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_分卷阅读_263

  “我要不看开非得憋死不可。”五皇子到底这个年岁,理政多年,也曾独挡一面,道,“明儿我进宫谢恩。”
  谢莫如道,“六皇子这事,咱们知道就罢了,殿下吩咐下头一声,别叫往外说去。”
  “这我晓得。”
  一时天晚,谢莫如唤侍女进来服侍,夫妻二人洗漱更衣后便作安歇不提。
  五皇子特意命下头人噤言,他府里向来规矩严明,府中人本就不是多嘴的,五皇子特有禁令,自然更无人敢外传。
  隔日,五皇子进宫谢恩。
  穆元帝道,“起来吧,朕还以为你不往朕这儿来了呢。”指指椅子,令五皇子坐下说话。
  五皇子道,“先前想不通,不好过来,怕过来叫父皇生气。”
  “那你现在是想通了?”
  “还没。”五皇子老老实实的说,“儿子反正是好心,太子也不生儿子的气了,儿子就来了。”
  穆元帝好气又好笑,“那你来做什么?”
  五皇子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道,“父皇母妃都在宫里,这是儿子的家,没听说过不叫回家的吧。儿子想来就来。”
  立志做绝世好爹的人都听不得这话,这不,穆元帝一听就乐了,先时对五皇子的那点儿不满意顿时烟消云散,笑道,“说你执拗,还真没说错。朕也不开导你了,慢慢看吧,南安侯总算不负朕所望。”
  今五皇子既来,便做好了“即便强忍着也不能给他皇爹添堵”的打算,不好听的话,他大不了不说就是。但跟父亲的关系,一定得缓和一二。
  何况,对南安侯,父子俩的看法还颇是一致的。说到南安侯,五皇子的兴致就来了,搓搓手道,“南安侯之名,果然名不虚传!父皇,这三场战事到底怎么打的,真是馋死儿子了。”
  穆元帝给他看南安侯递上的折子,三封折子,五皇子琢磨了小半个时辰,对南安侯十分佩服,道,“到底是宿将,有南安侯在,江南靖平,指日可待。”
  穆元帝笑,“当初你与朕举荐南安侯,朕记着呢。”
  五皇子认真道,“还是父皇明断,不然,哪怕南安侯有惊世之才,也无处施展去。千里马与伯乐,缺一不可。”
  穆元帝心说,这不都明白么。
  于是,太子南巡前,有幸于见到他五弟与他父皇重归于好,太子暗叹,老五果然有手段哪。
  六皇子的日子则不大好过,也不知是不是哪里风水不对了,两天被父皇骂了三遭,六皇子现在简直是顶着满头包当差,每天觉都睡不好了。这煎熬的日子可怎么过,六皇子索性去东宫那里打听消息。哪怕五皇子没将“六皇子给他生辰礼减例”的事外传,太子也知道了,看着这蠢弟弟,太子语重心长道,“你哪,好生当差。差使上的事,倘我不去江南,倒可亲自指点于你。眼下我怕是不得空。礼部的事,老五最熟,你同他取取经,当有所改观。”
  六皇子也不是傻子,他完全伶俐的过了头,不然也干不出那势利事儿。六皇子原就心里存了事,听太子让他请教五皇子的事,不禁又想的多了,琢磨着是不是五哥嫌我生辰礼送的轻了,给我在父皇面前打小报告下绊子啥的。
  至于五皇子打小报告的事,这也是有例可查的。当年五皇子刚到闽地,就告过户部与兵部的状,闹得太子与大皇子都吃了挂落。今番生辰礼他怠慢了五皇子,要是五皇子不得宠则罢了,说闲话估计也没人信,可五皇子转眼又得帝宠……
  六皇子一琢磨,心下便给五皇子记了一笔,当然,为解眼前困局,他还得多去五皇子府上走几遭。果然,他去五皇子府上多了,父皇看他眼神也和善不少,骂也挨得少了。
  由此,六皇子更确定是五皇子告了他的黑状。
  作者有话要说:  PS:南巡的事,大家不要急~~事情得一件一件的来呀~~
  ☆、第236章 轰动~
  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是的,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六皇子给五皇子生辰礼减例的事,当真不是五皇子府上传出去的,尽管此事令五皇子大为不悦,便是张长史也对六皇子颇是不满:我们殿下不过就事论事的议政得罪了太子,那些势利小人倒还罢了,六皇子你天潢贵胄的做出这样的事,可当真令人寒心。
  此事,五皇子不令人外传,张长史等人也不是个多嘴的,自然不会往外说六皇子的不是。主要是,这事儿说出去,虽有六皇子眼皮子浅的不是,于五皇子又有什么脸面?
