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美人皮囊(5)
“这些半兽人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零沉默一下,微微叹息一声:“我可以带你进c区的研究室看看,看完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想要亲自完成那个被毁基地下给‘镰月’的任务。”
c区科研楼本来就是文染的工作地点,零和夏然顶着文染和郑婉的身份,进去没有任何阻碍。半虫人的培养室在科研楼三楼,是一个很大的大厅,占了一整层楼。
这时候是下午,还在工作时间,零带着夏然刷开门禁,走进灯光幽暗的培养室,夏然顿时就暗中倒抽了一口冷气。
面积广阔的大厅里面,摆满了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巨型玻璃管,跟以前夏然在上京基地水族馆看到的贺韦用来培养变异异能者的玻璃水缸类似。玻璃管中装满深绿色的浓稠液体,里面浸泡着一团团……不知道那些应该被称作什么东西才合适。
夏然面前的这个玻璃管里面,是一团一半像人,一半像蜈蚣的肉球,只有一个初生婴儿那么大,紧紧地蜷缩成一团,身上插着数十根或粗或细的管子。它的身躯是蜈蚣一节节的形状,覆盖着还没有长全的橘黄色和蓝灰色甲壳,但是腹部长出的一对对节肢,却像是没发育完全的人类双手。瘦小畸形,皮肤也是嫩生生的粉红色,仿佛刚刚被剥了皮的嫩肉一般,手指在深绿色液体里面无意识地缓缓伸缩抓挠着。
在蜈蚣的躯体前端,长着一张皱巴巴的人脸,不过半个巴掌大小。五官完全是扭曲的,挤得分不清哪里是眼睛哪里是鼻子,仿佛一张被揉成一团的废纸。长在这副似人非人似虫非虫的躯体上,显得极其诡异瘆人,比外面那些半兽人更加恐怖百倍。
跟它相邻的这一排玻璃管里面,培养的全是蜈蚣这个种类的半虫人,各个生长阶段的都有。有的才一个乒乓球那么大,就是一团白生生的肉;有的已经分化出组织和器官,可以勉强辨认出哪里是人类哪里是蜈蚣;还有的已经长得十分成熟,快有一个成人体型那么大了,蜈蚣躯体上是一张年轻英俊的男性面容,在它作为一个人类的时候,想必曾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这一个是生长到成熟期的蜈蚣人。”零压低声音说,“现在看过去没有问题,但作为动物供体的变异昆虫基因和人类相差太远,它们的身体很难维持正常形态,只要一脱离培养液的保护,身体就会崩坏。”
正在这时,培养大厅另一端的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对零请示道:“文博士,这一批的成熟实验体可以放出来了,失败品的处理措施还是跟以前一样?”
零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是。”
一群工作人员将数十根巨型玻璃管移动到大厅边缘,关进一间全封闭的透明隔离室里面,玻璃管中全是已经成长到成熟阶段的半虫人。然后隔着玻璃墙壁,操纵玻璃管内的深绿色培养液全部放空,把玻璃管降了下来,让里面那些湿淋淋的成熟半虫人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几乎就在同一瞬间,那些半虫人在隔离室里面疯狂地扑腾起来。隔着全封闭的强化玻璃,听不到里面的一点声音,然而那些半虫人身上的一张张人脸,全都是极度扭曲的,张大嘴巴,很显然正在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那种寂静无声的嘶喊与挣扎,更加让人毛骨悚然地感觉到它们剧烈的痛苦。
它们身上覆盖的甲壳和皮肉,在空气中飞快地发黑,皱缩,一块块腐烂崩落下去,顷刻间整个躯体就烂得七零八落,不成样子。一只只半虫人在隔离室里面垂死翻滚着,拼命地撞击玻璃墙壁,血肉横飞,腐坏的组织溅满了整个隔离室。
“不行。”旁边的一个白大褂研究人员眉头紧皱,“这一批又是失败品,没有一只成功的。”
他挥了挥手:“全部处理掉吧。”
另一个白大褂按下仪器上的一个按钮,隔离室的天花板上喷出一股股淡黄色的剧毒气体。里面那些半虫人被笼罩在毒气中,动作很快就变慢下来,最后停止挣扎和嘶喊,变成了一地僵直的尸体,血肉模糊,狼藉惨烈。
另外几个工作人员立刻就穿着防护服进去,将隔离室里面那些腐烂崩坏的半虫人尸体扫进一辆辆推车内,运了出去。
“文博士。”那个研究人员又来请示零,“第十六项实验方案行不通,我们换第十七项方案继续再试?”
零点了点头,那个白大褂立刻就召集其他科研人员讨论去了。零转身走回到那一排排的玻璃培养皿之间,望着最外面一排接近成熟期的半虫人,声音低沉地开了口。
“下一批被放出来的,就是这一排的半虫人。”
夏然蹙眉问道:“如果也失败的话,就跟刚才一样的结果?”
“差不多。”零点点头,叹息了一声,“尽管这些生物不是人类,不存在人不人道的问题,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它们更加悲哀……无论动物还是人类,无论出生还是死亡,种族延续和生命轮回,都自有它们的尊严,不该受到这样的扭曲与亵渎。”
就连他这种杀人如麻的变态,也还没有丧心病狂到企图歪曲自然规律的地步,这世上有一些东西是永远必须尊重的,他自会尊重。
混合了动物与人类的基因,那些半虫人畸形怪异的体内,会有什么样的灵魂?
这个半兽人基地在培养皿中养出这一只只似人非人的怪物,看着它们的身体腐烂崩坏,然后杀死它们,像垃圾一样把它们收拾干净运走……如果它们也有灵魂的话,只会更加可怜,更加可悲。
夏然沉默地看着眼前的一排排培养皿,片刻之后才低声开口:
“走吧,我看够了。你接下的那个杀死半兽人基地负责人的任务,趁早去完成好了,需要我帮忙的话尽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