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_分卷阅读_280

  施琅是和胡枭客气,他的侯爵在胡枭之上,奈何他的靖海侯不是世袭的爵位,几个儿子以后要在胡枭手下讨生活呢。
  胡枭推迟道:“靖海侯客气,指挥海战我不如你,我还是跟在你身边好好学习了。”
  施琅得了胡枭这话,知道他不欲与自己争指挥权。他心想要是能趁机和胡侍郎交好,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机会。
  于是就笑着说:“胡大人谦虚了,能一起完成圣人所托,是老夫的荣幸。”
  李准这时候终于明白过味了,圣人和内阁是要借着这次马尼拉被围,做大文章了啊。
  第412章 铁血帝王8
  吕宋距离太远,从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京, 再到圣人当日就做出派兵的决定, 还派了兵部胡侍郎南下。所人都在担心着, 怕水师救援不及, 可谁都憋着不敢说出来一个字来。往日能在鸡蛋里挑骨头的、管风纪的御史,也都只示意违纪的朝臣改正,不想往这紧张压抑的气氛里, 扔些惹恼圣人的火引子。
  大朝会没人敢挑刺, 是被吕宋的战事吓住了。
  但看着圣人长大的内阁阁臣也都没想到,圣人居然以吕宋的马尼拉被围攻为借口,登基就要肃清东洋、南洋的倭寇、海盗, 一直到婆罗多国和帕齐亚,那么一大片的地方。
  那些地方的海盗, 是很猖獗, 远洋的海船如果不集结成群,由大景的水师护送,基本就是给海盗送银子、送货、送性命去了。
  可一下子拉这么大的阵仗, 能行吗?
  行不行的, 首辅不出头, 次辅也不吭声, 别人也不想在这时候拿自己去试探新君。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圣人这火往外面烧, 强过烧在朝内诸位大佬头上。
  还有许多装鹌鹑的, 就是往日里与圣人没有搭上过关系的。这些人见太上退位以后就真的撒手不理了, 他们的心里都在惴惴不安, 生怕自己出头说话,被圣人认为是挑事儿了,那可是给圣人送去了换人的借口。
  于是整个朝廷就在诡异的静默中,等待着吕宋的消息。
  胜利的消息仍是八百里加急入京,这让朝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仅是因为守住了马尼拉,不仅是因为吕宋的稻谷、吕宋的那位置。
  和圣人一起看过海图的阁臣都知道,圣人在高句丽、扶桑、南洋那一片,目光停留的太久了。久到张太傅、贾代善都怕圣人突然要倾举国之力,立即对高句丽、扶桑动手。
  贾代善私下去见太上,忐忑不安地说“太上啊,圣人怕是要对高句丽、扶桑用兵啊。”
  太上大笑:“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呢。”
  贾代善有点抓狂,他现在还是兵部尚书呢,对扶桑用兵?哪里来的那么多兵力、银两,西征刚刚结束啊。
  而且高句丽,还有扶桑是那么好打的吗?
  “圣人年轻气盛,现在的国力还不足矣。”贾代善希望太上能劝阻圣人。
  “老贾啊,你真的是老了。你忘了朕和你年轻时候的愿望了?”
  贾代善老脸一红,“老臣未敢忘记啊,可是西征刚刚班师……”贾代善觑着太上皇的脸色不对,咽下原来要说的话,叹气道:“唉,高句丽,唉,廯疥之疮啊!”
  “老贾啊,你也知道那是廯疥之疮。现在不趁着朕和明允有能力,但凡遇到一个弱一点儿的儿孙,那廯疥之疮就恨不能爬到脸上来了。”
  贾代善很愁,太上皇这样的态度,看来对高句丽动手是免不了的了。
  太上看他那样子就是没想通。
  “老贾,圣人和朕说,高句丽就像是一条豺狗,时不时地就在辽东那边搞点事情。正面对战,他就躲到坚城里。不理会呢,就骚扰的东北不得安宁。”
  太上吩咐人拿来地球仪,指着地球仪道:“圣人欲在这里布兵,肃清百济、新罗对高句丽的援手,辽东这面要人牵制住高句丽,把他们压在坚城里不得去增援。九瀛虽定,可此一隅始终没得安宁啊。”
  贾代善在太上皇这里没说通,回去喊了贾赦到书房,问他圣人平时可看兵书。
  贾赦看着父亲,心想怎么问起这么奇怪的问题了。可是老子问话,还是要老实回答啊。
  “父亲,圣人的书房,有一柜子都是兵书,从《风后八阵兵法图》到《明将平定略》等,各朝各代略出名一些将军所写的兵书,儿子都陪圣人读过。还有曾祖父所写的一些用兵心得,儿子和圣人也一起看过呢。”
  贾代善拉嗒下脸,贾赦不明所以,这有什么值得父亲生气的?
