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行善之家
“大人我们冤啊。”茶棚外百姓们哭丧着脸道:“徽州府连遭大灾,官服开仓赈而不施,知府魏启瑞和我家老爷的夫人私通把…”
“停停停!”夏浔道:“你家老爷是谁,还有你们怎么知道本官一行要来歙县的?”
领头的汉子方愤愤不平的道:“我家老爷是胡泰一胡老爷,是徽州有名的行善之家,灾荒闹起来老爷就病倒了,魏启瑞我家老爷的夫人早就有染,灾情一闹腾起来,那婆娘说胡家让我们吃饭活命就是大恩,以后要我们给胡家打白功。
我要不答应,那娘们就让官差把我们打出来了,我们在街上晃了几天也没找到事做,今儿一早官府就派人寻找大人一行,我们也在城里寻找想向大人伸冤,我们看到大人一行的马匹就跑过来有此一问。”
“此事本官记得了。”夏浔轻轻点头,白翎凑上来道:“大人,我看这些壮士都是忠实可用之人,不妨给他们些银两食物,让他们在知府大堂外听用。”
“如此也好。”
夏浔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和一些食物,够他们这段时间开销的了,之后白翎、夏浔一行来到歙县府衙,夏浔一行直入后衙,魏启瑞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揖手道:“徽州知府魏启瑞,不知上官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夏浔看到魏启瑞年纪比他大,且头发斑白,身子瘦弱,一副颤颤巍巍的样子上去扶住他手道:“魏大人太客气了,今儿早本官还没到你就派人到处寻找本官一行,消息灵通的很啊。”
那群蠢货!
魏启瑞心里骂了声对夏浔道:“下官这是听闻最近可能有上差来访,故而派人迎接,不想来的竟是白指挥使,白指挥使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啊。”
夏浔与白翎交换了个眼神,说道:“魏大人真是老糊涂了,本官一行刚进城就有人过来直言要找本官,魏大人都不知道来的是百官,那百姓怎知本官姓氏?”
“这…”魏启瑞眼里掠过一丝异色,“此事着实怪异。”
见魏启瑞还要装,夏浔一招手:“给我拿了。”
两名旗官上前制住魏启瑞的双臂,魏启瑞忙叫道:“白指挥使我犯了何罪?为何要抓我?”
“治民不利,徽州府是四通八达,徽商云集之地,被你弄得饿殍遍地,满目疮痍,魏大人你还真是好官啊。”
魏启瑞没想到白翎一行上来就拿人,连招待的机会也不给他,只得叫道:“白指挥使,徽州府的灾相是大灾所致,与本官无关啊。”
“事情如何本官自会查探,带下去严加拷问。”
“是。”
“白大人饶命啊白大人。”魏启瑞的叫声愈来愈远,夏浔扫了眼随后赶来的一群府内官员,“经历、知事何在?”
两名年迈的老头拄着拐棍颤巍巍的走出来:“下臣给大人请安。”
“你俩还能当官?”夏浔一脸嫌弃,这俩老东加起来估计得有150岁了,走路都颤悠呢,保不准哪天就过去了。
其中一个老头说:“小老儿蒙魏大人不弃出任知事。”
“行了,去吧徽州府最近的三个月的钱粮账簿准备好,本官要检查。”
另一个老头说:“启禀大人,最近三个月的账本都被老鼠啃了,无从复原。”
夏浔两眼一瞪,“仓曹死了么,能让老鼠账本都啃了?”
“大人啊,府内灾情严重,人都没得吃就别提老鼠了,加上仓曹疏于管理才有此事,望大人见谅。”
夏浔气急,没了账本他们就不知道魏启瑞支了多少粮食,最多只能治魏启瑞一个怠政之罪。
白翎就冷静多了,“府内现多少粮食?”
