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忠直

  马灿心烦意乱,张水子却用额头点着地,心中阴霾尽去反倒十分敞亮,他是个心思简单人,当了逃兵,携利刃潜进县衙,意图劫狱,几条大罪足够他死上几回了,然而他却心中敞亮,心甘情愿的认罪,死也认了。
  马灿出了一身汗,突然暴怒道:“解开!”
  几个亲兵为难的对看几眼,又被马灿呵骂几句,才硬着头皮解开张水子,绳子解开了,张水子匍匐在地重重磕起响头,磕的额头血肉模糊,一片红肿。马灿心中烦闷突然走过来,抢了两把腰刀,信手将刀仍给张水子。
  叮,战刀落地,张水子仍在重重的磕头。
  马灿烦躁道:“起来,小爷这里不留磕头虫。”
  张水子一个激灵爬起来,他最怕被赶出军营,爬起来了却没敢去拿刀,只是木讷的看着上官。
  刷,马灿气急了劈头盖脸劈过来,张水子本能的一个侧身闪躲,便在狭窄的空间里左躲右闪,累的马灿呼呼喘着粗气。
  砍了一阵没砍到人,马灿才气喘吁吁骂道:“躲的倒快,滚吧,革职留用,滚去杀手队当大头兵!”
  张水子扑通跪地,又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响头,才猫着腰退出去了。
  营外,是一面利用山坡平整而成的营地,驻扎着奇兵队五百多精兵。
  张水子回帐篷领了行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最怕被赶出军中,那便惨了,举目四望竟无处可去。他自幼在海盗群中混迹,便是独来独往没什么友人,如今在军中呆的久了,自然便是以军营为家。收拾行装去杀手队,杀手队那便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的是侦察,渗透,刀尖上添血的日子。
  然而张水子却很安心,他是个想法极简单的人,并不在乎什么官位军阶。
  营中,四面都是正在休整,操练的士卒,让张水子找回了熟悉的感觉,迈开大步脚下渐渐轻快起来。
  “忠直!”
  乔一琦给此人下了个评语,这评断当是极精道的。
  马灿抓着头发,烦恼道:“可也是个夯货。”
  乔一琦会意一笑,两人并肩出帐巡视起营地,这营地如今是个小校场,十余士卒正在一侧练习枪法,人手一杆枪管长一些的线膛枪,制造精良,齿轮打火,通体用上好的印度铁铸成,造价惊人。另一侧山坡大队士卒正在练习垂降,攀爬,这是由辽阳地区特殊的地形决定的,攀爬,垂降都是山地战必备的技能。
  马城是精兵政策的忠实爱好者,马灿受了兄长的影响,忠实的执行着精兵策略。
  他的这一营奇兵队在辽东战事中,磨砺的越发精锐,每每能创造一些辉煌的战绩,是连马城也颇为意外的,这不就是精锐山地猎兵么。特种兵在古代也是有的,倒并非开原的独创,如秦之铁鹰委实,便是一支秘不示人的精锐,汉之羽林士,欧洲的圣约翰骑兵团,都是古代特种兵中的佼佼者。
  其中战绩最显赫的当属隋之燕云十八骑,少量精骑夜攻辽人,一夜杀辽人三千,这便是古代特种兵中的典范。对于马灿这支奇兵队的态度,马城自是大力扶植,作为一支奇兵来使用,这个番号倒是取对了。
  天色渐晚,入夜,便是奇兵队倾巢出动的时候。
  这也并非袁可立,马城所愿,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到了夜间从辽阳外围军堡里摸出来的虏兵,防不胜防,每每将前线明军搅的鸡犬不宁。袁可立也尝试夜间调动兵马围剿,收效甚微,甚至还闹出两伙明军自己打起来的尴尬。
  明军无奈,到了夜间便索性守紧了营盘,不再大规模成建制的调动。
  在这种背景下马灿和他的奇兵队,便大展神威,凭借出众的单兵素质,丰富的战场经验,每每在夜战中斩货极多。这也是必然事,一营百战精兵和一营普通士卒,在如此复杂的辽阳地区作战,战斗力自是天壤之别。明军各营受到马灿的启发,也纷纷组建了奇兵队,渐渐让奇兵队成为明军中的常设作战单位。
  随着明军各部奇兵队的组建,投入夜战,建虏夜间骚扰战的策略便渐渐失效了。
  夜间,辽阳前线。
  奇兵队作战也并非个个都能上天入地,而是很务实的守在草丛里,灌木里,树上,耐心的等着猎物撞进圈套。奇兵队能在夜战中大显神威,无非是人少,兵精,单兵素质出色,心理素质又极为坚韧,不会出现普通士卒的惊慌失措。
  张水子仰躺在一堆灌木里,领口的标记已经换成一条铜线,彻彻底底的大头兵。然而看着夜空心下却很平静,塌实,他在军中友人不多,周显便是他唯一一个,可以以性命托付的同袍,永远忘不掉周显坐在船舷边上,大战之前仍在悠闲喝酒的风采。常年的海盗生涯,让张水子养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不会将后背交给任何人,除了当年的那位好汉子,周队官。
  一侧,树丛中微微动了一下。
  张水子握在刀上的手微微一动,人却没动,反倒将眼睛闭上,身体蜷缩,将自己在灌木中埋的更深。到了夜里,虏兵会从高处的堡墙上用绳子吊下来,或者直接走秘道出城,似辽阳这样的坚城,多数军堡地下都有秘道相连。开原北关就有同样的设计,可以用来运粮,也可以运兵,十分常见。
  密道出口多半开在半山腰,灌木从中,用于夜间偷袭实在防不胜防。
  沙沙。
  树丛林传来脚步声,尚有刻意压低的说话声,竟然说的还是满语。
  张水子握着战刀的手慢慢松开,又紧紧握住,如此反复几次将筋骨,血脉活动开了,自信又回到了瘦小猥琐的身体里。林间,小路上,一队十余人的虏兵借着月光谨慎的行进,有包衣,有汉军,还有两个旗兵主子。
  脚步声渐近,林间灌木中突然起了伏兵,从林间暴起的伏兵共有四人,动手最快的却只有一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