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_分卷阅读_250

  而且这个分红,会比社员们自家种地费用要高,具体费用依据队里在这片土地上产出的收益来算。
  细则会进行公布。
  这和之前走集体可不一样了,之前大家是按工分分配,现在是按土地。
  按工分也是按着人头和工分,人四劳六的分配方式。
  现在按土地就不一样了,甭管有没有工分,都能分钱。
  比如老人孩子这些没啥劳动力的,也能分钱了,分的和其他人一样的。
  苏青玉这公布出来的决定,可把整个大队的人都给惊呆了。
  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分法。
  这要是分下来,以后真是躺在家里吃饭了。
  特别是队里的一些孤寡老人,虽然队里也有补贴,平时饿不着,但是吃别人施舍的,总不如自己有来的有底气。
  这要是按着自己的人头分土地,然后拿分的钱,那以后可真是有保障了。
  好些老人们都激动哭了,劳累了一辈子,冷不丁的过上地主家的生活了。
  好些人议论纷纷,也大声喊着提问,问女人能分不。
  苏青玉道,“能分,女人也要吃饭。不止女人能分,以后只要到我们村里来居住的女婿也是能分的,和儿媳妇一个待遇。咱不重男轻女,也不重女轻男。”
  这话让社员们大笑起来。
  好些女孩子笑着笑着眼睛都红了。
  之前是能拿盖房补贴,让自己在婆家有了底气,如今有了这土地分红,这才算是终身依靠啊。
  这会儿,队里的年轻女孩子们才算是觉得自己站起了。
  张主任也是觉得扬眉吐气。
  她就一个感觉,男女平等口号喊多少年,都不如给女娃子实实在在的依仗来的有用。
  女娃子们自己有了底气了,都不用喊,就平等了。
  “这大队不是我们大队干部的大队,是所有人的大队,受益的也是所有人,所以未来大家还是要一起为大队的发展努力,不能说分配土地了就不干活。你们另外干活,也是要发工资的,比如说未来给队里种地的,也要给你们发钱,队里丰收了,也要给你们奖励……”
  苏青玉并没有强制要求大家必须在按照队里分配劳动,她也希望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之后,其他社员自己有创业想法的,也可以去尝试。让大家充分发挥所长。至于队里人才问题也不用担心,小红旗发展之后,有了资金了,也可以从外面聘用人才。
  她的目的是让苏家屯的人过得好,但是也不想束缚他们。
  听着苏青玉说这么多分钱的机会,大家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都是干了一辈子活的人,谁还能有钱不拿,在家里躺着啊,那是要被人背后吐唾沫的。
  而且现在有机器了,好多活都没那么累呢。
  大家听着都兴高采烈的。激动的脸色泛红。
  这大概是这辈子,为数不多的兴奋时刻了,感觉自己翻身做主人之后,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另外,为了我们队里未来发展越来越好,拿钱越来越多,家家户户也要有让孩子受教育的义务。”
  “你们想想,为啥城里的厂子要高中生,中专生,大学生?为啥不说要小学生去当工人?那都是有原因的,厂里未来发展越好,招的工人要求也是越高的,现在是初中毕业,未来就是高中,中专,大学。这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是让没能力的人来单位干活,单位发展不下去,队里没钱了,谁来承包你们的土地?谁来给你们发钱?年纪大了,已经没法上学也不要紧,都有机会,参加队里培训班,参加考试,只要学的好,这个也能算。就怕大家不愿意学,干活干不好,让企业亏了钱。所以啊,都要学!”
  这问题可就大了,刚刚还在幻想未来美好生活,还准备以后子子孙孙都过上这样富足的生活,领着土地承包金呢,现在听青玉这么一说,还不能保证一定能拿啊。队里赚不到钱,哪有钱给社员呢?