“府库无粮,都拿去赈灾了。”
白翎一点头,“总能安排上罪名,大人时候不早了,今日我们先休息吧,明日再理政。”
“也好。”
……
月挂中天之时,夏浔走进白翎卧房里,关好门后愤愤道:“大人我刚去看了府衙内的名册,很多官吏都因为渎职之罪被免职,这些人要么全家被焚,要么病死。
最过分的是那个仓曹赵铭,此人手脚被砍断,官府竟以自杀结案,魏启瑞简直把这当成法外之地。”
夏浔越说越气,眼里像要喷出火来,对白翎大声道:“前后死者数百人,都因魏启瑞而死,还有我听下人说城外有好几伙流民扯旗造反,婺源县46家大户悉数被抢,乱军像滚雪球似的越聚越多。”
白翎知道他的性格,便没有追究他的激愤,待他说完才道:“现在我们先等着魏启瑞招供,他撑不了多久。
明天你跟我去胡府拜访胡泰一,你精通毒道,给胡泰一看看,胡泰一家财万贯,在徽商中乃至南方各省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有他带头徽州府灾荒可解。
还有派人去浙江按察司查巡徽宁道兵备副使周方怀的资料,这事到他这也不算完,朝堂上肯定有他们的保护伞。”
“是,大人那那些造反的乱民怎么处理?”
“不想被饿死才造反,可以原谅,派人过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证他们,男丁可以征募为兵,享受军团兵的待遇,妇孺老幼可安排到临近州县安家。”
“他们会信么?”
“办完的胡泰一的事他们就信了。”
“是。”
……
次日下午三点,白翎、夏浔带着两个旗官站在胡府门前,仰望着府门前的两块匾额。
胡府的两块匾额,上边一块是皇帝赐予的匾额,上书‘天下徽商’四字,奖励胡泰一在徽州府的行善之举。
胡泰一引进三百辆拖拉机以极地的价格租赁给百姓使用,拖拉机犁地效率比牛高,这种赔本赚吆喝的行为博得徽州百姓一片赞誉之音。
胡泰一虽然刚开始在赔钱,因为得到的名声反而将生意做的更快,还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商业头脑不比钟离蕊差。
他得到的最大的一块财富就是这块匾额,府内官员见到天子墨宝,都要下马而行,胡家风头无两。
府内卧房里,胡泰一之妻贺氏刚服食过五石散,疯狂过后瘫坐在黄花梨木圈椅上,爱不释手摸着一只白玉打造的角先生。
两个丫鬟在一边也是懒洋洋给她扇凉,胡泰一醉心商业,对家人的关心就少了,贺氏早与魏启瑞有所勾结,贺氏虎狼之年,魏启瑞满足不了竟让她用角先生自解。
一名丫鬟在门外禀报道:“夫人,锦衣卫白指挥使到了。”
贺氏正舒坦着呢,听见锦衣卫仨字下意识跳起,马上想起昨天下人告诉他魏启瑞的人满大街找锦衣卫指挥使的事。
他怎么来了。
“让他去正堂等候,我随后就到。”
“是。”
贺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对身边丫鬟道:“梳妆,把那件月华宝衣拿出来。”
“是。”
梳洗打扮了一番后,贺氏仪态万千地站起身,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淡淡一笑,虽然三十多岁,打扮起来跟二十多岁的姑娘没两样。
正堂里,有下人奉上香茶,夏浔抬头欣赏着墙上的一副傲雪梅花图,白翎持刀站在一边,看似漫不经心的他一直观察着附近下人的脸色。
胡府的下人很少,确切的说是男仆人很少,连在院子里修建花草的园丁都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这些人心里似乎藏着事。
伴随着一阵相逢,贺氏扭转屁股走进正堂,声音中带着娇浪:“白指挥使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夏浔回头一看,这位贺氏妇人长得不错,放到一般妓院里也是头牌姑娘,再看身材倒也算是个丰腴美妇,身穿一件米黄色长袖裙装,袖口和裙摆处都绣有云纹,衣服剪裁得体,一些地方还用金线绣织,造价不菲。
夏浔迎了上去:“您是?”
