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84

  同时转移到鲁西北地区的部队,配合原来留在鲁西北地区的部队,保证鲁西北地区的防御,配合陈翰章所部在冀鲁边地区的作战行动。但对于杨震的这个部署,冀鲁豫军区却是坚决不同意。
  他们的意思还是视情况而定,如果日军在豫北投入的兵力过多,则采取一部兵力层层阻击,尽可能的削弱和迟滞日军兵力。以保证山西战场的侧翼的同时,为二线的抗联部队彻底解决日军争取最大的战机。
  而如果数量少于两个师团,还是要坚决在冀鲁豫交界地带,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日军打一战。冀鲁豫军区认为现在部队装备上来了,如果日军来了便转移对部队的士气,以及恢复民心不利。
  自己部队一直在冀鲁豫边区活动,不仅熟悉地理环境,而且有着先天性的情报优势。在豫北地区还有两个,已经控制了除平汉线之外,豫北大部分地区的军分区武装可以配合作战,这都是冀鲁豫军区的优势所在。
  同时在冀鲁豫边区作战,尽可能的将日军投入的兵力牵制在冀鲁豫边区,将日军在冀南与豫北攻势的主要作战范围,限制在冀南地区。遏制其战场机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幅度减轻山西战场和山东战场侧翼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冀鲁豫军区首长认为,从邯郸一线到抗联给日军预设的战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如果放任日军主力全力沿着平汉线北上,整个作战计划之中可能存在的变数太大。一旦由豫东北上的日军在突破临洺关一线,只以一部兵力牵制抗联部队。大部转为向西进入太行山区,那么对太行军区腹地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冀鲁豫军区看来,平汉路距离连接冀南与晋东南两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极峻关、黄泽关太近了。一旦日军在进入邢台周边之前,转向极峻关、黄泽关一线,作为太行军区腹地的辽县将会面临日军的直接威胁。而一旦被日军突入晋东南,那么眼下在白晋铁路作战的太行军区主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态势。
  同时邯郸以北的地形虽说地处冀南平原上,但是这里周边也有不少的河流可以作为天然阵地。就算不能将当面日军完全阻击在冀南与鲁西北交界处,但是咬下日军一块肉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可以减轻抗联部队后续作战的压力。
  冀鲁豫军区首长的这个要求,让杨震很是头疼。最关键的是眼下冀鲁豫军区的上级,晋冀鲁豫军区的杨震那位老首长,也不是很赞同杨震在西线的方案。认为无论是从那个方向来看,冀鲁豫军区部队,还是都应该尽可能的在冀南、豫北的阻击日军。
  这位老帅对日军反击的判断,与陈翰章几乎是惊人的一致。他从整个地形与敌情以及战场周边的交通环境来看,日军在冀南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日军会在平汉线上投入部分兵力,但平汉线绝对不会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相对于冀南来说,杨震更应该将兵力集中在鲁北正面与鲁西北战区,也就是津浦路沿线战场上。对于冀南在日军整体战局之中,应该是属于配合地位的战场,还是应该让冀鲁豫军区发挥一下自身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之下按照杨震的计划,在冀南地区牵制的抗联兵力太多,很容易造成东线的兵力,在使用上无法满足应对日军反扑力度上的需要。只要打垮了津浦线上的日军主力,冀南的日军虽背靠豫东,但是在整个战略上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除非日军想要将所投入的兵力,全部彻底葬送在华北,否则只能是不战自退。老帅认为杨震还是应该将战略的重点,放在津浦线以及鲁西北战场之上。在最大限度的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断敌一指,才是这位老帅的战略思想。
