,还是嫡长子,以汉家长幼有序和嫡庶有分的惯例,那是太子之位没跑了。
  太子的师傅有个官名叫太子太傅,等待太子登基就是帝师,先不谈与储君的私人情谊,光是帝师这名号听着就怪吓人的。
  纪昌的回应是极其庄重地行礼,其余话并没有多说。看他一直在抖的嘴唇和满脸的惊喜,想来也是极为激动和乐疯了。
  “王上,丞相只能教文化,是不是该多个教武学的老师?”徐正用着很讲道理的表情说:“光有文化有些不妥,强身健体亦是不可缺少。臣以为,臣很合适来当这个武学的老师。”
  有那么一个刹那,要是眼神能杀人,徐正就该被众人的目光千刀万剐。
  要是刘彦有众多的子嗣,过早选择老师并不妥当,谁去当老师其实多多少说是会有些顾虑。不过看王室现在的状况,哪怕是刘彦再有子嗣,与刘慎的岁数也会差上几岁。他们还知道刘彦对那颗独苗的期望颇大,站队的顾虑没那么多,有机会参上一脚,收获肯定是比风险大。
  刘彦还真的是非常认真思考了一下,点头将徐正做武学老师的事情应允下来。事情就那么说定了,后面自然是会有很正式的拜师仪式,他接下来才是说正事。
  面对压力的汉国没有退缩着被动挨打,是几路主动出击,破坏了诸王的会盟,威胁解除了大半,还有了很重要的收获。
  “张重华的嫡长子张耀灵好像只有五岁?(还是算上两年虚岁)”徐正心情正处于亢奋,自然而然也就比平时更活跃:“其兄与其弟并非安然之辈。”
  张祚有出使过汉国,是汉国君臣有过亲眼相见和近距离接触。当时张祚给予汉国君臣的印象其实挺不错,一些言行举止和对事情的选择,于汉国君臣看来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
  身为王室子弟,不是才能越高越好,应该说除了王位继承人之外,本事越高对国家就越是不稳定的因素,要是王位继承人压不住分分钟就会有祸事。
  “王上。”纪昌以四平八稳的语气说:“或可派人前往西凉,蛊惑张祚与张天锡称王。”
  “国主在外被俘,需一些时日才会传回国内,等待被证实亦是需要时间。”桑虞沉吟了一下下,用着探讨的语气说:“柔然人恐惧与大汉为敌,柔然又与大汉相隔太远,谢将军屯驻柔然山并无大用,或可挥军西凉?”
  几个重臣先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说法可能不一样,核心意思却是相同,肯定是要趁张重华落在汉军手里搞事情。
  说起柔然,传阅了谢艾战报和汇报的人,他们同样觉得至少跋提不是一般人,而二般人对于汉国来说是件好事,真心是没有必要搞掉这么一个二般人,相反是该让跋提坐稳柔然可汗的位置。
  汉国现在打柔然没有太大的意义,适当地扶持一下反而是有利益,就看谢艾能不能搞定跋提,让柔然去从背后找拓跋代国或是慕容燕国的不痛快。
  “几个举措可以同一时间进行。”刘彦对于再开一条战线多少是存在迟疑态度,毕竟这一次汉军四处开战可是募捐粮食才有足够军粮。他同时也舍不得浪费那么一个好时机,正要说详细一些,荀羡满脸为难地走了进来,改口就问:“何事?”
  荀羡有些支支吾吾,后面根本没有掩饰晦气,说道:“那些博士在喧哗,一边喧哗还一边磕头,说是有天大的事情请求谒见王上。”
  刘彦没有记错的话,刚才已经明明白白表达不见的态度,那么多国之重臣也是先后从那些博士边上进的府邸,事情不大没可能聚集众多重臣,难道事情还不够明白?
  “喧哗?”刘彦本来心情是不错来着,被一打岔变成郁闷,挥着手:“告诉他们,寡人正在谈军国重事,有事就安安静静等着。要是不听劝阻,继续喧哗……,就给押下去关起来学学他们的前辈什么叫三省吾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