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绿色产业

  钱爱国不服气道:“就他那瘦身板?再练十年也打不过我!”
  成文阁道:“读警校,擒拿格斗是课程之一,肯定有高手当教练。
  我们马上就升高三,学习任务肯定越来越紧,有可能一个星期练习一次都困难。
  刘小明天天练,还有高手指点,我们天天埋头做题,保不准一年后还就真的打不过他。”
  “哈哈……,肯定啊!不是有句老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么!
  学文化我坐不住,可是搏击、射击都是我的爱好,我练了这么多年,底子肯定比绝大多数同学们好。
  我第一学期就要争取成为我们学校的搏击冠军,射击冠军。”刘小明信心满满道。
  黄瀚道:“我相信你做得到!来,同学们,我们共同举杯,为苏南省警察学校八八届搏击、射击双料冠军贺!”
  “哈哈……,谢谢、谢谢!你们瞧好吧,我肯定行。”
  刘小明笑了,这一刻他真的开心死了。
  萧蔷故意问道:“警察学校不都是学破案吧?万一你毕业后是个交通警察呢?”
  刘晓丽、张倩几个顿时捂着嘴乐。
  陆瑶道:“对呀!警察学校不仅仅有交警,还应该有户籍警,还应该有……”
  刘小明不乐意听了,打断道:“我不可能当交警、户籍警,我肯定选修刑警专业!”
  萧蔷故意抬杠道:“万一学校领导认为你太瘦不肯你学刑警呢?”
  刘小明练武七八年,两三个没练过的同龄人根本打不过他,因此他很自信,道:
  “不怕,靠实力说话。我会打拳给老师、校长们看,还可以要求进行格斗对抗。”
  “其实当交警也没什么,安全,当刑警有可能遇到动枪动刀的犯罪分子呢!”
  “哈哈……,我才不怕呢,我当刑警就是为了能够跟犯罪分子动枪,如果是当交警在公路上吃灰,还不如去做个厨师!”
  黄瀚道:“你恐怕要失望了,我们三水市治安多好?出现动刀动枪匪徒的可能性不大。”
  “也是!除了前几年‘二王’的那档子事儿,这些年没听说过有匪徒动枪。”
  钱爱国道:“抢劫杀人的流窜犯还是有的,你要立功肯定有机会。”
  “想想都带劲!哈哈哈……”
  ……
  “全力职中”从五月份开始上学半天、工作半天,不放暑假。
  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有怨言,因为“全力企业”不完全是剥削他们的劳动力,给的工资都能跟三水市一般单位开给职工的工资比。
  那是因为物价涨了,“全力企业”普调了工资,也给同学们加了工钱,同学们工作半天干五个小时活儿一天能够拿到手三块钱,一个月就是九十块钱。
  这年头不比后世,依旧讲究比奉献、讲贡献,加班加点根本不是个事儿。
  职工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拿计件工资,干的时间越长意味着收入越高,而且上不封顶。
  生产正是紧要关头,整个“全力企业”都在赶工,根本没有星期天,同学们干的相当于是临时工,肯定都是全勤。
  老师们带队,他们也能够得到一份额外的管理员工资,一个月有一百二十块,心里美滋滋,希望半日制模式一直进行下去。
  同学们每个月能够赚到手九十块钱可高兴了,太多农村户口的同学自己只舍得留十块钱零用,给家里八十块钱。
  上学不要学费,学校贴书本费,管吃管住,已经让农村的家长们感激涕零,谁知还有这个更大的惊喜。
  要知道此时一个农村家庭得到八十块钱一个月,生活条件立刻能够赶得上普通城市人。
  今年夏天,“全力职中”成为了农村初三学生家长最热议的话题,甚至于有太多家长建议子女别读高中或者小中专了,读“全力职中”。
  因此“全力职中”今年的招生更加火爆,报名的往届、应届初中毕业生达到一万五千。
  按照计划招生数,录取比例都达不到十选一。
  还有一个新情况,临近县市的应届毕业生也有许多期望报考“全力职中”,为此太州、兴花等等县市的教育局组队来三水市教育局协商。
  三水市教育局一把手何有为比现在的黄道舟低了足四级,哪有可能替“全力职中”做主。
  他立刻请分管领导许慕光出面找黄道舟协商。
  许慕光知道这段时间“全力企业”产销两旺,黄道舟亲自协调产能、平衡各大区的发货量,比较忙。
  “全力企业”当然要制度化管理,但是今年情况特殊,特别是七八月份,各地的销售异常火爆,而“全力企业”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这就出现了问题,人难免徇私,如果总公司特意照顾某个分公司,在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这个分公司的销售业绩能够达到其他分公司的倍数。
  “全力企业”的业务费是根据销售量计算的,这里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故而黄道舟在放心用人的同时必须亲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许慕光知道黄瀚能够做得了黄道舟的主,因此他带着何有为叫上郭校长来实验中学旧礼堂找指导同学们排练的黄瀚谈这件事情。
  旧礼堂虽然没有空调,只开了几台吊扇,但是里面蛮凉快,同学们正在排练黄瀚、沈晓蓉的开山之作《老师慢些走》。
  “花开花又谢,严寒去,酷暑来,蝉鸣声在教室外,把啜泣声掩盖。
  老师慢些走,同学们含泪瞧,今天就此别过了,难以忘怀……”
  “记忆犹新啊!这应该是黄瀚他们最早的作品了。”许慕光感叹道。
  何有为点头道:“是的!那是黄瀚升初中时,因为看到恋恋不舍的小韩老师眼中饱含泪水,触景生情,即兴写下了这首歌的一部分,后来邱老师、沈晓蓉补充完成的!”