  第2008章 战局的走向
  而这位老帅在给予杨震一定建议的同时,考虑到整体的战局,以及河北战场的需要,在山西战场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在长治守敌已经是苟延残喘,无需投入太多兵力的情况之下。已经开始逐步从长治战场抽调兵力,其中两个纵队已经开始返回晋东南展开。
  眼下长治战场打的拖拖拉拉,让这位老帅其实已经是很不满意了。日军依托其占领长治之后,在城内外修建的大量永备工事,以及储备的大量物资和弹药,尤其是大量的化学武器顽抗,却是让这位老帅很是头疼。
  守备长治的日军三十六师团,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除了第一次攻击如此设防坚固的城市,部队缺乏经验之外。就是日军手中储备的大量化学武器,一旦那个方向的形势危急,就向那个方向不计代价的发射毒气炮弹。
  并沿着部队的各条进攻路线,大量撒布化学毒剂。就连城内所有的水井,除了其核心阵地的几个之外,也都撒布上了毒剂。或是直接丢进去屠杀的中国百姓尸体,将井水彻底的污染掉。
  尽管现在部队已经配备了大量的防毒面具,对日军的毒气炮弹以及发烟筒,已经不再是毫无应付手段。但是只有防毒面具,应对日军化学战手段过于单一的部队,对日军大量撒布的化学毒剂,却是无可奈何。
  最关键的是日军在收缩兵力,撤回长治城内的时候,还将周围的村庄所有居民,全部掠进城内作为人质,让攻击部队很是有些投鼠忌器。别说山野炮和步兵炮,就连速射炮、迫击炮与无后坐力炮都不敢使用。甚至在很多战斗之中,就连轻重机枪都无法使用。
  多次攻入长治,不是被日军使用毒气和毒剂重新封锁住突破口,攻入城内的部队因为后继无缘,被日军反突击吃掉,就是因为投鼠忌器,而被日军以中国人为盾牌,硬生生的给逼了出来。
  尽管眼下经过苦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已经拿下了小半个长治城。但在日军损招迭出,下流兼不要脸防守战术之下。对日军最后固守的半个长治城,多次的反复攻击,但却总是功亏一篑,无法彻底的结束战斗。
  再加上部队装备是上去了,但是攻击这种坚固防御的城市作战,还是第一次面对。严重的缺乏实战攻击经验,所以在战术运用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误。这才出现了直接攻城已经半个多月,但是却依旧没有能完全夺取长治的情况。
  但对迟迟无法完全解决战斗,不满意归不满意。龟缩在半个长治城内的三十六师团残存兵力,眼下怎么说也用不到太多的部队。晋冀鲁豫军区集中在长治周边的部队,就算杀鸡用牛刀也有些过于嫌多。
  而且眼下随着南同蒲铁路上战略重镇临汾收复,南同浦铁路沿线残存日军,已经完全解决。沿同浦路一线作战的太岳军区部队主力,并太行军区一部,也已经腾出手来,让那位老帅手中可用的兵力很多。
  从长治战场以及南同蒲铁路战场,可以抽调的兵力为数不少。这样再加上太行军区留守部队,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东南至冀南一线,可以投入相当两个纵队另二个旅,外加九个独立团的兵力。
  再加上晋东南有利于防御的地形,眼下晋东南地区的侧翼安全,已经无需太过于担忧。在临汾作战结束之后,晋冀鲁豫军区以太行独立一旅,太岳军区决死纵队一个旅,外加上太岳军区的三个独立团,又重新整编了一个纵队。
  也就是说晋冀鲁豫军区,可用于晋东南战场上的兵力,足有三个主力纵队外加太行四个分区的六个独立团。在晋东南区已经严密布防的情况之下,冀鲁豫军区部队完全可以分担豫北和冀南战场相当一部分的压力,并承担部分主要的作战任务。
  而在这位老帅表态之后,杨震也能不通盘考虑调整作战方案。在从东线陈翰章指挥部返回河间之后,杨震又将冀鲁豫军区首长召集到河间几经研究,最终还是同意了冀鲁豫军区拿出的作战方案部分内容。
  在日军反击作战打响之后,冀鲁豫军区以一部兵力,在平汉路两侧的永年至南河,武安至皇寺一线迟滞日军。主力则转移到沙河流域的太行山区隐蔽待机,待日军主力越过临洺关一线,隐蔽在沙河流域太行山区的冀鲁豫军区主力,从侧翼发起全线攻击。