  “你和圣人还读了什么书?除了四书五经这些。”
  “还读佛家的经书啊,道家经卷的制丹、画符、打坐等,西人的几何学,还有西人撰写的、讲述他们的上帝的经书。”
  贾代善沉默一会儿,突然问儿子,“圣人会对高句丽用兵你知道吗?”
  贾赦一愣,“是太上和您要对高句丽用兵啊。那年儿子陪着他自,一起查了高句丽的好多资料,还拟定了好几套策略呢。如今儿子腆为三品将军,去辽东牵制高句丽可有资格了。”
  贾赦说着兴奋起来,“父亲,若圣人要用兵,儿子第一个请战。凭工部现在的火炮,他们再想像王八似的缩回壳子里,熬到天冷大景退兵,可没那么容易了。”
  贾赦吧啦吧啦了好一通,大讲西征的时候,圣人指挥怎么用火炮,怎么攻城破敌,简直就是势如破竹一般。
  最后他还总结,“要儿子说,太上就不该退位,他和您在京城坐镇,儿子陪太子用这法子,在辽东那边用兵,一准把他们都赶下海的。”
  贾代善听得脑瓜子嗡嗡响,心里有个小人儿在呐喊,老子这兵部尚书没可能有善终了。
  也难怪贾代善会这么抓狂,太上就是一个喜欢能用武力解决事情,就绝不会用嘴巴头功夫的人。好吧,平藩等是迫不得己,西征也是必须的。好容易攒起来的一点儿家当,西征也耗费的差不多。
  东洋隔海,高句丽最近这些年也颇老实。贾代善决定找圣人好好谈谈,穷兵黩武一般没好下场的,搞不好会弄得国力衰竭的。
  不管贾代善对圣人可能在最近用兵的事情,心里怎么纠结,想着怎么劝阻圣人,迟一点,等再攒点家底的。如今的吕宋大捷,还是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喜气。除了没出孝期的太上皇和福亲王,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该娶媳的、要嫁女的,都忙着用喜事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改元。
  但朝廷下诏令了,禁止任何人用铜器陪嫁。这消息对婚嫁的人家,可有点儿是当头棒喝的意味了。这两年由于朝廷的大幅度降税,家家都攒了那么点儿银子了,嫁女能图个排场了,新衣新被之外,还要有床柜妆奁钗环,子孙桶要箍个好的,陪嫁也时兴用铜盆。有些人家也是连攒带换的,才凑够了好多铜钱,才凑够了数目,去铜匠那里定制来的。
  现在不仅不准陪嫁铜器了,就是寺庙里那些已经开光的、百姓可以请回家供奉的、一尊尊小小的铜制的佛像,也被衙门收走了。市面的铜钱越来越少,一瞬间,买东西找的零头不是铁钱,就是多搭上点儿别的杂物。
  里正、村长乃至衙门的差役们,开始挨家挨户宣传,朝廷要用铜造火炮,衙门要回收铜制品,价格比市面的还略高一点儿,不让百姓吃亏的。
  这可是大件事儿,火炮在西征中所起的作用,百姓已经人人知晓。吕宋被围,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去救援,海上打起来就得靠大火炮才行。这些也通过消息灵通的人、还有茶馆里说书人的嘴巴,传的家喻户晓了。
  对朝廷的这一诏令,很多百姓是立即自愿把铜器送去衙门的。不用铜盆,用瓦盆、用木盆也能过得了日子的。百姓这么积极,没别的原因,就是圣人在前几年的减税,让百姓尝到了实打实的好处。如今出徭役,不是自带口粮的白干,而是朝廷出银子管饭,吃的比在家里还好,还有工钱拿。
  百姓就是用这样质朴、直接的行动,表达对朝廷的支持、感谢。
  民间反应好,朝臣做事顺利,圣人很开心。他陪着太上皇,坐在慈宁宫花园里的亭子赏雪,徒亘则带着几个小内侍在外面堆雪人玩。
  “明允,你决定要用那个纸币替代铜钱了?”太上觉得纸币不就是交子嘛,可自己这才当了圣人的儿子,要换个新说法,随他高兴吧。
  “是的,父皇。朕想印制一批小面额的纸币。百姓对缺少铜钱造成的日常生活不便,没有抱怨。朝廷却不能不估计百姓的感受。”
  “你准备印制多大面额的?一贯?十贯?”
