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与天道相悖逆的玄叶

  虽然金光的事情就这么揭过去了,但是花果山石猴出世,惊动了天帝的事情还是传开了。一时之间,很多人对于这个一出生就闹出了这么大动静的石猴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兴趣——这就是造势了。
  不过,背后的这些事情不谈——现在石猴也不知道这些事情。
  自从诞生之日起,石猴虽然不知出身,不明天机,但是花果山到处都是猴儿,石猴看自己长得和这些猴儿都差不多,于是便混迹到了这些猴儿中,每日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白日里和其他猴儿一起嬉戏,晚上便也与其他猴儿一般住到水帘洞中,遇到袁洪也与其他猴儿一般口称大王。而袁洪因为有叶玄的吩咐在先,因此也未对这个石猴有什么特殊对待。
  只是,虽然袁洪没有特别照顾石猴,但是石猴毕竟是天地所生,资质不凡,因此,凭借石猴自身过人的胆量和身手,倒是很快就在猴儿国混的一猴之下,众猴之上,被众猴称为“二大王”。而且,因为袁洪终日闭关,常年不露面,所以,石猴实际上与猴王无疑。
  且不提石猴在花果山过得逍遥自在,却说西牛贺洲。
  玄音寺中,善逝老和尚,也就是释迦牟尼教授小玄叶佛法已经不知不觉过去数载了。
  在这数载之中,不得不说,小玄叶的悟性就连释迦牟尼也感到惊叹。无论是什么佛法,什么佛经,小玄叶几乎都是过目不忘,而且能够快速理解。
  按理来说,这么一个天才弟子,释迦牟尼应该是很高兴的,但是,释迦牟尼高兴不假,但是随之而来的,却还有一种忧心——在通悟佛法的同时,小玄叶却是又有些显得太叛逆了。
  当然,此处说的叛逆并非是正常的叛逆,此处的叛逆是说,小玄叶的很多观点,均和佛教的教义有着冲突。本来,这种冲突是释迦牟尼乐于看到的,因为只有与传统的佛法有分歧,才有机会去寻到真正的普渡之道,然而,让释迦侔尼忧心的是,小玄叶的许多观点,与之冲突的不仅仅是佛门的理念,也包括玄门的理念,甚至于,说的严重些,小玄叶的许多观点,与之冲突的,是天道。
  无论是佛门亦或是玄门,从未有过一家教派的教义是与天道相冲突的。
  潜意识告诉释迦牟尼,也许小玄叶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无论是观音,还是他,都未寻得普渡之道,因为他们从未想过去质疑天道。
  但是,那可是天道!
  天道之下,圣人亦为蝼蚁。
  而在小玄叶看来,由别人来掌控众生的命运,这才是众生疾苦的源头。只有让众生脱离别人的掌控,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方才可以普度众生。
  虽然小玄叶未谈天道,现在的他也不知道天道是什么,但是这无疑是与天道相违逆的。
  因为要掌控一切命运的源头,就是天道。不被天道掌控的存在,是难为天道所容的。
  所以,在小玄叶第一次把自己观点拿来向释迦牟尼请教的时候,释迦牟尼虽然心中明白小玄叶也许是对的,但是他还是严厉的训斥了小玄叶,告诉小玄叶这种想法是错的,让他回去反省。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更何况,小玄叶还是释迦牟尼从小养大的。他不想小玄叶变成天道眼中的异端。
  对于从小把自己养大的师父的话,小玄叶还是比较听的。因此,小玄叶乖乖的去反思了。然而,反思来,反思去,小玄叶还是想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时间在流逝。
  小玄叶的佛法修为越来越高深。然而,小玄叶的佛法修为越是高深,他越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终于,释迦牟尼行走世间之期已满,要回归灵山。也就是这个时候,小玄叶才知道自己的师傅,原来竟是佛门之主,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回到了灵山,小玄叶也跟着回去了。
  回到灵山之后,作为佛主的弟子,小玄叶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释迦牟尼赐其法号为,金蝉子。
  灵山乃是众佛汇聚之地,金蝉子作为佛主释迦牟尼的弟子,众佛自然也不会对他藏私。因此,来到灵山之后,随着向众佛讨教,与诸佛论法,金蝉子的佛法修为也是越来越高——他本就是天才,如今博采众家之长,自然是成长的极快。然而,无论是和谁论道,金蝉子不知为何,却始终无法找到和自己观念相符的佛法。
  终于,有一次,金蝉子在一次法会上,遇到了观音菩萨。
  观音在佛门之中的地位极为特殊。
  论修为,佛门之中除了释迦牟尼,没人敢说可以稳压观音。论佛法修为,佛门之中纵然是释迦牟尼也不敢说自己对佛法理解比观音要深刻。而且,观音还有一点,就是她在人世间的口碑极好,好到佛门之中无人能及。
  然而观音却只是一个菩萨,并非佛陀。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观音的许多观点,与主流的佛法并不相符。
  然而,金蝉子关注观音,既不是因为观音的修为高深,佛法精通,或者是因为观音的口碑,也不是因为观音的与众不同,他关注观音,只因为他发现观音所寻求的佛法,与他自己有着惊人的相同点,那就是普渡。
  于是,一番论法之后,两人相识了。
  与释迦牟尼不同,对于金蝉子被释迦牟尼驳斥的许多观点,观音表示了极大地赞同——她犹记得这个当初她去寻求释迦牟尼解惑的时候的那个小和尚,只是没想到他会成长的这么快。而且,释迦牟尼驳斥金蝉子,是为了金蝉子着想,不想让金蝉子走到天道的对立面,但是,对于观音这么一个曾经为了寻求普渡之道叛出阐教的人来说,自然没有这些顾虑。她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既然已经觉得这世间无论是玄门还是佛门的方法都难得普渡,那为什么不试试背弃这一切呢?
  这是一个疯子,一个为求普渡,可以什么都不顾的疯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