  同时冀鲁豫军区在豫北的两个军分区,则对日军身后的平汉铁路展开破袭战。而其部署在鲁西北的两个旅,则沿着临清至馆陶、威县公路层层阻击,保障在永年作战的冀鲁豫军区侧翼。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日军投入到冀南的兵力,不超过两个师团的前提之下。如果超过两个师团,那么冀鲁豫军区还是要按照杨震的计划展开。不以一次性歼敌多少为目标,在运动之中寻找战机。
  实际上对于杨震来说,这个作战计划相当的别扭。在冀南作战无法彻底的拉开日军各部的空档,尤其是冀南与鲁西北两个方向上,日军可能投入的兵力之间,根本无法拉开足够的空档。这就给自己的穿插、迂回包抄,带来相当的不便。
  邯郸以北的水网地带,反倒成了限制自己机动的障碍。而最让他头疼的是,一旦日军抱成团,势必要拖延部队解决问题的时间。而且冀南距离豫北的直线距离也太近了,一旦在冀南打这场歼灭战,豫东的日军如果不顾一切的增援,很容易打成一场胶着战。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却是杨震最不愿意看到的。整个作战计划是一环套一环的,西线主力一旦被牵制住,势必要影响其他战场的兵力投入。可有些方方面面的问题,杨震也不能不考虑。
  此次华北作战,给杨震最大的感觉,不是在战场上来多少的敌军,而是指挥和部署上的别扭与束手束脚。在指挥关系的理顺上,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杨震在指挥上,原没有在东北战场那么挥洒自如。
  一次作战计划如此反复的修改,对于已经习惯了一号雷厉风行的抗联干部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而眼下的战局,却恰恰走向了杨震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日军在豫北展开的是两个师团,也就是说冀鲁豫军区将会按照第一套方案执行。
  这就造成了陈翰章在鲁西北战场上,如果想要还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可投入的兵力就显得过于紧张。在鲁北正面战场,已经无法再抽调兵力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也只能二选其一。
  但实际上在战场上的野心,并不比杜开山小多少。只不过相对来说,作风没有杜开山那么过于粗暴,在某些方面张弛还是很有度,还是想一鼓作气彻底解决鲁西北日军投入兵力的陈翰章。
  所以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他还是尽可能的在战术上进行了调整。不仅想办法调动了大量的火力,将杨震新调来的炮兵,全部加强到了鲁西北战场上。还重新对德州西战场进行了战术调整。
  争取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七十二师团,以便在鲁西北方面可以尽快的腾出手来,做好后续作战的准备。至于下一步是先配合冀鲁豫军区,解决一一八师团,还是向德州之敌背后攻击,陈翰章还是要视情况再定。
  只不过眼下还只能量力而行的陈翰章并不清楚,杨震已经考虑到这番调整之后,东线可能存在的兵力不足。虽说并没有继续给陈翰章调集援军,但是在后续部署上,也做了一定的考虑。
  既然冀鲁豫军区坚持要作为主力参加这一战,虽说造成了冀鲁豫军区主力不可能东调。但是无形的将战场南移,却也让西线部署在滏阳河上游的抗联西线集群,可以腾出一部分兵力出来。
  他已经从西线整体部署上,抽调出来两个师秘密沿着滏阳河一线展开。同时在天津的陶净非也接到命令,他所属的部队之中要有两个师,也要承担预备队的责任。一旦日军反击战打响,要做好时刻南下的准备。
  但杨震在局部部署上的调整,短时间之内实际上能指望的,也只有他从西线调整出来的两个师。至于陶净非所部的两个师,只要日军登陆作战一天没有打响,就暂时只能在天津战场上。
  眼下天津对于眼下河北战场的重要性,虽说比不上祁口关键,但是对于整个华北与东北战局来说,位置却正是处在极其关键所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在日军登陆战打响之前,杨震轻易是无法调动天津战场参战部队南下。