贺氏福了福:“民女是胡老爷的糟糠之妻贺氏,老爷病倒后府里上上下下都是我一个妇道人家操持,可苦了民女了。”
说话时眼中泪光闪烁,好像马上要哭出来似的,要不是听人说了贺氏的品行,夏浔还真会被他糊住,他不轻不淡的回道:“胡夫人看开些,谁还没个七灾八难的,可否让本官去看看胡老爷。”
“当然,见到白指挥使来了,我家的老爷的病兴许就能好了,您这边请。”
在贺氏引领下来,夏浔、白翎二人来到一间昏暗的卧房里,房间里有很浓重的药味,刚一进门白翎就不适的蹙眉,一个男下人在房间里为胡泰一熬煮汤药。
走到胡泰一的病榻旁,浓浓的药味让人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这位行善之商无力地躺在床上,脸上带着不健康的红润,迷蒙的双眼中布满血丝。
贺氏用手帕擦拭眼角根本不存在的泪水,“我家老爷也没做啥缺德事,怎么这事就让我家老爷摊上了,老爷命苦啊。”
夏浔没去理他,凑到胡泰一身边,轻轻叫道:“胡老爷,胡老爷,我是锦衣卫指挥使白翎。”
察觉到有人叫唤,胡泰一眼皮动了下,嘴唇艰难的要张开说什么,半天才吐出两个如蚊蝇般的字:锦、卫。
“是,我们是锦衣卫,我来为您诊脉。”夏浔把手放到胡泰一的脉络下。
贺氏心里咯噔一下,“白大人还懂医术。”
“闭嘴!”白翎厉声呵斥,贺氏脸上一红,悻悻的把嘴闭上。
过了一会儿夏浔把手放下,把胡泰一的手放到被子里,白翎赶忙凑过来道:“大人怎么样?”
“不太好。”
夏浔微微一叹,“是迟脉,胡老爷是不是常有呕吐、疼痛之症。”
迟脉是指每一息脉跳动不足四次,即每分钟脉跳在60次以下。迟脉多见于寒证,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常见疾病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等。
贺氏忙道:“以前有。”
“这就对了。”夏浔一副就该如此的样子说道:“夫人节哀,胡老爷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就是李时珍在世也救不活。”
“哎呀我的老爷哟,你的命咋就这么苦。”贺氏一声嚎啕,瘫倒在病榻边手掌掩面,嚎啕不止。
“胡夫人,令君之病虽不得治,但本官出手为其增些阳寿却是不难,胡夫人若信得过本官,本官即刻施针。”
“信得过信得过。”贺氏又来了精神,从地上站起,擦干眼角泪水,“我这就让人准备银针。”
“有劳了,我施针的时候不习惯有旁人在场,等会儿你们都出去好么?”
“好好好。”
贺氏一边点头一边派人去准备,城里药铺一大半都是胡家开的,银针府上就有,不一会儿就拿来一盒没用过的银针,夏浔关上房门施针。
贺氏和白翎都被关在外边,贺氏仔细看着白翎的相貌,白翎有英容,贺氏看了不禁芳心大动,凑过来道:“官爷千里迢迢的从京师跑到徽州,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白翎回答的还算得体,充满磁性的嗓音让贺氏对他更有好感,“这位兄弟是世袭的锦衣卫还是花银子弄的啊?”
“世袭。”
白翎冷淡反倒让贺氏起了兴致,女人要是一勾手男人就过去了,反倒没挑战性。
她主动凑到白翎身边,两人的胳膊肘都碰到一块了,用极具诱惑性的声音在他身边说:“官爷,你在北京当锦衣卫能挣几个钱,我们正缺个护院,官爷要是允了,奴家每月给您这个数。”
她伸手在白翎小腹前比划了下,手里比了剪刀手。
“二十两,胡夫人好阔绰啊。”白翎微微一笑,贺氏一脸希冀,“那官爷您…”
白翎收回目光,“在下虽然官职低微,日子过的倒也满足,还有这世袭官衣不能丢,胡夫人你的夫君时日无多,您还有心情招聘护院,在下佩服。”
“哼,你这不解风情的。”
见他如此不解风情贺氏也没了兴趣,扭着屁股走了,“我去让下人准备酒菜。”
瞅着贺氏一扭一扭的屁股,白翎唾了口唾沫,“浪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