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496

  第1244章 做一些文章
  对于苏联人性格太了解的杨震,想到美国人将援助给抗联的物资,作为援苏计划的一部分,却又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之中很不乐观的道:“但在国民政府甚至不会将一发子弹、一支步枪交给我们的可能前提之下,将给与我们的援助,与苏联方面一同进行,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绕开国会,避开国民政府的抗议还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只是眼下连战连败,连乌克兰这样的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都丢了,损失的装备成千上万,动不动一场战役就丢掉几千辆坦克,上万门大炮。对所有物资的渴求,几乎已经超过重庆的苏联人。会任由美国人对我们的援助顺利到达我们手中,他们可能不从中克扣甚至占为己有吗?在我看来,恐怕是很难。”
  “按照苏联人的性格来说,克扣甚至是明抢美国人给予我们的物资,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反制的手段,那么我们将会成为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甚至是没完没了。美国人通过苏联方面,援助给我们的物资,我们能得到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就已经不错了。”
  听到杨震的这番话,李延平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道:“那你说我们怎么办?我们目前对外通道,都掌握在人家手中。如果他们从中间下手,我们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现在是我们有求于他们,而不是他们有求于我们。也就是说人家抢我们的物资,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对于李延平的担忧,杨震沉思了很大一会,突然道:“老李,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有些事情,是需要事在人为的。只要我们想办法,我们就有反击与应对他们的手段。老李,你说苏联人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坦克和大炮咱们固然没有办法补充给他们,但是其他的物资上未必没有还手的余地。一些便携式的反坦克武器,粮食以及肉类,还有他们远东地区奇缺的煤炭,都是可以成为我们制约他们的一种手段吗。”
  杨震的反问,让李延平呆了一下后道:“虽说苏联人一直在对我们隐藏失败的真相和损失,在他们那里苏联红军一直是所向无敌的,眼下最多遭受一点小挫折而已。日本人的广播,不过是他们为他们盟友吹嘘而已。”
  “相对来说,战场上的德国人的损失是很大的,红军的损失都是极小的。但我们通过日本人鼓吹盟友的广播里面,还是收集到了不少的有用消息。虽说不见得都准确,但是我想其中至少有七成是真实的。”
  “按照日本人广播里面苏军的损失数字来看,苏联人现在是什么都缺。从飞机到大炮,从坦克到反坦克武器。至于轻武器吗?我看以苏军目前的储备来说,应该还可以维持的。弹药的使用,也应该勉强可以对付。毕竟这些东西,苏军在战场的储备量就很大。生产起来,也不像重武器那样的繁琐。”
  说到这里,李延平多少感叹了一下道:“我真不知道苏联人这仗是怎么打的。按照日本人的宣传,打上一个折扣,这损失的数字也实在够惊人的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德国人就打到了列宁格勒了。”
  “战争全面爆发,才几个月的时间被俘人员已经达到了几百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地区,基本上丢失于余烬。在加上战场上永久损失的人力,估计战前苏联编练的军队,恐怕已经丢了三分之二。至于损失的装备,足够让一个国家破产了。”
  “一个明斯克战役,最强大的西方面军灰飞烟灭。眼下刚刚结束的斯摩陵斯克战役,如果德国人的战报是真的话。仅仅这一战,苏军被俘了将近四十万人,损失的坦克达到了四千辆,各种火炮近五千门,甚至比绝大部分国家装备的坦克和大炮还多。”
  “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基辅战役,整个苏联西南方面军已经被合围。按照苏德战场上目前合围战的惯例,被合围的这几十万苏军,恐怕突围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恐怕被合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能突围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这仗几乎是打一仗,败一仗。按照德国人公布的战果来看,目前苏军战前生产的那些装备,恐怕几乎已经被败光了。如果这场战争还是按照现在的态势去打,恐怕到年底他们连莫斯科都可能丢了。”
  “如果战争初期的失败和混乱,可以用没有防备来解释。但眼下的这种局面,这个借口就是已经无法解释的了。我真不明白,他们这些战斗是怎么打的。这也就是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苏联,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按照苏军目前的这个损失早就崩溃了。”
  李延平很是不明白,为何在他眼中强大的苏联红军,会在战争打响之后败的这么惨。要知道苏联红军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之中,尤其是有着留苏经历的人之中,代表着强大两个字。如果换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战无不胜。
