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73节

  以至于省委和军区的领导过来时,他们惊奇的发现当事人正在和那个喜欢喝酒的苏联专家相谈甚欢。
  说的净是一些他们听不懂的内容。
  军区的领导招手喊来了翻译,“他们在说什么?”
  翻译脸上挂着几分无奈,“一开始在说土豆的吃法,后来就聊起了钢铁冶炼,好像还说起了海上的大船,提到了什么珍珠港。”
  珍珠港?
  省委派来处理这事的副省长还有点懵,可军区的领导已经反应过来,这海上的大船,说的是航空母舰吧?
  “快,你也去听,别管说了什么,都记下来,尤其是斯科莫列夫斯基同志说的话。”
  他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偷偷的,别让人发现,能听多少是多少。”
  翻译还有点懵,他俄语其实就那样,说点日常没啥问题,可要是说说怎么冶炼钢铁,他也听不太懂啊。
  这不是难为他吗?
  他就是把人带过来找吃的啊。
  帕维尔·斯科莫列夫斯基离开黄家庄时已经半下午了,他带走了两麻袋的沙棘枣,又是带着一堆咸鸡蛋和咸鸭蛋离开。
  那个煮熟了流淌着金黄色汁液的蛋实在是太好吃了,比他太太做的煎蛋要好吃一百倍。
  抱歉玛丽娅,我不是嫌弃你的厨艺,只是真的太美味了。
  “那真是个可爱的姑娘。”
  翻译悻悻,“是啊。”不止可爱而且还特别聪明,把谈话所有内容倒背如流,搞的现在军区和省委的领导拿她当宝贝。
  “叶英同志有写下菜谱给我,详细步骤都写了,等我翻译好给您,回头您太太也能按照这些做出美味的餐点。”
  帕维尔眼睛闪闪发光,仿佛喝了十瓶伏特加,“真的吗?她可真是个天使。”
  第045章 李处长    你们宁县真是庙小……
  天使安……叶英如今正在那里回忆自己和苏联专家的谈话内容。
  做惯了实验的人本身就对数据敏感, 只不过有些专业类的名词叶英也有些闹不懂。
  她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能明白才怪呢。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个脑袋瓜。
  实在不行就谐音先记下来,等着叶英忙活完, 外面天已经黑了。
  叶英揉了揉眼睛,坐的时间久了腰酸背疼的。
  “写完啦?”
  关定国的声音中都透着几分小心翼翼, “渴不渴, 要不要喝点水?”
  这态度让叶英恍惚仿佛以为自己怀胎八月。
  “就是有点饿。”
  她喝了口水,发现里面竟然放了蜂蜜。
  这让叶英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好的待遇啊。”
  “嗨,下午的时候县里头送来的。”
  省里来的领导在这边呆着,闹出了事情的宁县县委可不得好生伺候着?
  叶英没着急出去, “领导怎么处理的呀?”
  “还能怎么处理?说是要向中央打报告,对了……”
  关定国小声了几分, “我瞧着军区的首长对你这土豆挺感兴趣的, 说不定要学北边种玉米,想着要推广种土豆呢。”
  他毕竟在黄家庄待得时间长,跟叶英不能再熟悉。
  说起话来也就没那么多的忌讳。
  说白了就是被叶英带的有点不怎么正经,没了当初在部队里一板一眼的严肃作风。
  当然, 这也不完全是叶英的问题。
  但关定国说完这话又有些后悔,他是不是把叶英给吓着了?
  “叶英, 你还好吧?”
  叶英的声音都有些恍惚,“还好……非常好。”
  其实常见的耐旱作物就那几个。
  土豆、西红柿、茄子还有红薯、大蒜。
  从粮食作物角度来说, 其余几样都不好合适,土豆和红薯是首选。
  其实大部分农村地区也都会种植红薯, 而冬天的蔬菜也是土豆。
  大家对这两样作物都不是很待见。
  一方面红薯没有经过品种改良,现在吃略有些剌嗓子。
  而是吃多了都会不耐烦。
  可到了饥荒时候,这可是救命的东西。
  如果能够自上而下的推广……
  比如说学学北边的赫玉米?
  那是不是能够在未来三年里, 尽可能的少死一些人呢?
  叶英觉得自己手心里涌出了汗水,她前所未有的慌张,“这个苏联专家跟我闲扯了很多,我想有些可能首长乐意听。”
  事实证明,她这个小小的夸张的确奏效——
  当说出航母这个词时,叶英看到军区首长骤然间闪亮的眼睛,仿佛星球碰撞,在浩渺的宇宙中引发了一点光。
  “你还记得多少?”
