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竹篮打水

  言归正传,的出现让全世界为之震惊,更慌张的当然还是米英。
  在轰炸结束后不到一个小时,纳粹发出明码电文通告,如果盟军继续使用核武针对德国,西太平洋上百余艘潜艇将继续对米国和英国重要城市发起攻击,其结果是玉石俱焚。
  随即,法国北部的德军以雷霆之势出击,再次将打开的包围圈缺口堵上,撤退出的盟军将士不到三成,依然有五十余万士兵被包围。
  不过,德军并没有对他们展开围剿,他们成为了谈判的筹码。
  欧洲战事进入了全面停战的状态,继续开战已经几乎不可能。
  英、德不惧怕破罐子破摔,反正他们的城市已经是千疮百孔,但米国人怕,在这之前至少战火还没有烧到他们本土。
  纳粹的这几枚打在了他们的软肋上,核武泛滥,比的已经不是国家的综合实力,针锋相对地攻击,换来的必然是玉石俱焚,米国人犯不着,所以,和谈成为了铁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会谈出个什么结果,这绝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的。
  这一变故,别说他人,就连蒋浩然都始料未及。
  他倒是希望米英与德国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但绝不希望他们握手言和。
  欧洲以和谈结束战争,德军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苏联。
  而米英也不会闲着,他们肯定得插手亚洲战事,远征军在中东也将举步维艰。
  二战期间虽然中东地区不是主要战场,但是其石油资源可是抢手货,加上德日法西斯的计划就是在中东会师,因此中东国家全部卷入战火,真正中立置身事外的国家少之又少,他们几乎相继的都选择了自己的大哥。
  二战时期的中东国家大部分都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叙利亚是属于法国的殖民地,沙特和埃及虽然有独立国家的名头,却被英国政府控制着,特别是埃及,因为苏伊士运河这个扼守世界海运咽喉之地,很多场战场都是围绕埃及打的,是英军重兵囤积之所。
  初期唯一具有独立主权或是能够有限自主的中东国家只有伊朗和土耳其。不过,伊朗因为亲德,结果遭到了米英国家的先下手为强,直接被同盟国给干掉,成为米英的附庸。
  只有土耳其因为其地理扼守欧亚之喉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二战双方都担心土耳其倒入自己一方后,一旦土耳其遭到敌方进攻,自己救与不救都是天大的灾难。
  所以,双方都不敢让土耳其加入自己一方,干脆默认了土耳其的中立国的位置,土耳其也是中东各国当中唯一一个真正做到了中立,朝同盟协约国卖物资大发横财的一个国家
  还有伊拉克,二战中已经是独立的国家,但是他是在英国的势力范围,曾经为了摆脱英国人而协助纳粹,在战争中期被英国镇压。
  伊朗同伊拉克差不多,同样是表面中立,暗中是帮助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朗长期受到苏联和英国的双重压迫,因此伊朗国王想借德国之手帮助自己摆脱苏联和英国的控制,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伊朗夹在其中,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最后还成了苏联和英国的眼中钉。
  埃及在年就已经独立,但是作为英联邦国家也为英国出了不少力,著名的阿拉曼战役就是在埃及打的。
  叙利亚原先为法国的殖民地,后法国投降后被纳粹德国与玻利维亚控制。
  但不管以前他们认谁做大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除了土耳其,他们全部成为了纳粹的占领地。
  所以,蒋浩然现在进军中东,是从德国人手里夺,但一旦和谈,必然涉及到中东,以德国人当前的困境,完全有可能放弃中东甚至是整个非洲战场,从而保证欧洲的胜利果实,集中兵力继续打击苏联。
  如此一来,远征军继续向前推进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牵涉英米的利益,甚至都有可能被英米要求退兵,将中东交还英米控制。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这极大地刺激了蒋浩然,他可从来不做蚀本的买卖。
  他的反应也绝对快速,就在德国轰炸、英国、米国的当天,他连续下了十几道命令。
  命令远五、远四集团军加快进攻速度,以最短的时间穿过伊朗到达伊拉克,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控制两地。
  中阿联军、中巴联军开赴中东,全面接管远征军打下的所有领地。
  海军第四舰队开进阿曼海,从远五集团军抽调五个山地师配合行动。
  先以登陆部队从利瓦、马托拉打开突破口,五个师由此上岸,对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发起全线攻击,以最快的速度击溃正面之敌。
  为他们提供后援的是,从孟都港出发的十万中缅联军,从仰光港出发的十万中暹联军,从马来半岛各大港口出发的中暹联军、中新联军、中越联军共计二十万。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中国海军全力以赴,连处在巴士海峡的第一舰队也被紧急抽调过来。
  蒋浩然希望在谈判结束之前,全面控制波斯湾所有沿岸国家,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德、米、英谈判之后,不管结果如何,英米想从他手里拿回这些领地,那就得看他们拿出什么手段来了。
  眼前纳粹在中东不可能会有强大的抵抗力量,伊朗一失,其实整个波斯湾南面国家已经没有坚守的可能,纳粹军但凡有点头脑,都会趁着伊拉克还在他们手里的时候快速撤出战场。
  所以,真正的战场其实只在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其他所有的部队都只是造势,为现在造势,也为将来造势。
  上百万大军囤积中东,将来英米即便是想动用武力,也得考虑所要付出的代价。
  就眼前的形势来说,蒋浩然不认为他们会有如此魄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欧洲、非洲战场以和谈结束,最危险的就是苏联,他们处在德日的钳型攻击之下,随时都有可能灭亡。
  这当然不是英米希望看到的,而拯救苏联的唯一希望就落在了中国人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与中国产生正面冲突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