  年轻娃子们要是没出息,搞不起来厂子,厂子关门了,那可真是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了。
  “让娃子们念书,必须念书。”
  立马有人嚷嚷起来了。
  “都必须念书,谁家不让孩子念书,谁家就是队里的罪人。”
  “不念书凭啥拿土地承包金?不能躺着分钱。都要为队里做贡献。”
  一些家里孩子多,还准备让大孩子在家里带小孩的顿时不敢想了。
  不止这么嚷嚷的,大家还准备回家督促自家孩子一定要出息,千万不要学那些地主家的小少爷一样的,有钱就不上进了。都打起精神来,当个出息的娃子,谁要是敢给拖后腿,断了子孙后代的财路了,就不客气了。
  苏青玉又让大伙儿回去商量,没有意见的,就去队里按手印签字,然后队里干部得开始统计人数,划分土地。
  这安排再次让大会的气氛更加热烈了,都等不及立马去按手印去。
  社员们浩浩荡荡的大队部按手印,苏青玉则又准备去公社了,她还要和公社谈谈在公社筹备粮油基地的事儿。
  办好了之后,她就得动身去外面。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第219章
  散会后, 整个苏家屯如同炸开了锅一样的。
  苏青玉在会议上宣布的条款, 简直让各家各户都欣喜不已。
  他们这不止有了自己的田地了, 而且田地还能分钱。
  只要队里经营好, 子子孙孙都能享福了。
  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过穷日子。
  家家户户都在议论这事儿,为以后的事儿欣喜。
  孩子们也高兴, 未来他们也是有田地的人。
  家里当家的都不用开会了,领着全家人去队里签字去。就怕签的晚了了。
  北风呼呼的大冬天里,整个苏家屯热闹的仿佛开了春一样,又暖又喜庆。
  签了字的社员们就三五成群的抱着火炉子围在一起,兴高采烈的谈论着自家几口人,分几块地, 到时候分多少钱。谈论着自家娃子上几年级了, 成绩咋样,等以后念完书了,能在厂里干活拿多少工资。
  苏青玉坐车出发的时候,沿路还有人喜气洋洋的和她打招呼。
  还问她咋不做大汽车出去, 坐拖拉机多冷啊。
  苏青玉笑道,“方便。”
  “可别冷着哟。炉子得带着。”
  “带了带了。”苏青玉回应道。
  目送苏青玉离开,其他人又坐在一起, “咱队里有了青玉书记, 可真是好哟。”
  “就怕青玉书记走了以后, 咱队里……对了,咱这要是分地了,来个新书记, 不让这么干咋办?”
  “这可把大伙儿提醒了,青玉书记以后念了大学肯定要分配走啊,这要是走了,队里变了咋办?”
  “听队里的,队里肯定有想法的,回头问问青玉书记就成了。”
  大家现在无比信任队里,信任青玉书记。
  带着大家伙儿过好日子,连子子孙孙都照应到了,可真是没话说的。
  苏青玉坐在车上用围巾围住了脸,苏卫国道,“明天你去不行吗,今天才开完会,你也不休息休息。”
  “赶时间呢,我还要出远门,这次让卫民跟着。”
  “是该带着的,让他也长点本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操心这些。”苏卫国道。
  “哥,还有你啊,你也要在这次事情里多操心了。以后我不会一直留在苏家屯的。”
  开车的苏来米吓了一跳。
  苏卫国道,“好好开车,干啥呢?”
  苏来米:“……”
  苏青玉道,“咱当干部的,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苏家屯过上好日子了,其他地方还有过苦日子的呢。”
  “这好不容易过好点,你也不享福,还去别的地方吃苦。”
  苏卫国都想不通了,当好干部,在哪里不能当啊。
  苏青玉道,“咋是吃苦呢,让其他人都过上好日子,这是理想,理念。反正苏家屯已经发展起来了,未来就靠大家守住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少点私心,不怕吃苦吃亏,咱苏家屯未来的日子还能更好呢。”
  苏来米听的心情激动,边开车边大声道,“书记,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守住咱们的好日子!”
  “好,我相信你们。”苏青玉笑着道。
  苏卫国道,“我虽然不像你这样,但我肯定会一直干下去的,只要我在苏家屯当干部一天,我就按着你的想法走下去。”
  到了公社,苏青玉就直奔何书记办公室。
  这大冬天的何书记也没闲着,也是才从下面困难大队回来的。
  要不是苏家屯给他打电话,说苏青玉要来汇报工作,他现在都回不来。
  差不多一年没见苏青玉了,何书记看着她这精神的样子,也是笑哈哈的,“可算是见着苏青玉同志了,在外面这一年,你可真是么闲着,时不时的就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信息了。可给我们红旗公社长脸了。”
  苏青玉道,“组织上信任我,我也不能白担着这份职务。这次回来,也是和公社汇报工作的。”
  何书记点头,示意她坐下,去拿水壶给苏青玉泡茶,苏卫国赶紧去抢着干活,何书记道,“不用,我得亲自倒,小苏可给咱红旗公社办大事了。”
  苏青玉笑着道,“您这样我可受不起。”
  何书记一边给她倒水,一边道,“没啥受不起的。”
  随后他也坐下,笑道,“我也算了一下,小红旗的那个需求量,我们整个红旗公社都能搞粮食基地。”
  苏青玉也是这么个想法。
  虽然以后小红旗肯定还会在更多粮食丰富的地区拥有另外的粮食产地,但是红旗公社必定也是要纳入进来的。
  一方面是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二来也是作为小红旗的一个根基。
  “这个倒是没问题,只要大家愿意种,小红旗都吃得下。”
  何书记听着苏青玉应下这事儿,心里更是高兴。
  他又和苏青玉说起了分田到户的事儿。
  虽然国家现在还没明文规定要进行农业改革。但是实际上这种放任的方式,已经让很多地方都开始有所动作了。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之后,改革这个字让各行各业都开始人心思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