  海上不是陆地,眼下日本海军还控制着整个渤海。至少在眼下,在海上他们可以畅通无阻的,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么大的渤海湾,自己不能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祁口。所以在日军登陆行动未展开之前,天津的部队暂时还无法抽调一兵一卒。
  不过尽管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但考虑到战局随时在出现变化,杨震还没有与陈翰章明说。陈翰章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东线的一部分。而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华北战场,有些事情说的太早了,再出现大的变化,在兵力的后续调整上就很容易出现被动。
  而还不知道一号已经为自己准备了两个师,还有可能从天津战场,再抽调两个师南下配属给自己指挥的陈翰章。面对着手中可投入的持续兵力不足,仔细计算着每一个步兵团,炮兵每一个营的使用。
  在日军全面打响之后,他将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了鲁西北战场上。眼下在鲁西北的部队,能不能将日军吸引到枣南境内预设阵地,却是他最关心的。同时鲁西北战场上的冀鲁豫部队,能不能将一一八师团吸引在馆陶正面,也是他最担心的。
  不过自日军进攻全面展开之后,他的这个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战局的发展,并没有按照陈翰章当初设想发展。日军的进攻力度,三个方向却是三种态势。让陈翰章预定的方案,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变成了空想。
  第2009章 反常的鲁西北战局
  自日军全线反击打响之后,在鲁西北战场上日军投入的两个师团,表现却是整个截然相反。相对于向着馆陶方向猛攻的一一八师团,这个七十二师团是相当的狡猾。在攻击之中其三个联队始终抱成一团,在正面攻击之中摆出一个品字状的阵型。
  以一三四、一五五两个联队两个联队,配属工兵、搜索联队各一部东西齐头并进,两个联队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着不超过十公里。而第一五二联队一直在两个联队身后,无论阻击他们的兵力有多少,阻击力度有多大,这个一五二联队始终不参战。
  不是大部不参战,而是整个联队一兵一卒都不参战,只是跟在前边两个联队的身后。全师团每天的攻击距离,绝对不超过二十公里。就算当面的阻击部队,一击即走也始终保持这个攻击速度。而且在攻击行动之中,始终将兵力收拢在一起,绝对不做任何的分兵迂回。
  一路上就这么稳扎稳打,不急不慢的,前后左右都照应着,稳稳当当的向着武城、枣北一线攻击前进。尽管陈翰章放开了武城正面,只留下一线小部队阻击,可该师团的还是行动异常的缓慢。与其说是攻击,还不如说是爬行一般的慢吞吞。
  三月十一日军从鲁西北至渤海湾一线发起全线进攻,该师团则到了三月十五日,才慢腾腾的进抵武城一线。与沿着运河布防的武城方向晋察冀军区一个旅,郑家口正面抗联之十九师五十七团打响。
  尽管沿着运河一线展开的晋察冀部队只有一个旅,抗联的部队只有一个团。但是该师团却是上来就集中一三四联队于武城正面,一五五联队于郑家口正面,在炮兵七十二联队全部炮兵的掩护之下,一门心思的发起轮番突击。
  至于只部署了晋察冀军区一个营的浊坊与箭口正面,陈翰章有意识让开的一个口子,七十二师团从上到下,就犹如没有看到一样。只是一个劲的朝着郑家口与武城正面,发动轮番的猛攻。
  武城距离郑家口不过二十余公里,郑家口一线距离德州更是近在咫尺。也就是说这个七十二师团,很注意保持着自身联系,以及与德州正面的二十二师团之间的联系。尽可能的在战线上,保持着一致。
  而在武城和郑家口两个方向,打的是惊天动地。攻势猛烈的将刚接到报告的陈翰章,都很是吓一跳。两个联队全员出动,多点寻找突破口,也不侧翼迂回包抄。只是对着一个点的正面猛攻,这在日军历次作战之中,可是绝对没有出现过的。
  但一天的激战下来,陈翰章却是相当敏锐的发现,尽管其攻击行动看起来很猛烈,可实际上的攻击力度却并不是很强。的确从表面上来看,无论是武城还是郑家口方向,上来就是一个大队的轮番突击,身后的炮兵也不惜炮弹,大有炸平武城和郑家口的态势。
