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送机

  “咦,你们看这个视频。”
  张重他们正在闲聊,旁边看手机的许雨涵忽然开口,其他几个人伸头去看她手机屏幕。
  上面正播放一个视频,视频中,几条龙舟在河中竞赛,你追我赶,岸上是为他们摇旗呐喊的观众。
  “这是哪里的龙舟?”曹瑞霞问道。
  “这是茶峒那边的,这几年那边端午的龙舟越来越火,现在那片已经成了出名的景区了,特别是端午的时候,很多人慕名而去,等到龙舟结束还有赶鸭子大赛。”许雨涵解释道。
  曹瑞霞拍了拍额头,“哦,我想起来了,是不是跟《边城》那本书有关?我之前也看到过新闻的。”
  许文轩笑道,“何止是有关,这视频里面的龙舟赛简直是再现了书里面的情节。《边城》里面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端午赛龙舟了,毕竟这也是翠翠和傩送相视的时候。只不过可惜了,我对茶峒一直是心向往之未能至。”
  “今年的端午肯定是赶不过去了,不过明年咱们可以一起过去。”张行军笑道,“我们也好久没去过了,不知道现在那边变化大不大。”
  “变化肯定是有的,现在游客多了,新城那边盖了不少酒店,其中不乏档次比较高的。听说还重新修了一个白塔,就在原来的地方。”许雨涵说道。
  许文轩点了点头,“想来要去旅游还是得端午的时候。”
  “那是肯定的。”
  “哦,说起《边城》我倒是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我记得之前《边城》里面的节选进了高考语文试卷吧?”许文轩说道。
  “嗯,没错,那一年湘西省语文卷的阅读理解选了《边城》中的一段。”张重回道。
  “今年你好像也有作品进了考卷,应该就是南怀的语文卷。”
  高考刚刚过去几天,关于试卷的热度还没有下去,各省的试卷都在被网友们热烈讨论着。
  其实每年张重都有作品进入到高考试卷当中,毕竟很多省都是自主出卷,高考试卷每年都有很多版,有那么一两个卷子里面用了张重的作品也很正常。
  主要也是因为张重出名的作品多,被选中的概率就大了。
  今年南怀省不仅语文作文题引用了张重的《许三观卖血记》片段做材料,而且物理试卷里面还有一道选择题跟《流浪海球》有关。
  题目很简单,就是一道普通的算引力的题,给出海球飞过木星的最近距离,问速度最低多少离心力才能大于木星的引力。
  南怀高考出卷组如此钟爱张重,自然也是因为张重是南怀本地人。
  胡慧芳笑着开口道,“这个事情我最有发言权,你们教大学的可能关注的还不多,但是我们教中学的,这些东西是一定要知道的,而且还得自己先摸透,不然没有办法跟学生们讲解。”
  “那你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原作者就在这里,你害怕摸不透么?”曹瑞霞笑道。
  胡慧芳摆了摆手,“唉,指望他就完蛋了,这些卷子要是给他做能考个及格分就算不错了。”
  “这也不能怪我吧,一千个读者眼中自然有一千个翠翠,那种阅读理解题本来就跟出题人的目的关系很大,跟原作者关系不大,学生要揣摩的是出题人的意图,而不是作者的意图,我也不一定能够揣摩透出题人的意图啊。”张重说道。
  许文轩深有同感地点头道,“确实如此,这类阅读理解考验的还是学生是否能够揣摩透出题人的意图,这是现在应试教育的缺点。当然了,如果不要求这种考试筛选出文学家的话,那这个考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确实如此,语文考试不是为了筛选文学家。只要能够考校学生的语文基础以及思维逻辑能力,考试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培养文学家,并不是语文考试所要承担的责任。”张重说道。
  “反过来说,其实只要有语文基础,就完全可以当个文学家了。”许文轩看着张重,“当然我不是在说你,你的语文功底有目共睹。”
  张重笑着说道,“下次见到王忆,我会把您的话带给他的。”
  许文轩连忙摆手,“别别别,我可不想得罪人。”
  张重之所以提到王忆,是因为王忆就是许文轩口中说的那种语文比较基础的人,至少当时他写出成名作的时候是这样的。
  不是说王忆的语文很差,只不过相对于其他文学家来说,王忆的语文基础确实并不高。
  王忆曾经自嘲自己只会用几百个常用字,这话当然很夸张,但是事实上王忆的作品确实用的词汇比较少。
  他的作品文风朴实,文字白话。
  而这些东西都不是文学的必需品。
  ……
  端午当天晚上,金陵没有赛龙舟,不过秦淮河边上却热闹非凡,晚上他们一家子包了一条船在河上游船,享受了一把富人的奢侈。
  端午节过后每两天,张重他们出访法国的时间就到了。
  这天来送机的人非常多,除了作协的成员们之外还有不少文化部的人。
  当然了,机场外面也围了不少热心读者,其中大多数都是访问团作者们的忠实读者。
  这些读者们还拉了一些给他们这些作者加油打气的横幅,其中有一副比骄傲长比较大的横幅引起了张重的注意力,看过之后,他也是忍俊不禁。
  “去了凯旋门,一定要凯旋。登上埃菲尔,壮哉我华夏。”
  很土,很搞笑,也很有趣。
  而这样直白的横幅,也让张重感受到华夏读者们的热情。
  对张重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文学交流,跟以往他去法国没有太多的不同,也就是带的人更多了而已。
  但是在读者们的眼中,他们这个团代表了华夏文学,代表了华夏脸面。
  读者们对他们这个团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传扬华夏文化,体现华夏国威。
  念及于此,张重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受了感染,并且多了一些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