  叶英现在反倒是冷静下来,“差不多都记得,但是有些单词我拿不准,只有个印象。”
  军区来的张副司令笑了起来,“能记着就行,小关你去跟曹大姐说一声,我得借用叶英同志两天,至于炼钢的事情,谁再来捣乱一律打出去,你们这农场,可担负着成千上万人的口粮,这点主意你还拿不了?”
  “是首长!”
  省里来的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趁着夜色与军区来的一块离开了黄家庄。
  至于宁县宣传部那个同志胡闹的事情,他已经打电话报告给省委班子,等着上面处理。
  相信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
  军区的吉普车很快与省里的那个分道扬镳,四个小时后叶英已经坐在了一辆军用飞机上,而目的地所在正是首都北京。
  “我刚才跟北京那边联系上了,明天一大早就组织专家,你把知道的都跟他们说,明白吗?”
  叶英点头,“首长,你觉得我们那边的农场牧场经营的咋样?”
  年轻姑娘半点不怯,眼睛闪亮亮的像是夜空里的星星,这让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是挺好的,你们那土豆还挺能变着法子吃。”
  “那是。”叶英带着点小骄傲,“我在河堤上种了好些向日葵,再加上种的大豆,弄了大豆油和葵花籽油。有了油做什么不好吃?其实我今天中午给那个帕维尔做土豆饼都懒省事,要真是想要弄好吃点,还是得把土豆煮熟了,弄成土豆泥,都不用用油,我们曹大姐最会做这个土豆饼子,甚至都不用油,可好吃了呢。”
  “你这吃法还挺折腾。”
  叶英忍不住反驳,“哪里折腾了?你说要把麦子弄成面粉就不费劲了?种土豆就省事多了,就开花的时候多浇点水,保证能结出果子来就行。对比起来,可比种麦子省心多了,今年双抢的时候亏得我们有收割机,不然那好几百亩地的麦子怎么收?土豆就不一样了,在地里多长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关键是土豆产量也高得多,一亩地差不多就有一千多斤,是小麦的两三倍呢。”
  张副司令听到这话愣了下,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关于各地夏收放卫星的事情闹得挺大,中央点名批评一番后这才把这势头摁下去。
  要不是知道叶英和遏制这股不良风气有关,下午的时候跟小关他们聊过一阵,他还真以为这是在吹牛皮呢。
  “怎么,你还想全国推广不成?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种粮食可不能一概而论,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都几百上千年了。”
  说白了,国人可从来没有拿土豆当主食的习惯。
  叶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我知道啊,其实北方也能种水稻,只要有水就好,但气候条件的话一年也顶多种一茬,跟南方没法比。谁让北方缺水呢?”
  “这话倒也没错。”
  他这个生在江南的人过去这些年来游历了大江南北,对各地气候倒也有所了解。
  “不过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叶英点头,一副乖巧听话模样,“我知道。”
  不过嘴长在她身上,谁还能管得住她?
  她保证不乱说,就是跟欧阳司长,跟沈成钧说道说道。
  但叶英压根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她在会议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苏联冶炼钢铁的技术,凭着印象蹦出那一个个略有些生疏的俄语单词时,会议室的门被悄然推开。
  停在外面的中年女性站在那里,看着里面热火朝天的讨论,轻声问守在门外的人,“说什么时候吃饭了吗?”
  她看了看腕表,“快午饭时间了,让食堂那边送来些饭菜,加个肉菜,多送点饭。”
  门外的警卫应下,敬礼之后这才去找食堂的大师傅。
  中年女人站在那里,又是说了句,“等他们讨论完了给我那边打个电话,我有事情要找叶英同志。”
  其实叶英看到了门外的女人,不过会议室的门很快关上,她也没留意,还以为是哪个领导的秘书呢。
  午饭送来的时候,地质部李部长笑了起来,“还是沾了苏联人的光,中午多了两碗红烧肉。”
  警卫员笑了笑,“是李处长吩咐的。”
  叶英瞧到李部长笑了笑,她有些好奇,这李处长又是谁?
  不过红烧肉的确不错,牧场倒是也有猪,喂得还挺好,不过那些猪是要供给给221厂那边的,也就过年时候才方便屠宰一头。
  下午三点多钟,把自己从苏联专家那里打听到的一五一十做了汇报后,叶英算是结束了工作。
  地质部的专家笑着打趣,“这些苏联专家虽然来帮咱们,但涉及到资源的问题,不太肯告诉咱,还是小叶同志有办法,要我说小叶你不如多弄点好吃的,跟那些专家聊聊套套话。”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叶英笑了起来,“我没问题啊,不过那得有专家去我们那边,我们那穷乡僻壤的,专家不去我也没辙不是?”
  那专家听到这话指着叶英道:“仲谦你看看,人家这小同志,还真有主意。”
  李部长收拾着那厚厚的资料,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还要在跟技术员讨论才行,不过叶英的确是帮了大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