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七零年日记本
之后,似乎姨姨大呼喊起来:“你也知道啊,那些玩意也就是玩闹!就你那样,将来能干啥,自己能给自己算明白不?是不是能算你到了多少岁就能发财啊?要不,干脆你公园门口摆摊去算了,骗几个土老冒说不定还真能发财呢!”
“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清楚,说了你们也不信,我还就把这张纸留着了,咱们走着瞧!等天野长大点,看看我算得准不准!老舅的火也被拱上来了,一句一句的顶着。
我听得他俩吵了起来,自觉没趣,偷偷溜到客厅吃糖去了。
其实当时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而且这么多年过去,我一直就没有在意过。谁知道十几年后,二十出头的我历尽了生活中的倒霉事儿。
这才想起,原来老舅说的都挺准的啊,竟然一一都应验了。
再加上想要询问这位“半仙”关于玉如意中隐藏信息的事情,我的决定是马上买车票到天津去找老舅,很多事情只有亲口才能问个明白。
北京到天津并不远,三百路绕着内城走半圈,赵公口买上一张车票,再用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老舅住的地方在河北区的旧板房,虽然好多年没来走访过了的,但地方我是不会忘的。
下了公交车后,敲了半天门,发现屋里似乎没有人。
其实之前我就打过电话,但他家里一直没人接,我根本就没联系上他,这么看来的话,看来是扑了个空。
正自认倒霉的时候,大概是听见我的敲门声,邻居老太太颤巍巍的走出来,递给我出来一把钥匙。说小唐嘱咐过,要客人先自己等两天,回头他会回来。
我不由得一愣,又没告诉过老舅我要来找他,难道这是他问卦卜算出来的不成?于是支支吾吾的谢过老太太,开门进去了。
不知道这种感觉对不对,一进屋,就有一种好闻的淡淡香气,同时我还有一种很舒缓、放松的感觉,心情顿时不一样了。
仔细看看屋子里,似乎和几年前没什么太大的分别,只是摆设中多了几样没见过的东西。尤其是地上有一支很大的金色转经筒,很古朴的感觉。看样子又是老舅搜集的稀奇玩意儿。
果然老舅已经预先知道我要来了,桌子上有一封留给我的信。
信上写道:
好外甥,我知道你有很多的疑问,等我回来会跟你详细的解释。你应该也明白了,关乎命运的,没有一件是简单的事情。但你要相信我,我是你的老舅,一定会尽量的帮助你。我衣柜里面的小箱子没有锁,你去找一本土黄色的笔记,那是我从一些朋友那里听来的东西,很久以前就整理好的,应该对现在的你很有用,你会很感兴趣的。我没回来前,就好好的研究这本笔记吧。
我想也没多想,依照老留言,在老舅那个没有几件衣服的立柜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很厚的本子。
土黄的封皮上,印着“工作日记”四个大字,其样式简直可以用土得掉渣来形容了,怎么看怎么像几十年前的东西,大概是七十年代的产物吧。
直到翻开笔记,清秀的字体出现在了眼前,我的感觉才略微好了一些,开始认真的读了下去。
谁知看完前几页,这本笔记在内容上给我的震撼,已经不足以用语言来形了。
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后面的内容,不由得更加吃惊:这本老旧笔记上面的内容,简直就是全套的盗墓指南啊!
整本笔记分了几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盗墓的历史的。
盗墓这个职业从周朝就开始有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根据笔记上的记载,盗墓不仅仅是打死人的主意、发点横财那么简单。
传说中从周朝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过几大古老门派,各领风骚几百年,还有几大偏门。但到近几十年,再也找不到其中的传人了……诸如此类,十分详细。
然后是近代盗墓,主要分为“铲工”和“力工”两种,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盗墓。
铲工是用比较传统的专业工具,例如洛阳铲和绝户钩等等。这些工具用来打盗洞,探棺材内部,开机关。因为盗墓在别人眼中是丧尽天良的事,而这对于死者又是一种非常阴险的工具,因此盗墓的工具的名称也往往听上去也特别邪恶。
铲工盗墓的手法比较细腻,盗洞打得不大不小,棺材开的又快又稳,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过多地破坏墓的结构。
这类铲工其中还有一些迷信的,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方位点上蜡烛,如果蜡烛有异样就会撤退,而且本着盗亦有道的思想不会打劫一空。
另一类叫做“力工”的就比让黑白两道都较痛恨了。这是传统的铲工给他们起的名字。他们这类人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拉帮结伙的出动。多配备比较先进的设备,遇到心仪的墓穴,就不顾一切,雷管爆破,竖井铲车无所不用其极,对于里面的东西自然也是破坏性的打劫一空。最后往往在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时候,就连历史和考古的价值都没有了。
所以根据两种不同盗墓方式,有人将铲工和力工的工作方式,称之为文盗和武盗。
还有一种职业是在近些年新出现的,业内叫做领路人。多是由具有多年倒斗经验老江湖组成。
这些老家伙每个人的手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现成的资料,有的是以前他们自己盗过的墓,但里面还有一定存货的。也有的是他们探明了墓葬的位置却由于实力原因一直没能动手的,把这些有关墓穴的资料卖出去,就可以在金盆洗手后的晚年的继续享受高额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