  眼下的战局打成这么一个样子,曾经是他们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被如此摧枯拉朽的摧毁,几十万、几十万的被合围、围歼。让他们这些在苏联留学,或是体会过苏军强大的人,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对于李延平来说,眼下的态势无疑于是很难接受。
  对于李延平的回答,杨震摇摇头。李延平的答复,几乎是等于没有。至于李延平的惋惜,杨震也没有回答。大清洗打碎了苏军的脑袋,那位苏联领袖的不懂得放弃,固守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又束缚了苏军的手脚。
  火箭式提拔的各级将领,在大肃反的威胁之下,养成了只唯上的习惯。再加上战术思想的落后与呆板,部队盲目扩充训练上的不足。坦克与火炮的数量虽多,但是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牵引车,以及通讯设备等一些必要软件。
  在加上那位领袖的胡乱指挥与更注意政治影响,这仗能打赢就怪了。苏军要想真正的从目前的困境之中走出来,除了他们那位领袖接受事实,不在胡乱指挥之外。就要等到眼下这批在战火中走出来的将领,真正走向成熟,以及他们在战争之中学会战争,至少学会防御的那一天。
  杨震没有回答李延平的疑惑,但他脑海之中根据李延平的疑惑,涌现出来的“通讯设备落后”这句话,却是让他突然眼前一亮。按照他所熟知的历史,苏军在二战之中所有的通讯设备。
  大到大功率无线电台,小到步谈机、野战电话,都是美国人援助的。苏联人薄弱的电子工业基础,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通讯保证。没有了美国人的援助,他们的通讯能力至少要削弱三分之二。
  很明显一旦美国人减少这方面的援助,是在战争初期在通讯设施过于落后与严重不足方面,吃了大亏的苏联人根本就无法接受的。而恰恰抗联又有生产苏军急需的新式电台的能力,只要原材料得到保证,年初为补充关内部队,而经过扩建的无线电工业的产能足以满足苏军的需要。既然有这么一个前提,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呢?
  琢磨了一下之后,杨震抬起头来道:“老李,我记得你曾经和我说过,美国军事代表团在参观咱们部队的时候,曾经对我们装备的各种步谈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还曾经谈起要引进生产技术是不是?”
  “还有美国人对我们的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苏联人在战争爆发之后,也不止一次的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部分成品。我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几方面,做一些文章?”
  虽然不知道杨震怎么问起这件事情来了,但李延平却点了点头道:“不是要,而是已经从我们这里引进走了生产技术。所有步谈机的生产技术,他们已经全部购买,用以交换我们急需的一些设备和物资。这个事情,去年年底就已经商定了,年初便已经履行完毕了,你怎么会忘记了?”
  听到李延平的回答,杨震拍了拍脑袋道:“你要不说,这件事情我还真忘记了。这个协议还是我去皖南之前和皮尔逊那个家伙签订的。咱们用这个技术,引进了美国几种柴油发动机的技术。”
  总算想起来,并很快有了一定主意的杨震对李延平道:“老李,今天你不要去。等到三天之后,你去找那个皮尔逊告诉他们,我们距离苏联的直线距离要比美国进的多。美国虽然有庞大的商船队伍,但眼下还要急于运输援助苏联和英国重装备以及物资。”
  “如果每节省一吨的运力转运重装备,前边的苏联军队与英国军队,就可以多得到一辆坦克或是一架飞机。如果他们援苏的物资,有部分从我们这里出,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生产设备。还可以节省产能,用于武装同样可能需要这些装备的美国军队。”
  “你和他们商议一下,他们预定提供给苏联人的通讯装备,由我们负责提供。美国人只负责向我们提供一部分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原料,以及生产这些设备的所需要增加的设备,至于成品还是由我们负责生产。还有部分高射与反坦克武器,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是照此办理。”
  杨震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让李延平不由的一愣的同时。很快便明白他用意的李延平,抬起头看了看杨震道:“你说的是通过这个办法,来遏制苏联人?按照我们目前的产能,如果原料充足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我们的产能没有问题,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关键是美国人那里会答应吗?苏联方面会同意这个建议吗?毕竟对苏援助的是美国人,不是我们自己。苏联人还没有向我们求援。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力去帮助眼下的苏联人。”
  第1245章 李延平的担忧
  对于李延平的疑虑,杨震笑了笑道:“我们不去试试,怎么会知道美国人不会答应,苏联人不会同意这个方案?老李,如果拘泥于这个可能,或是不可能,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说一千,不如做一遍。不去尝试,永远都不会有成功。”
  “美国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再强大,但是眼下还远未转入战时生产轨道。即便已经转入战时生产轨道,但在还要满足自身扩编以及供应英国的情况之下,所面临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只要我们努力,未必不能达到一个我们想要的结果。”