  圣人摇头,“预备只印制壹文贰文面额的,替补铜钱而已。”
  太上有点吃惊,“那壹文贰文的,仅纸张和印制的人工费,摊平了也差不多就得壹文了吧?”
  “粗算了一下,要接近两文的成本。儿臣选了最结实、最耐用的纸,套色印制,成本高,这样不怕有人来造假。”
  太上对这事儿不置可否,凭现在朝廷的实力,花点这样的小钱去取信百姓,花得起的。
  太上皇是这样的想法,六部九卿这些见多识广的老臣子,各自在心里算计一番后,就通过了圣人的提议。
  工部郭尚书就问:“圣人,要印制多少?”
  “改元要发新钱,每年还要回收旧币。这印制的数量就是二者之和吧。然后各地衙门对损坏的纸币,是不是用原来的铜钱、铁钱一样的回收制度,户部和工部协商。铁钱以后也不要再制了。”
  “那铁钱回收吗?”
  “暂时不回收,免得百姓恐慌。”
  第413章 铁血帝王9
  京城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朝廷收到靖海侯和胡枭联名上了奏折, 道是大元岛已经肃清了夷人、倭寇, 还有周边的岛屿也肃清了海盗。
  对于海盗的处理,大小的头目是立即斩首, 余者分送内地和北边的矿山服苦役。倭寇的头目斩首,其它的和夷人集中在一起, 仍是每天半饱, 留下做大元岛修城、建港口的苦力。
  在大元岛上,还居住了一些扶桑的商人。这些商人主要是收购大景的生丝,然后再贩回扶桑。同时他们也收购大元岛上出产的麋鹿,把鹿皮卖给路过大元岛补给的西方海船。当然啦,他们也常常为海盗、倭寇打听一些大景的消息。
  要依着胡枭,是想把这些人按通倭的罪名,通通都斩首的。只是他想着出京前,圣人通过贾赦转达的那些话,才按捺自己的性子, 留下了这些人的性命。把他们全都撵上船,让他们拿着按满被俘倭寇手指印的求救信,回去德川幕府报信。要幕府派人去京城道歉、赔偿。
  这期间,大元和吕宋都截获了多艘从北美绕路而来的、寻求补给的、满载金子的西班牙等国船只。对这样掠掳来的金子,胡枭示意靖海侯查到一船扣一船,把船员都发配去做苦力。还派了亲信, 把这样的做法通知给李准和胡鸿, 要他们照办。
  靖海侯对胡枭这样的做法, 佩服得五体投地。胡枭是带着旨意下来的人,他说这些事儿怎么做,靖海侯就跟着做、跟着联名。
  靖海侯看着胡枭扣下从扶桑运出来的几船铜锭,给了运送铜锭的商人相应的金子,还允许夷人写书信交与这些商人带走。待胡枭打发他们离开大元后,靖海侯不明白胡枭这么做的道理,就去问他。
  “胡大人,为何不把这些夷人扣下来,还给他们金子?”