  可实际上攻击力度上却是根本就没有投入全力,甚至让人有种若聚若离的感觉。而且武城与郑家口两个方向承受的攻击力度,也是有着天壤之别。郑家口一线的日军一五五联队,攻势要明显强于武城正面的一三四联队。
  至少在郑家口一线,不仅采取了正面强攻,还不断的从侧翼迂回试图突破。集中兵力先后突破了五十七团在鲁权屯、邢庄一线的防御阵地,并以一部兵力突破晋察冀部队一个营的防御,在鲁权屯西南方向的后玉皇庙渡过运河一线。
  在郑家口正面的守军,快速向清凉江方向撤退的时候,也采取了两翼包抄的战术。只不过其实施两翼包抄的兵力,都只不过各两个中队。给人的感觉其实施的两翼包抄,倒是更像虚张声势。
  但如果说郑家口一线一五五联队,至少在明面上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的话。那么在武城方向,一三四联队在攻击的时候,却始终保持着兵力使用上的异常节俭。面对着晋察冀一个旅,其实是两个团的阻击部队,其投入的规模始终保持在一个步兵大队。
  尽管掩护火力异常的凶悍,但是攻击却始终限制在武城正面的辛庄、沙庄、魏官屯一线。即便在后玉皇庙一线被突破,一五五联队一部已经渡过运河。郑家口一线的五十七团,已经向后撤退。武城正面防御战线已经腹背受敌,守军逐步后撤至清凉江西岸。
  但该联队即未进行快速的追击,也未向两翼突破,始终跟在收缩部队的身后,并保持着一定的攻击距离。在守军撤过清凉江之后,除了派出一个中队强渡清凉江,控制了清凉江西岸的王崔浒作为桥头堡之后,联队主力就停止了前进,而是慢悠悠的在架设着浮桥。
  而在一三四联队抵达清凉江一线,暂时停顿下来之后。在其右翼的一五五联队,也同样只以一部兵力渡过清凉江,主力一样在不紧不慢的修建浮桥。而在其身后的一五二联队,则压根就连运河都没有过,一样在忙着在南运河上架设浮桥。
  随着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故道的水量不足,眼下的失去了水源的南运河,水量虽说还有一些,但是实际上已经是气若游丝。架设几道浮桥也是需要的,但是要说一个联队都留在运河两岸,可就让人有些奇怪了。
  七十二师团摆出如此一个阵型,却是相当的出乎陈翰章的意料。在该师团西面的一一八师团,已经进抵馆陶以东的尖缘、清水一线。甚至以一部兵力绕过馆陶正面的冀鲁豫军区部队,进抵威县以南的下寺方向。
  该师团却只是在清凉江两岸,磨磨蹭蹭的攻击。两个师团之间,逐渐拉来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隙。而这个空隙之间,日军却没有用任何的兵力去补充。也就是说在眼下鲁西北的战场上,实际上一一八师团在馆陶方向,已经形成了孤军突入的态势。
  而这一点这对于陈翰章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七十二师团乌龟不出头,他先打七十二师团的计划,迟迟无法实施。但按照眼下的态势,一一八师团周边的态势,却是变相的给了他这个机会。
  他完全可以将先打出头鸟的那个棒子,转到一一八师团身上,这一点让陈翰章很是心动。如果先解决一一八师团,尽管对战局的后续影响,不如先解决七十二师团那么有利,但也是减轻一线压力。至少冀鲁豫军区侧翼的安全问题,便无任何的危险。
  在接到陈翰章上报的先打一一八师团的计划之后,杨震看着地图上日军各个师团所在的位置,却是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复陈翰章。对于杨震来说如果按照陈翰章的要求,要么调动西线原定于调拨给陈翰章的部队,要么陈翰章需要抽调预备队。
  七十二师团现在行踪不定,陈翰章原来部署在七十二师团正面的部队,根本就无法调动。如果想要先打七十二师团,那么就只能提前动用预备队。战役才刚刚打响就动用预备队,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也就是说,这两个选择对于自己来说都不是很有利。在正面的冀鲁豫军区部队,正与冀南、豫北之敌激战之中的情况之下,无论是调动那个方向的部队参战,都会反倒是分散自己纵深的兵力。如果任何一个方向战局有变,那么自己就丧失应变能力。
  尤其这个七十二师团在武城至郑家口一线,一反常态的慢吞吞的进攻,让杨震感觉到日军这个部署态势,其中绝对有很大的问题。一一八师团眼下的位置,尽管看起来突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所在的位置并不孤单。