  “眼下战役正在进入关键时刻,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你去和美国人谈谈,把我的这个想法和他们谈一下。至于目的什么的,就不要说了,以皮尔逊的精明,他会明白我的用意的。他的态度很关键,只要他想通了,美国政府那边就好说了。”
  “这个家伙在美国上层,还是有相当关系的。老李,你别以为鼓吹自由、民主的美国人,就不讲究什么裙带关系了。实际上,他们那里所谓的裙带关系,一点不比中国人差到哪里去。只不过他们讲究的是政治家族,以及政商联盟,面子上至少要比中国人做的干净一些。”
  “这个皮尔逊背后的家族,在美国商界可是相当有资本的,影响力绝对堪称大鳄一级的。再加上与他们联姻众多家族的影响力,他们的家族在美国政坛上,虽说还没有达到操纵美国政坛走向的地步,但是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华尔街的那些大老板,虽说一向表明不参与政治。实际上他们在政界,都有自己的代理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一任美国总统会坐稳屁股。不参与那只是表面文章而已,实际上美国政府的真正决策,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你别看这个皮尔逊军衔不高,但是这个家伙通过他背后的家族,在美国上层人脉恐怕是相当的雄厚。而且他在美国陆军,甚至是白宫,都有自己的关系网,绝对可以称得上手眼通天的人物。只要他能点头,我想美国政府应该不会拒绝这种对他们很有利的事情。”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抬起头对李延平道:“老李,你是军区政委。这段时间之内,与美英苏三方面打交道,你就多承担一些。这些事情,交给其他的人我不太放心。倒不是我不相信他们,实在是他们缺乏一些实际操作的经验。”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和英国人,派到我们这里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别看这些人,年纪都不是很大,但是都是老油条。科瓦廖夫与皮尔逊,甚至压根直接就是搞情报的出身。那个英国代表,也相当的不简单。”
  “我们这里有资格和他们谈判的人,不是缺乏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就是一群死教条的书呆子。让他们去和这帮吃人不吐渣子的家伙谈判,弄不好他们别被人卖了,还在那乐呵呵的替人数钱呢。”
  “至于总指挥和李主任那里,新区的稳固工作和军区转交的各种基建工作,以及各种工作实在太重了。眼下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兼顾这方面。再加上按照中央的意思,对苏工作交给东北局,对美英工作还是由军区来主抓。所以还是你老李,能者多劳吧。”
  “在与美国人,还是苏联人或是英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都要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咱们的底线绝对不能被突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一些让步,但是这个让步绝对不能无条件,更加不能无底线。”
  杨震的这些交待,知道眼下形势让杨震根本就无法分心的李延平点了点头。但是随后李延平却又道:“老杨,皮尔逊提出英国人的建议和想法,明显他们之间私下已经至少已经达成了暂时的共识。”
  “如果英国人坚持他们的想法,而美国人用援助压迫我们接受英国人的建议。难道我们真的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抽调兵力去东南亚协防?还有,如果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我们真的要按照你说的那样,向关东军发起攻势?”
  “要知道,如果我们在日军向东南亚发起攻击的时候,为了牵制和分散日军的兵力,那么我们在反击之中,投入的兵力绝对不会再少数。否则我们根本就无法完成你这个抗联最高军事指挥员,对他们做出的承诺。”
  “而我们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伤亡已经不小。等完成第二阶段作战,我们恐怕不经过长期的休整以及补充,很难在进行新的作战行动。这还是我们所有预定作战目标,都顺利的完成,能够获取关内补充兵员的前提。”
  “如果完不成我们预定作战目标,那么我们恐怕处境会更加的困难。而眼下美国人还在与日本人谈判,鬼才知道还在谈判桌上与他们扯皮的日本人,究竟会在什么时候与美国人真正的开战,什么时候进攻东南亚。”
  “如果他们发起进攻的时间,正好在我们第二阶段战役完成,或是第一阶段战役刚刚结束,第二阶段战役还没有展开。到时候,或是在战斗之中伤亡不轻的我们,或是要将主力攻击方向转往绥蒙地区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实力去达到他们的要求。”
  “而一旦我们行动迟缓,或是无法达到他们所谓的吸引日军数量的标准。那么美国人如果觉得我们欺骗了他们,在今后我想会更难和他们打交道了。以后我们再想从他们那里争取援助,就将会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事情。”
  “老杨,这是一件没有准头的事情。除非我们加快第一阶段作战进展,同时放弃第二阶段作战。我们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达到你对美国人的承诺。但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不可预料的事情太多。难道我们真的需要为了美国人的想法,放弃我们自己的既定目标?”
