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用人之际(第五更)

  李晔看到朱温远去,微微皱眉,旋即他就感受到,有真人境的强者出现。
  他遥遥望去,并没有打算出城去追,终南山的真人境修士,他也不知道还有几个,若是两人联手,他也无法对抗。
  不过既然打下了邓州城,李晔也懒得节外生枝,能够成就帝业的朱温,有大气运在身,也不是他想杀就能随便杀掉的,眼下的重点并不在朱温身上。
  是日,战斗持续到午后,便宣告结束。
  日落前,城中已经大体安静下来,恢复了秩序。纵然还有零星顽抗的朱温部曲,在官军面前也翻腾不出什么浪花。
  朱温五万部曲,死亡万余,这里面过半都是今日的战果。
  在沙场征战上,相持不下的厮杀,其实伤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有当胜负分出来后,一边倒的屠杀,才会骤然增加伤亡。
  除此之外,投降的更多,朱温的部曲虽然精锐悍勇,但大势已去,愿意送死也不多,况且,五万多的邓州守军,也不都是朱温的嫡系。最后还有万余人逃了出去。
  官军伤亡也不小,毕竟攻城战对攻城方来说,负担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些,那些擂石滚木铁水箭雨,可都不是摆设。
  平卢军伤亡数千,忠武军反而伤亡要少一些,这倒不是周岌消极怠慢,忠武军的数量本来就只有平卢军一半,论伤亡绝对数字,自然是比不上平卢军的。
  当夜,众将汇聚一堂,到李晔面前汇报战况。
  周岌、杨复光等人都是满面红光,能在威名赫赫的朱温手中,这么快攻下邓州城,显然对他们是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对日后的战争充满希望。
  杨复光见识不错,见面就朝李晔抱拳,不无激动道:“大军能这么快得胜,大帅和平卢军居功至伟,没有大帅和平卢军,就不会有这场胜利。咱家这几日见了大帅的调兵遣将,和平卢军的英勇作战,可是打心眼里佩服得紧。眼下贼人落荒而逃,这一战意义深远,不仅中原腹地再无贼军大将,消息传到关中和四方藩镇,也势必激励大军的斗志。安王一战扬名,天下人都会称颂安王的英明!”
  当面听了这样赤裸裸的赞赏之言,李晔在觉得高兴之余,也略感不好意思,他摆手道:“此战能胜,忠武军的功劳,不在平卢军之下,监军与周帅忠义报国之名,此战后也会世人皆知。”
  周岌笑道:“大帅如此年轻,就能指挥十多万大军,沙场决胜,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我等虽然也有微末之功,但绝对不敢跟大帅相提并论,匡扶社稷,拯救时艰,舍大帅其谁?”
  “周帅莫要打趣本帅了。”李晔连连摆手,表示谦虚,而后正色道:“总而言之,此战能胜,乃是上下齐心,士卒用命,所有人都有功劳。至于各自功劳大小,自有军使裁定,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本帅治军之本。诸位,大胜之后,不可懈怠,眼下最重要的,是抚民之事。”
  话虽如此,当夜,大声的官军还是大开宴席,酒肉敞开供应,士卒们兴致高昂,除了当值的部曲,几乎全都醉倒,大战之后的放松,是题中应有之意。
  不过李晔却没有懈怠,当值的部曲就有数万人,这是防备朱温杀回马枪,虽然和可能性不大,但谨慎是一种习惯,一次懈怠就可能次次懈怠。
  除此之外,李晔严令三军,不得扰民,更不可劫掠。这个军令对平卢军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十万大军有八万是新卒,他们还没有战后劫掠的习惯。
  但是忠武军的将士,对这个命令就十分抵触,这个时代可不管什么王师不王师,战后劫掠都是一样的。黄巢也只有在进长安城的时候,做了做样子,而唐军在初次把黄巢赶出去之后,就是因为大肆劫掠,这才被黄巢反攻得手。
  也亏得是李晔现在威望已经竖立起来,忠武军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违令,另外李晔大开府库,把金银都拿了出来,当场赏赐了先登的士卒,这也让忠武军将士无话可说。
  当夜,李晔让随军的李振的等文官,迅速着手处理抚民事宜。
