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449

  “这场我们全民族的解放战争,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结束的,我们更应该注意今后的发展。我们要沉住气,一步步的来。如果这一仗损失过大的话,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很不利的。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稳固已经解放的地区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适当的战果,贪多嚼不烂。”
  老帅的最后这句话说的很重,杨震理解却是并不赞同的道:“老首长,正是因为眼光要长远一些,所以绥远一线我是势在必得。那里都是我们建设自己工业所急需的矿产资源,尤其被称之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还有铁矿,都是我们现在急需的。”
  “按照目前我们的建设速度,到明年我们的钢厂以及特种金属冶炼厂就能试运行,并开始生产。但北满根据地内的铁矿,都是规模小的贫矿。开采难度大,成品率相当的低。真正的大矿山,不是还在勘探之中,就是在深山老林之中。”
  “以我们现在的基础和技术能力,根本就无力开采。就是开采出来,也运不出来。而且从李四光先生估计,以及日本人先期勘察,目前北满能找到大型富铁矿的概率相当的低。老天爷不会太眷顾我们,什么好东西都给我们预备齐备的。”
  “当然也不是说肯定没有,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茫茫群山之中都有可能有大型铁矿。但是勘探与开采,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许没有十年、八年,是搞不出来的。北满,乃至东北都太富饶了。”
  “东北的确有全国最大的铁矿,但是真正的富矿都在辽南的本溪湖至鞍山、辽阳一线。从眼前的态势来看,辽南是日军重兵集结之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还无力一鼓作气打到那里。”
  “包头的铁矿储量虽说不如辽南,但是矿石的品味却比辽南高。而且地势平坦,开采也远比根据地内的铁矿容易。离开这里的资源,我们的工业建设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放缓过程。老首长,时不我待啊。等到明年工业基础建设完毕,我们总不能锅都支好了,却是无米下锅啊。”
  说到这里,杨震站起身来看着窗外道:“老首长,眼下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我们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眼下战火已经燃遍了全球,即便是美国人恐怕也不能独善其身,早晚也要卷进来的。”
  “眼下德意日三国已经结盟,形成了欧亚两洲两大战争策源地。而美国人的根在欧洲,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放任德国人横扫欧洲的。现在美国人已经开始对苏联方面提供援助,并加大了对英国的援助,以及开始对重庆方面进行援助。”
  “而一旦美国人真正的全面卷入战争,有着强大海军的日本,势必将会是他们首当其冲的敌人。但是与欧洲有英苏两国作为盟友不同,在亚洲他们唯一能结盟的国家就只有我们中国。如果日军先下手的话,那么美国人对我们就会形成依赖。”
  “我们面对的关东军,是日军最大的一个重兵集团。我们多消灭一个日本兵,美国人在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小一分。我们牵制关东军师团,他们在太平洋上就会少背上一个师团的压力。以美国人的性格来说,只要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会不惜与魔鬼做交易。”
  “当年的苏联人,后来的日本人。更何况是现在对他们有重大帮助的我们?当然他们能把苏联一个农业大国,变成现代的工业大国,那么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从他们那里搞一个基础工业,想必也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美国人是不会与我们做任何交易的,因为我们既不是执政党,也没有太强的势力,又与苏联人信仰的是一个老祖宗,还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利益。而这场战争的爆发,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美国人要利用我们为他们挑担子,那么不吐血是不行的。”
  “所以这次是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利用这场战争美国人有求于我们的地方,要工厂、要设备,要机器。我不会像重庆方面,只要装备、要钱。我只要工业设备、机器,还有生产技术。装备只要我们能自己生产的,性能还可以的,就尽量不争取。”
  “别说一穷二白的我们,就是放眼国内其他方面工业基础也是极其薄弱的。单靠我们自身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工业化的。而没有现代化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装备。我们的一枪一弹,还是都需要从敌人手中夺取。”
  “而眼下历史既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建立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和现代化工业体系。不仅要比国民政府的好,而且要更全面。”