  “还有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美国人坚持我们出兵东南亚怎么办?这个皮尔逊就算再有能力,本事再大,背景再雄厚。但是他并非是美国的决策层,他只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但他不能进行最终的拍板。”
  “但他今天能够代替英国人提出这个建议,我想绝对不会是单纯的是他自己的因素。我想英国人是不会有这么有能力说服这个一切美国利益至上的家伙。弄不好他今天的试探,压根就是美国高层的意思。”
  “老杨,你坚持不调兵协防东南亚这一点我支持你。尽管我在军事上的水平并不高,对那里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我也清楚,如果我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出兵东南亚,对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我们按照他们要求的去做,无论我们派出多少兵力。但只要你老杨不亲自去指挥,在远隔万里,又在美英的地盘上作战的情况之下,我们总部都很有可能会失去对这些部队的控制。”
  “倒不是说我们的部队,会被他们策反。在我们部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方面,我们还是有自信的。我们的部队和指挥员,不是给点小恩小惠就能拉走的。想拉走我们的部队,他们还没有那个本事。”
  “东北与南洋远隔万里,一旦有什么意外,我们这里根本无法也不可能提供任何的支援。而且到了那里,怎么打就不是我们说了算的问题了,得按照人家的意思去作战。如果美国人和英国人诚心用我们给他们当替死鬼,堵枪口,这么远的距离,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不能为了保卫美英的殖民地,将我们手头这点本钱全部的搭进去。要是在南洋有什么意外发生,我们的部队撤都撤不回来。要是指望美国人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把我们的部队优先撤出来,恐怕我们就真的要祈求马克思在天之灵保佑了。”
  “但是如果你亲自去指挥,那么东北这里怎么办?东南亚不是皖南,美英那里更不是新四军。你这一去,恐怕时间上都无法控制。你是东北军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员,这里才是你的岗位。如果你长时间脱离开这里,即便是美国人大量的援助,但是对我们未必是什么好事。”
  “所以,对于美英要求我们出兵东南亚协防一事,我支持你的决定。但这件事情,如果美国人坚持,我们也要考虑到一定的后续反应。更要提防英国人,在我们没有满足他们的情况之下,暗中私下捣鬼。”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的影响力要比我们大的多。尤其是对于美国高层的影响力,他们的优势是我们无法相比的。无论是从国际地位,还是从其他的方方面来说,眼下的英国人对于美国人的重要性来说,无疑要比我们高的多。”
  “如果美国人打定主意,牺牲我们换取保存英国人实力的话,我想他们未必不会有后续的动作。而我们之前制定的各种发展计划,尤其是机器设备需求方面,还远离不开美国人的援助。”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的上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去东南亚,那是一招奇臭无比的烂棋。去了也是给人家当替死鬼,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不去,英国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旦美国上层接受了他们的观念,对我们的后续发展,影响会相当的大。”
  李延平的语气里面有着浓浓的担忧,而他的这些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杨震今天虽然没有答应皮尔逊的试探,但李延平总感觉事情不会像现在这么简单。尽管缺乏在玩阴谋方面的天赋,但并不代表着李延平连这点眼光都没有。
  要是真的眼皮子这么狭窄,他又岂能在如今已经发展到几十万大军的抗联之中,坐稳这个总政委的位置?要知道,这个政委并不是只对杨震这个总搞出点意外的军事主官包容,就能坐稳做好的。
  皮尔逊能在这个时候,替与抗联之前并无多少交道的英国人出面,就代表着这两个国家很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穿一条裤子。杨震这次不答应,并不代表着美国人,其实是英国人会就此罢休。
  第1246章 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
  在李延平看来,如果英国人真的打算拉抗联去东南亚所谓的协防,实际上也就是替他们做挡箭牌。那么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杨震一次单纯的反对,便就此撒手的。美国人如果真的和他们穿一条裤子,就势必会采取一定的手段逼迫抗联低头。
  如果美国人真的在未来对抗联援助方面下手,拖延甚至中断对抗联的援助,那么对抗联,尤其是杨震的那个庞大的工业发展计划来说,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这个可能性不是一点,甚至是相当的大。
  对于李延平担忧,杨震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沉默了一会才语气坚定的道“不管美英的想法是什么,东南亚那里我们绝对不能参合。别说一个纵队或是几个师,就是一个师,一个团也不可能。”
  “否则,我们的有生力量不仅会被那里的莽莽热带雨林吞噬掉。还会被各方面的扯皮,而白白的断送掉的。我们不能冒着削弱我们自身实力的风险,去替他们搪这个灾。更何况那里的形势,不是排一两个师能够解决的。”
  “那里不仅仅是地形与气候,根本就不适合我军作战,更为严重的是政治上的问题。而且相对于军事问题来说,政治上的问题带来的危险更多,麻烦也会更大。如果单纯的与美国人协同作战部倒也罢了,只是单纯的相互利用的关系。但是中间还夹杂着重庆方面和英国人,问题就要复杂的多。”