  就是于皇家,亦是没脸。
  故此,五皇子令人噤声。
  但,这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呢?
  说来还是六皇子府自己传出去的,六皇子行事一向随心所欲,他偏爱侧妃,铁王妃不是不想管家,但一个侧室受宠,这家就不好管。时间久了,铁王妃也寒了心,索性随六皇子去了。
  铁王妃要管家,六皇子偏宠侧室□□,铁王妃不管了,侧室想管,但你也不能拿铁王妃当死人哪?铁王妃父亲做着正二品左都御史,倘六皇子真夺了铁王妃的管家权给侧室,那就是彻底撕破脸了。
  现阶段,六皇子还真不敢。
  于是,六皇子府就这么着,成了个筛子。
  他家有啥事,不必打听人们都晓得。就六皇子办的这势利眼的事,帝都城早传遍了,不过没人敢同六皇子说罢了。
  帝都城传遍的事,穆元帝焉能不知,不要说穆元帝做父亲的人,哪怕是旁人家发生这样的人,也是叫人笑话的!何况皇家!
  穆元帝既知,焉能不发作六皇子,连带六皇子生母林妃,也给穆元帝发作了一回。
  林妃叫了六皇子进宫来训了一番,骂六皇子,“自来送礼,只有多没有少的?你是发了什么昏?做出这样没脸的事情来?”
  六皇子默默的挨了一通骂,林妃又把儿媳铁氏召进宫来,林妃不是没见识的人,虽然生了个没见识的儿子,但自己是个明白的。这备礼的事素来是内宅功课,因儿子与铁氏不大和睦,林妃便未在儿子面前说儿媳的不是,先骂了儿子,再召儿媳进宫问个清楚。铁氏一听婆婆召她进宫就知所为何事,直接将她先时拟的礼单带去了宫里。
  林妃见着铁氏最初拟的礼单,叹道,“老六素来没个轻重,你当多劝着他。”
  铁氏一五一十道,“我说殿下减了那几样有些简薄,殿下说我没主意的事,去与李侧妃商量,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林妃一听“李侧妃”三字面色就不大好了,这李氏还是先前她给儿子的大宫人,哪怕后来服侍了儿子,林妃也没当回事。就是后来李氏得宠,林妃还赏过她东西。世间就是有这一种母亲,不盼着儿子与媳妇和睦,就爱在儿子身边安排个侧室妾庶啥的。林妃不承认她是这样的人,事实上早在六皇子偏宠李氏逾越铁氏时,林氏就有些不满李氏了。今李氏这般没规矩,坏了六皇子的名声。林妃心下已是大怒,不过她在宫内多年,且这把年纪,自然是绷得住了,便说铁氏,“你是一府主母,难不成就坐视这贱人目无规矩!”