  郭校长道:“我那一年暑假被你和当时的陈书记喊去实验小学听黄瀚和几个同学演唱。
  那时他就是个小不点,哪里想得到他会长得那么高大壮实。”
  “唉!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哪能不老啊!”
  “是啊!年级大了最是不能听老歌。今天忽然间听到这首《老师慢些走》,只觉得鼻子发酸。”
  ……
  黄瀚见到三个直接领导找来了,当然要放下手中的事情陪他们去办公室聊。
  听何有为讲明白了来意后,黄瀚想了想,道:“办‘全力职中’的初衷是为以‘全力企业’为首的三水市大单位培养技术工,如今看来目的已经达到了。”
  许慕光道:“我就是觉得收外县市的应届初中生违背我们的初衷,我们培养一个学生要贴不少钱,虽然不是市财政出钱,我们也得为‘全力企业’考虑啊!”
  “那怎么办,人家都找上门了,一口回了,以后我们市有事情找人家协调,人家还能给好脸!”何有为道。
  许慕光道:“所以我才左右为难。也是我们‘全力职中’给的条件太好了。”
  “肯定啊!我算过账,一个学生一年恐怕要贴补一千多块呢,一千个学生就是一百多万。
  也就是我们‘全力企业’有魄力,其他地方哪有可能这么干!”
  “不是想干就能干的,不仅仅是贴钱,还得要拿得出这么多工作岗位,工资待遇还不能低了。
  否则哪有可能让中考落榜生趋之若鹜?”
  许慕光、何有为包括郭校长谈起这事儿都兴致勃勃,都觉得与有荣焉!
  黄瀚道:“这样吧,给临近五个县市一家一百人的招生指标,前提是体检合格的前一百名中考落榜生,特别注明,只招农村户口。”
  “为什么只招农村户口呢?”
  “很简单,城市户口总能等得到分配工作,农村户口没有这样的条件。
  他们毕业后肯定能够安心进‘全力企业’工作。这基本上能够杜绝我们花钱培养技术工,三年后便宜了别人。”
  许慕光点头道:“有道理。农村人反正都是临时工、合同工,在哪儿上班区别不太大。”
  何有为道:“我认为给一百招生指标,他们肯定乐坏了,我们可以趁机提更多条件。”
  许慕光道:“你准备提什么条件说说呗!”
  “‘全力职中’出所有的费用培养技工,如果外县市毕业生不肯留在‘全力企业’工作,那么其他用人单位就得补交在他身上的所有花费。
  我们也不乱来,一个学生一年按照一千二百块算账,差不离。”
  “这倒是合情合理,可以跟人家挑明了谈,不愿意来三水市工作的大可以选择自己县市的职业中学。”
  “农村户口哪有可能读职业中学?学了干嘛?还不如提前三年出去工地上打工呢!”
  “也是!据我所知,也仅仅是我们三水市收了几大百农村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其他县市的职业中学基本上是城镇户口。”
  黄瀚知道办学能够带动地方经济,这还是个妥妥的绿色产业,不会给地方上带来污染,只会给地方上带来好处。
  想把家乡发展成为地级市,肯定是要办大学的,可以采取跟名校合作,分设三水市校区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
  锻炼办学队伍,积累办学经验也很重要。
  先从做好“全力职中”开始,争取越办越好,不能敝帚自珍,仅仅面向本市招生太小家子气,生源质量也高不起来。
  这一次从周边县市招生五百人,而且是中考落榜生中的翘楚,肯定能够提升“全力职中”的生源质量。
  唉!学校就是如此,如果把北大清华的教授调去教一所三流大学,恐怕他们也无计可施。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是必须的。
  生源质量能够决定学校的高度,甚至于比师资力量还要重要,毕竟现在的磁带、录像带能够辅助教学,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途径多了不少。
  去年开始,三水市普及汉语拼音标准教学,每天循环播放教学录像带至今,农村孩子的普通话标准多了,充分说明问题。
  黄瀚道:“这事儿就算定了,何书记负责生源质量,尽可能多收些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
  何有为表态道:“放心吧,我们要把‘全力职中’办成苏南省最好的职业中学,当然要挑选优质生源。”
  许慕光道:“我们市的招生名额已经基本确定了,恐怕不可以减去五百。”
  “当然不能,这五百人都是增量,你们立刻落实增加教师的事宜,依旧采取招募临近县市退休高中教师、退休技工的办法。
  还要争取多安排一些应届中专、大专毕业生。”
  “‘全力职中’给的待遇高于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于绝大多数省重点高中,这事儿好办!”
  何有为感慨道:“幸好你爸爸有魄力,‘全力职中’基建工程一步到位,要不然哪有可能这么扩张。”
  许慕光道:“照这个样子发展,明年‘全力职中’就满负荷喽!我认为还应该投入二期工程。”
  “你说得很对,‘全力职中’必须与时俱进,要对应社会需要培养技术工,可以开的课程多着呢。
  今年就要增加锻工班、车工班、挖土机操作班,还要增加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建筑八大员班。”
  “是啊!入学不到一年就能够形成半工半读,这种教学模式太好了,不仅仅增加了劳动力,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充分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完全得益于我们市大企业多,不缺工作岗位,其他县市可学不来。”
  “这就是你经常说的良性循环啊!哈哈……”
  八十年代的学校都是国家贴钱无一例外,但是向重点高校倾斜,职业培训这方面做得不好。
  三水市有了“全力职中”横空出世,将要改变太多农村初中生的人生轨迹,使他们由出卖劳动力的低端打工仔转变成技术工人。
  几千人的规模呢!其中肯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以后成长为高级技术人才也未可知。
  至于是最后能不能收得到用人单位补交的学费,黄瀚根本不考虑。
  有钱了还应该花钱做慈善呢!
  不管做什么慈善也没有捐资办学来得更加直接,更加有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