  “尤其是英国人,拉我们这个时候去东南亚,根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的心思可不单单是拉我们给他们垫背,那么的简单。再加上与我们眼下几乎快要公开翻脸的重庆方面,那里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泥潭。”
  “就算是咱们不算政治账,可单单军事上的问题就相当的复杂。三国四方纠缠在一起,牵扯多头指挥的问题。别说重庆方面和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将指挥权交给我们的,就是美国人也不会同意的。”
  “而将我们的部队交给英国人,去给他们当挡箭牌白白的消耗掉,我们也不会同意的。三国四方看起来实力强大,实际上自己内部都是乱的,自身便相互牵制。等他们找到平衡点最终决策下来,什么菜都凉了。这样一来,我想着仗不打实际上就已经是输了。”
  “尤其是三方面,当然如果再加上重庆方面,就是四方面军队配合上的问题,会更加的眼中。我们部队的制度、编制、作战风格,与美英两国几乎是天差地别。我们与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则是更加的不同。”
  “再加上武器装备上的差别,弹药补充的问题,都是一个相当让人头疼的事情。如果我们派兵协防东南亚,那么一场战役所需大量弹药的补充,都要从东北万里迢迢的运过去。再加上这一路上复杂的情况,别说我们了,就是国民政府都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从实际来看美国人想法,应该就是单纯的从军事观点出发。英属殖民地军队低劣的战斗力,以及东南亚资源对日本的重要性,这是美国人考虑的。但是英国人真实的意图,绝对不会是看起来这么简单的。”
  “英国人拉拢我们去东南亚作战,我感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多的是背后包含着其他的因素和想法。甚至有可能是他们想拿我们作为一种施压手段,逼迫重庆方面接受他们一些恐怕会很苛刻的条件。”
  “我们即不能给英国人当替死鬼,更不能成为他们逼迫我们同胞的棋子。虽然我们与重庆方面政见不同,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儿女。我们之间的内斗最多算兄弟之争。”
  “但是涉及到英国人,就是共御外辱了。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沦为异族压迫我们同胞的手段。眼下重庆方面现在与英国的缅甸、印度两大殖民地领土纠纷很大,英国人之前一直对我们的领土进行蚕食。”
  “尤其是西藏与云南,英国人可谓是窥视已久了。英国人这个时候拽着我们去东南亚,心思绝对不会单单从战场上的角度出发。所以对于英国人的这个要求,我们无论如何,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可能答应他。”
  “就算美国人会因此减少,甚至哪怕是中断给予我们的援助,我们也绝对不能答应。不过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英国人是英国人,美国人是美国人。虽说他们在大致的态度上差不多,但是其中还是有分歧的。”
  “美国人不会去了英国人的利益,去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更不会为了英国人一些私下的,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去拿自己的根本利益作为交换。不管他们做出什么反应,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眼下削弱我们的实力,并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
  “否则,他们就不会让皮尔逊只做一个试探,而不是直接代表美国人与我们谈话的。美国人固然会在一些事情上,会优先照顾同种的英国人。但是他们不会为了自己核心利益,去过于迁就英国人的。”
  “而只要日本人还成攻势,美国人也许会减少对我们的援助。但是在战场上对于我们有所求的美国人,绝对不会全面停止对我们的援助。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实力越弱,对于他们来说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多。”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闹的孩子有东西拿。眼下的形势,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不你以为美国人自去年开始对我们的援助,会那么容易拿?他们不断加强我们的实力,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与日本之间发生战争。”
  “他们只不过是想用我们来替他们和日本人作战,并尽可能的削弱日本人的实力。等到日本人彻底的陷入中国战场之后,视情况在下手。只是对资源的渴望已经到了极点的日本人,并未按照他们的算盘走而已。”
  “一旦美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们就不会停止对我们的援助的。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是一样的和相同的。将抗联提前打成残废,并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而让抗联只限于目前的规模,无法继续发展,更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
  “只要日本人的威胁还在,美国人就需要我们。所以也许会减少,也许会短暂的终止,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停止对我们的援助。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美国人会为此终止对我们的援助。”
  “虽说是一个老祖宗,但是分家过了这么多年了,美国人是不会为了英国人抛弃自己根本利益的。这个美英同盟,不是一点空子没有给我们去钻。至于英国人的态度,我们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