  邓州城虽然打下来了,但也在战火中毁的不成样子,朱温在战时也征调了很多民夫,而且城外良田都没人去管。
  这个时候,让邓州迅速恢复正常秩序,让地里的庄稼正常生长,就显得格外重要。那可是关系到百姓吃饭的大计,就算李晔此战之后,不会把邓州化为己有,但对百姓不能亏欠。
  众人都离开之后,李晔独自安静下来。
  夜深人静,他闭目凝神,丝丝缕缕的气运,破窗而入,不停向他汇聚过来。体内的龙气悄然游弋,正在逐渐壮大。
  龙气色泽已经逐渐凝视,隐隐有了化虚为实的意思。
  李晔暗暗猜想,或许龙气脱变之时,就是他踏入真人境之日。
  前番与无极子交手,虽然成功将对方斩杀,但颇有取巧之嫌,无论如何,真人境是一座大山,不是随便就能越过的,况且有苏娥眉、卫小庄之事在先,李晔也忌惮仙人转世。
  虽说按照历史进城,黄巢必然覆灭,但此界毕竟与地球不同。况且,李晔本就是穿越、重生而来,在原本的历史中,并没有他这一号人物,。黄巢就算会亡,但他未必一定会成事。
  剿灭黄巢的大功,他能吃下多少还是未知数,这本就是抢夺原本属于李克用的大运。除此之外,黄巢之乱后,天下彻底大乱,藩镇各行征伐,弱肉强食,李晔在平卢,北对李克用,南面朱温,可不是什么高枕无忧的局面。
  日后会怎么样,还真是不好说。
  在这样的天下大局中,偏偏还有道门大出、仙人转世这种事,一切都充满未知数。
  接下来,大军在邓州休整了多日,李晔的计划是先扫平关东大小乱军势力,为进攻潼关做准备。
  朱温离开邓州后,马不停蹄赶到潼关才停下来。
  到了潼关之后,他没有再急切西行长安,而是派人沿途收拢部曲。那些从邓州城逃出来的残军,大多被他重新聚拢起来。
  数日之后,朱温又有了万余人的部曲,虽然这些将士,在逃命的过程中,免不得丢盔弃甲,因为甲胄厚重,影响逃命的速度,现在手上有刀的人都不算多。
  不过朱温并不介意,有人就行,这些人虽然在邓州吃了败仗,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依旧是百战精卒。这样的将士就是宝贝,等回到关中得了甲胄补充,稍作休整操练,拉到战场上又是真正的悍卒。
  朱温带领万余残兵败将,回到长安的时候,黄巢带着一帮文臣武将,亲自来到灞桥迎接。
  远远看到黄巢的仪仗,朱温先是怔了怔,随后快马加鞭驶近,隔着百余步远就滚落马鞍,带着身后众将步行上前。
  身着皇袍的黄巢精神十足,看起来意气风发,见到朱温行礼,他哈哈大笑过来搀扶,看他的模样,好似是迎接凯旋的大将,而且大齐战局必定十分乐观,否则不至于如此开怀。
  “将军为国征战在外,劳苦功高,朕时常惦记,如今看到将军平安归来,朕心甚慰!”黄巢亲切的拍着朱温的肩膀,笑声愈发响亮。
  不仅是他态度亲和,跟在他身后的宰相们,对朱温也是同样姿态,就好像朱温完全没有战败一样。
  朱温心念急转,暗暗猜想黄巢的用意,面上痛心疾首,再度下拜道:“臣征战不利,有负陛下厚望,请陛下治臣之罪!”
  黄巢二次虚扶朱温,朗声道:“将军独在关东,面对百十万大军,哪有征战不利之说。将军不必多言,且随朕回宫,今日朕要亲自为将军接风洗尘!”
  朱温的部将回来的时候,本来战战兢兢,生怕被黄巢问责治罪,眼下看到黄巢众位宰相如此做派,都是心头一松,一块大石落在了肚子里。
  看来陛下也是明白人,知道丢了邓州,并不能完全怪罪我们作战不力,众将士的血战功劳,陛下心中也是有数的。
  不同于部将的轻松,朱温心头却是蒙上了一层阴霾。黄巢表现的越是大方,就说明局势越是不好。
  大齐正在用人之际,而他又是一员悍将,所以黄巢才没有治罪的意思。接下来的征战,只怕不会轻松。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大齐前途如何,作为大齐的臣子、武将,大齐的命运就是朱温自己的命运。
  当日,黄巢在宫城设宴款待了朱温,前者的姿态不似作伪,对朱温也跟往常一样,酒宴之中缕缕把酒言欢。
  朱温原本就是黄巢的亲军统领,论亲近程度,的确不是一般人可比,征战大江南北的时候,两人甚至有抵足而眠的经历。
  朱温面上不动声色,实际忧心忡忡。
  宴席过后,朱温离开宫城。
  正当他要在城门外上马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朱将军慢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