  其主力所在的馆陶一线,与冀南战场的日军几乎是近在咫尺。中间除了冀鲁豫军区部分部队之外,几乎没有太多的部队可以进行阻击。如果先打一一八师团,冀南眼下在曲周正面正在与冀鲁豫军区激战的日军一个师团全力救援。
  到时候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馆陶与曲周之间的兵力,以及曲周正面的日军,能不能拖住冀南向东增援,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曲周日军向馆陶一线增援,围歼一一八师团的部队,将会反被日军包围。
  同样七十二师团的攻势看起来很猛,实际上始终在控制着节奏。与陈翰章眼下已经撤到清凉江两岸的防御兵力,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被其黏住,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相当有利的位置上。
  一旦先打一一八师团,将原来部署在七十二师团纵深的部队调走。那么该师团即可以利用当面阻击部队,无足够后续兵力的情况之下,为自己创造的相对有利的战机,突然加大力度向冀县方向攻击。
  到时候陈翰章手中已经无机动兵力,这个七十二师团反倒是可以顺利的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一旦被其突入到枣北、衡水,陈翰章自己就彻底被动,处在进退不得的地步了。同时其所在的位置,也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转向,包抄围攻一一八师团部队的后路。
  而且一一八师团所在的位置,距离济南日军也近在咫尺。先打一一八师团,济南日军也可以快速的出动。这样一来,不仅未能打乱日军的部署,反倒是自己的作战计划以及整个部署,将会全部的被破坏。
  为日军拉开自己的部署寻找战机,甚至围歼东线集群一部创造了条件。到时候陈翰章打虎不成,反倒被虎所伤。而东线一旦战局败坏,那么引起的连锁反应,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就不是他陈翰章能够控制的了。
  当然这些不利的条件,以陈翰章的眼光来说,也不是没有看到。按照他上报的整个计划与火力配置来看,他是打算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与火力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一一八师团。
  这一点从其调集的火力数量上,杨震可以清楚的判断出来。陈翰章在整个计划之中,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一个快字上。但这一点,却是杨震恰恰最不赞同的。这是日军一个完整的,有着炮兵、工兵、辎重联队的两旅团制师团。不是一个联队,也不是一个步兵旅团。
  第2010章 要有足够的耐心
  陈翰章想要以快制动,集中优势火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先解决一一八师团的想法,却是杨震不同意他这么做主要原因。在杨震看来,在眼下整个鲁西北的态势之下,这么做有些过于兵行险招了。
  他的动作即便在快,那也是日军一个师团。即便这个师团是两旅团制的所谓治安师团,但毕竟是一个齐装满员的整编师团。就算是这个师团的炮兵等装备,不如那些老资格的三联队编制的师团。
  但这一个师团,也不可能在十几个小时之内全部解决。尤其在一一八师团所在位置,并不算太过突出,以及他可调动兵力数量,相当有限的情况之下,他很难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结束战斗。
  从陈翰章调动的兵力数量来看,即便加上馆陶一线冀鲁豫军区两个旅,在兵力上也没有占据到绝对的优势。如果剔除需要打援的兵力,直接可以用于围歼一一八师团的兵力,甚至最多只能达到一比一的比例。
  这无疑让他的速战速决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而依靠火力的优势,在鲁西北的地形上,的确会加快作战行动。但对于日军这样的军队来说,火力上的优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