  铁氏微微欠身,只不言语。
  林妃头疼,“行了,你的委屈我知道了,去吧。”
  铁氏回家就开始准备妯娌公主间的聚会,这娶会,原是谢莫如发起的,后来谢莫如随五皇子就藩,皇子妃与公主们每月轮流做东的规矩,依旧保留了下来。铁氏嫁给六皇子后,自然也加入其间,这个月,就轮到铁氏做东。
  铁氏差人将帖子送到各皇子府,再命心腹嬷嬷去娘家请娘家两个妹妹过来,二妹给文康长公主相中,亲事自然是好的,且李伯爷年岁虽大了些,却是个有本事的,且从未听说有风流名声,又是初婚,自己挣来的爵位。文康长公主厉害些,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何况李伯爷家中庶子女皆无,二妹这亲事到底比她强些。铁氏不是没想过改造一下六皇子,无奈此人实在太过恶心,真是……看一眼饭都吃不下去,更何况要与六皇子讲道理。就是讲道理,铁氏也忍着恶心讲过,只是此人到底是不能明白的。
  铁氏就想借自己现在的位子,到底也让妹妹们多开开眼界,见些世面才好。
  谢莫如自然也收到了铁氏的帖子,她正与五皇子说呢,“太子离都,殿下们定要亲送,孩子们去不去?”
  “一入冬,天气转凉,孩子们还小,大约是不去的。便是去,也就是太孙露露面儿。”太孙说的是太子家的嫡长子。
  谢莫如也就放心了。
  铁氏送的帖子,谢莫如见聚会的时间敲定在太子南巡之后,就命紫藤去回了六皇子府送帖子来的嬷嬷,“叫她们同六弟妹说,我定会去的。”
  五皇子还取了帖子瞧一眼,撇撇嘴道,“可惜了的六弟妹。”又道,“你说,六弟妹也是个贤良人,怎么就不劝劝老六。”
  谢莫如道,“说的简单,明白糊涂,那岂是人能劝的?自来陛下为殿下们延师讲学,哪样不是一等一的,那么些名师大儒也没能教六殿下个明白,指望着六弟妹去劝她?他难道是个能听劝的?家里有六弟妹,倒拿个宫人出身的侧室当宝贝,六弟妹能忍他已是好涵养,要换了我,两巴掌抽死他!”
  五皇子:两巴掌抽死……
  谢莫如道,“你不晓得,当初六弟妹给咱家备了礼,六皇子减了一对赤金的寿星、一对翡翠嵌宝的蟠桃、一尊八仙庆寿的玉雕,要不他家的礼怎么七零八落的?六弟妹但说一句简薄,略劝一劝,六皇子还说六弟妹不知轻重,让六弟妹有事与李侧妃商议。”
  “竟有这等事?”五皇子大惊,又问,“这个你怎么知道?”
  “这就是宠妾灭妻的下场,六皇子府上妻妾不明,他一味偏宠那侧室,倘那侧室是个知礼的,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以后不怕没有福报。偏生那侧室不知礼,那位李侧妃原是林妃娘娘给六皇子的大宫人,以往六皇子未大婚时就掌着六皇子身边的事,但有个小事小情的,因她服侍六皇子,也能插上嘴。这如今眼看六皇子宠她,这等没见识的女人,如何知道什么礼数?竟想要与六弟妹分庭抗礼?真是笑话!偏生六皇子糊涂,很肯听她的,只觉着这李氏样样是好的,六皇子抬举李氏,李氏可不就同六弟妹对着干,再加上她生有长子长女,再遇上些势利下人,一府哪得二主?内宅之事更是如此。别人府里何等法度森严,就他们府上,内里就乱起来,鸡毛蒜皮的事都能嚷嚷得阖帝都皆知,何况是这等事,没一个知道噤声存脸面的,都成了帝都城的笑话!亏得六皇子还在礼部当差!自身不正,还有脸管礼部!”谢莫如将六皇子妃的帖子放好,“要是看着六皇子,我都不稀罕登他家的门儿。可六弟妹又实在叫人怜惜,怎好不给她面子。”
  五皇子听得一身冷汗,自己先心里检讨一番,想着自己绝对没有宠妾灭妻过,方道,“六弟以前看不出来这样,真不晓得李氏是何等样的狐狸精。”
  “自己不明理 ,倒怪在狐狸精身上?”谢莫如轻哼,“六皇子这些天总来咱们府上,殿下知不知道谁给他出的主意?”
  五皇子还真不若谢莫如消息灵通,谢莫如道,“就是太子殿下指点的六皇子。六皇子同李氏抱怨,李氏身边人口风不紧,反当什么好事传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