  胡枭看靖海侯诚心求教,伸手往上一指,告诉他说:“商人的合法活动,朝廷不会干涉。但那些该死的扶桑人,每每推脱铜锭不足,户部能采买到的铜锭有限,根本不够做火炮用的。他nn的,原来都卖给夷人去了。大景又不是不給银子。”
  “那以后……”
  靖海侯和扶桑是有生意往来的,胡枭知道也当不知道。但看靖海侯这几个月行事处处以朝廷为重,对自己也颇礼遇的份上,还是把自己从贾赦那里问到的话,多少告诉靖海侯一点儿。
  “上边说了,扶桑的铜锭得大景买够了,有余才能再卖给别人,不然谁也别想拉走一船的铜锭。靖海侯,你也知道,要是咱们的火炮不够厉害,在这海上打起来了,咱们就是送命去了。没准儿哪天,那些夷人就会像对付吕宋的原住民那样,仗着船坚炮利打过来,把大景都占了的。还有那些倭寇,就是幕府纵容出来的。咱们把外围清理干净了,就该北上和幕府算账了。”
  靖海侯点头,看来自己和扶桑的生意得先停停了,搞不好朝廷会与扶桑的幕府打起来的。
  在胡枭和靖海侯传回来好消息不久,南洋也传回来了好消息,吕宋一带大大小小的岛屿都肃清了。李准上折子申请朝廷派驻军,将吕宋作为南洋水师的基地,还有需要移民去吕宋,以保障南洋基地的供给。
  李准的这个折子,在朝廷掀起议论,从哪里移民过去,移过去多少,朝廷给与什么样的优惠税收政策。圣人、内阁、户部反反复复地研究、讨论,又在大朝会征求所有文武百官的意见,决定从福建移民。主要是福建历来有去南洋讨生活的习俗,而且福建山地多、耕田少的地方,生活辛苦,百姓容易接受移民。
  安排了往大元岛和吕宋移民的事情,空起来的福建,又需要从邻省再移一些百姓过去。这时朝廷收到广州府送来的折子,道是东印度公司派了人,来讨要在吕宋岛被俘虏的船员。
  圣人在小朝会上为此事征求百官意见。
  以武出身的勋贵瞬间就都炸了,讨要俘虏?空口白牙的来要回俘虏,那朝廷抚恤战死兵卒的银子从哪里来?
  往日里最爱说些圣人曰先贤云、做些道德文章的清流文臣,在武将慷慨激昂的时候,是最喜欢与武将辩驳一番,将武将驳斥到脸红脖子粗、按捺不住要动手、被御史喝止才肯收兵的人,今儿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闭口不言。
  ——这些来砸自家米缸的夷人,要是轻纵了回去,不仅仅是以后想吃到吕宋的稻谷就难了的事情,而是圣人看起来是一个对夷人毫不手软的帝王。
  为一些夷人而在圣人那儿挂上吃里爬外的标签,是犯不来的事情。这无关数术的算账能力,能到了参加小朝会阶层的朝臣,心里是都明白取舍轻重的。
  圣人微笑着,看参加小朝会的勋贵吵了一刻钟,听勋贵、武将们喊要人容易,一个得要千两白银来赎。也有的人在喊不同等级的人,要赎回去的金银数目不能相同。圣人等武将们基本都将心中所想发泄出来后,将此事交给鸿胪寺去做。
  至于怎么做,相信鸿胪寺卿,在看了圣人纵容这么多的武将、在朝会上的叫嚣后,不会行差踏错的。
  鸿胪寺卿在散朝后,满腹心事、满脸为难地慢慢蹭回公衙。他明白圣人的意思,是要东印度公司拿银子来赎人,至于是多少银子适合,这个标准却不好擅自定了。他叫了贾敬,吩咐他去向贾赦讨个主意,赎人的价格该怎么定,才是最合适的。
  贾敬知道荣国府这些日子在忙着嫁女,不过贾敏出嫁的事情,贾赦只要在最后背着妹妹出门就够了。没想到贾敬去了贾赦的东院,却遇到贾赦和张氏,在贾赦的书房里教导贾敏。
  贾赦见贾敬过来,几人给贾敬见礼后,就忙让她们姑嫂去后面说话。
  “敏妹妹出嫁在即了,怎么是你们做哥嫂的教导她?”贾敬好奇。
  贾赦搓手,“不瞒敬大哥,这事情是我父亲交代下来的。”
  贾敬探究的目光,表示他在等贾赦进一步的说明。
  “敬大哥,”贾赦有点为难,但他比贾敬小的多,贾敬这二十多年又对他关照得很。他犹豫了一下说道:“父亲为妹妹择了如海做夫婿,他虽是侯府出身,可到了他这一代,却没有了爵位。妹妹被母亲教的有些沉不下心,父亲就把事情委给我和你弟妹。”
  贾敬点点头,叔叔是怕妹妹嫁过去了、端着国公府的架子,不得婆婆、夫婿欢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