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610节

  贺修煜在单位的工作效率更高了,用更多的时间回家陪妻子。
  帝都的贺老爷子和孟思琪也知道了。
  可是武倩雲和乔志材就在西川呢,这两人就是想来也不能来呀,要么说这事其实还是没解决呢,目前来讲就是能拖就拖,能躲则躲,其实总归是要找个时间坐下来见个面,彼此的尴尬化解于无形,要不然这别别扭扭的总归不是个事儿。
  贺家老爷子打电话就问孩子起名字了吗?
  看样子如果没起名是想给起名了。
  家里文化人多,这孩子没上户口之前名字真不少,不过最后定下来就叫贺朝煊。
  是贺修煜起的,因为他是早晨天空露出第一丝曙光的时候出生的,意喻着红色的朝阳。
  倒是很贴切的。
  然后这名字定下来了。
  贺修煜和乔青玉的户口本上又多了一口人。
  这孩子好带的很,只要吃饱了不是自己在那玩儿就是呼呼的睡,而且因为从一开始就很规律,所以没有昼夜颠倒的习惯。
  沈昊泽说他家闺女那是厉害的很,白天特能睡,晚上贼精神,要不就是必须抱在怀里,站在地上来回走,你这身子刚刚粘上床,那小丫头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哇的一声就哭出来,吓的这当爸爸或者当妈妈的马上站直了身子,乖乖的在屋子里来回走。
  所以这沈昊泽现在人也瘦了好几斤。
  新建的六栋住宅马上要交工了,就是还没有分配下去。
  这时候也谈不上什么装修,屋子里打成水泥地面,墙壁刷上白灰,只要没有潮气了,那就能住进去,提前水暖水电已经安装好了。
  可是,这六栋楼远远满足不了腾海科研基地的要求了。
  乔青玉月子坐了半个月,就听老魏的媳妇说老魏这两天晚上都不回家,说是在办公大楼,不是有一个意见箱吗,如今那里面都是想要分配住房的信件。
  要是早几年那就贴大字报了,但不得不说,现在住房的确是非常紧张。
  腾海科研基地是75年开始筹建的。
  开始使用是77年。
  到现在这都已经是快8年的时间了。
  当初的小伙子姑娘们不可能单身到现在,成家的很多,前两年没有计划生育,有的双职工孩子都两三个了。
  家属院倒是解决了一部分,可这两年结婚生孩子的比前几年多了好几倍。
  所以说这住房问题也是迫在眉睫。
  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国人来讲,这住房问题都是第一大问题。
  不花钱建福利房的时候,狼多肉少,条件不够你分不上,有的时候一家七八口挤在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再过几十年以后,这房子倒是多了起来,可房价也涨上去了,有钱的好几套房子,没钱的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
  这就是个老大难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国家不富裕。
  可这问题依然很复杂。
  城市的双职工能分到房子可以住上福利房,可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呢,前些年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现在那些知青大多数都回来了。
  回来之后要工作没工作要住房没住房。
  这样的人很多。
  而现在就说盖房子原材料也是紧张的,像钢材这些都要可着重要的基建工程来,所以哪怕腾海科研基地,这个问题不但存在,而且还很严重。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轻工车间没有录音机的问世,如果没有农业基地,现在的六栋家属楼也未必建得起,而且别看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想要这么多人吃饱吃好,那也是一个相当难的课题了。
  有的职工直接就提出意见了,说是已经解放这么多年了,阶级观念反而这么分明是为什么,干部和工人为什么不是一个待遇,有的干部一家只有两三口,可却住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而有的老少七八口人却只能挤在三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这三十平方米的小房子,是指的一个筒子楼,还是去年开辟出来给双职工做住房的,面积的确不大,是以前的宿舍改造的,但每层楼都有洗手间和水池子。
  就是房间面积小了一些,就这筒子楼也住满了。
  第506章 自建房
  而基地家属院是按照级别分的,在西北角这些平房面积是均分的,一栋房有十户,每户是四十平方米。
  就像赵国强家住的就是这么大的房子,一室一厅一卧,一进门是门厅加厨房。
  在西北角建了个公共厕所,这公共厕所属于旱厕,归后勤打扫卫生。
  而钱桂芝和几个家属干的就是这活。
  这样的房子一共有五十栋。
  只在贺修煜他们住的东面,以十字路口为界限,老魏老谢老黎林处长加上几个车间主任也有差不多一百户。
  乔青玉也听贺修煜说起那封信。
  她想了一下,在东侧一共有五栋房,他家住的就是其中一栋,而人口最少的就是他家了,这怕不是指的就是贺修煜了。
  当然了,这也是极个别的现象,像贺修煜贡献这么大领着国家津贴属于国宝级的科学家,咋的也不能跟他们一样住在筒子楼里,不说能不能住得开,就是安全方面也是个问题。
  就算是人人平等,可有的时候按照贡献来讲,他就没法去平等,如果真平等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