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巡视江南(四)
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视江南(四)
刘赐看了看黄锦的脸色,他知道黄锦对江南的状况是不满意的,但刘赐还是开口说道:“我是觉着江南挺好,大明天底下还哪里去找江南这般蓬勃的地方。”
黄锦蔑了刘赐一眼,刘赐这话是他眼下最不稀得听的,他冷笑道:“蓬勃?再蓬勃下去,怕是要把大明的天给翻了。”
刘赐听着黄锦这话就觉得生气,他说道:“那不知道万岁爷是指着谁家的钱修宫殿呢?大明是指着哪个地方的税赋去东北打女真人呢?”
黄锦说道:“小心说话,凭你刚刚那句话,我能割了你的舌头。”
刘赐仍是说道:“江南富庶,就是得益于商贸,尤其是对外洋的商贸,祖宗你觉得倭寇猖獗是个祸患,但有没有想过,所谓‘倭寇’其实是给大明封关禁海的律令给逼出来的,这是天底下第一条不合时宜的律令,如若大明开放了海禁,让民间自由贸易,平民百姓谁愿意把脑袋挂在裤腰上去当倭寇?”
黄锦想了想,似乎觉得刘赐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是觉得想不太通,他说道:“如今管制如此之严尚且如此,要是开放海禁,那还不得反了天了?”
刘赐倒是收敛了脾气,他知道黄锦听不进去这样的话,他说道:“依我看,大明的未来在这浩瀚的外洋,祖宗你觉得开放海禁会反了天,但如今封关禁海,状况又好到哪里去?倭寇虽说不至于反了天,但差不多要反了江南,但如若换个想法,把海禁放开了,人民能够自由地和外洋做生意,这倭寇的祸患自然是解了……”
说着,刘赐定定地看着黄锦的眼睛,说道:“而且朝廷可以开设港口,规定人民只能在朝廷指定的港口贸易,而且每一艘进出的船只都必须经过朝廷的查验,每一笔进出的生意都必须经过朝廷的许可,这样的话,朝廷可以在每一笔商贸中抽取一部分的赋税,祖宗你想一想,这江南的商贸在如今倭寇偷偷摸摸地经营之下尚且如此厉害,如果开放起来,这生意得有多大,朝廷在其中抽取赋税,这税钱得有多少?”
黄锦被刘赐这一席话说得一愣一愣的,他是个极聪明的人,自是能够听懂刘赐这话背后的玄机。
刘赐这些观点自是在姚无忌那里听来和学得的,姚无忌的“把大明的生意做到全世界去”的理想不知不觉中已经影响了刘赐,深深地凿刻在刘赐的心里。
刘赐知道自己把黄锦说动了,他笑道:“祖宗,你想一想,只要朝廷能在这江南对外洋的商贸之中抽取两成的赋税,这得有多少钱?恐怕能顶得上万岁爷修十座宫殿的钱。”
黄锦不禁皱了皱眉头,他沉吟片刻,又眯起眼睛,说道:“你操心得还挺多。”
刘赐从这话里听出不祥的味道,他闭上了嘴。
黄锦冷笑道:“待哪一日你成了老祖宗,当成了你的绝代宦爷,再去想这个事情吧。”
刘赐低敛下眉眼,不动声色,他自是不关心这些事情,他只想着了断了这些破事,和婉儿、红袖这些女子们归隐民间。
窗外的细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从窗口望去,只见西湖掩映在烟雨之中,黄锦和刘赐就坐在窗边,窗外那淅淅沥沥的细雨似乎要飘到他们的脸上。
黄锦望着窗外的烟雨迷蒙,他说道:“那首诗怎么说来着?说西湖的,苏东坡那首。”
刘赐看了看黄锦那肥胖的脸,说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锦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白毫银针泡的茶水,眯了眯眼睛,不无感慨地说道:“都说江南是天底下第一等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北方哪有这般温软的景致。”
刘赐看了西湖一眼,说道:“这是初春的江南,正如女子值十六年华,是最美的时候。”
黄锦看了刘赐一眼,他不屑地笑了,说道:“女子值十六年华?这初春过了,明年初春还会再来,这十六的年华过了,可是再也回不来,依我看,你这比喻可荒诞得很。”
说罢,黄锦放下茶碗,敛了敛眉眼,看着窗外迷蒙的烟雨,他的目光似乎也变得迷蒙,他叹道:“不知不觉,我黄锦也三十八了,半辈子蝇营苟且,也是这般过去了。”
刘赐听着黄锦说出“半辈子蝇营苟且”,他先是一惊,心中又是滋味复杂,天底下的差事,“太监”着实是第一等的“蝇营苟且”,哪怕当成了个“祖宗”也是“蝇营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