  “老首长,这是关系到我中华民族能不能真正崛起的一个关键时刻。错过这个机遇,也许将来还会有机遇。但是我们要付出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代价。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付出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抗联打光了,还有挺进军,还有其让的部队。但是错过这个机遇,我们就很难再找到同样的机会。而目前归绥的矿产资源,是我们下一步发展工业所必须获得的,其重要性几乎与北满根据地急需的人力资源同样重要。”
  “而建立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以钢少气多,在枪不如人,弹不如人的情况之下还能打胜仗而自豪,但是我们不能长期这么继续下去。原来条件在哪儿摆着那,想钢多也不可能。”
  “钢少气多,我们在每一次战斗之中要多付出多少的代价?我们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就因为缺乏弹药,缺乏武器白白的牺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哪怕我们的装备再好一些,弹药再充足一些,很多原本不必要付出的代价,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日军有的我们要有,日军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不仅要气足,钢也要多。战士们就算不能吃好,但是也要吃饱。像现在这种半饥半饱的部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精神意志是必须的,一支没有意志的部队,就是一盘散沙。”
  “但是一场战役的胜负,仅仅靠人的意志是不行的。如果我们有日军一半的装备,甚至国军在战斗之中可以消耗的弹药数量,我们可以少付出很多原本并不必要的代价,减少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牺牲,也能取得更大的战果。也不会被某些人,整天指责游而不击。”
  “老首长,时不我待啊。如果因为某些方面只要我们部署得当完全可以避免的危险,我们就放弃这个机遇,不单单将会是我们一辈子的遗憾,也将会使我们整个民族崛起错过一个最佳的机遇。我这个人,要么就不做,要么就不惜砸锅卖铁,做到最好。”
  “归绥、包头一线,我势在必得。就算抗联都打光了,我们苦心积攒下来的这点家底都拼光了,也在所不惜。还是那句话我们拼光了,后面还有兄弟部队顶上。只要能为我中华民族崛起,把握住这个千古难逢的机遇,我们在所不惜。”
  “练为战,不为看。我背着可能的一世骂名,与美苏两国勾心斗角搞来的这些坦克、飞机、重炮,不是为了供在那里看的,不是为了在兄弟部队面前显摆我们多兵强马壮的,就是为了今天做的准备。”
  “如果说我们在战场上与日寇浴血厮杀,是决定中华民族现在的命运,能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但是我们现在制定的这场战役,决定的却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我们这个饱受困难的民族,能不能真正的崛起,能不能挺直自己的腰杆子。所以这场战役,我们不仅要打还必须要打好。”
  杨震这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语气之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他这番话落下,两位老帅在目瞪口呆之余,也不禁为这个家伙的胸襟感到惊讶。为了一个战略目标,能说出这番话来,没有一定的胸襟是做不到的。打光自己的部队在所不惜,这个口气实在有点那啥。
  看着两个人相持在这里,那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政委此时不能不说话了。关于下一步战略展开的问题,向眼前这样僵持不下,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北满的战事正浓,杨震也不能长时间的在挺进军这里停留。而如今热中正在激战之中,总部也不能长时间远离战场。
  自己老伙计的眼光,政委还是相信的。他在内心之中,更愿意接受司令员的思路。而且这个选择察南作为突破口,以北岳区作为主要战场的计划,也是他和司令员一起商议的。他作为政治委员,有些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前面,也不单单必须从军事角度出发。
  虽说自从一一五师分兵之后,他的角色实际上已经转向了军事指挥员。但是毕竟多年作为政工主官,无论是当年红一军团的政委,还是现在的挺进军政委,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当的政治主官。所以有些事情他不单单要从军事方面,还是要从政治方面考虑的。
  第1115章 内战的风险
  在政委看来,杨震的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着相当大的风险,在政治上风险也很大。绥远是国军第八战区的辖区,目前退守绥西地区尚且与日军打的有来有往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身上还兼任这绥远省主席的担子。一旦部队真的打到绥远境内,不可能不与他们发生冲突。
  在皖南事变之后,眼下的国内政治形势显得很微妙。两党虽说还没有公开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但是小冲突几乎每天都有。八战区的主要辖区又紧邻陕甘宁边区,甚至在陕甘宁边区周边部署有重兵。
  如果真的公开撕破脸皮,在留守部队兵力不多的情况之下,恐怕对中央不利。而那位目前在绥远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虽说与我军关系一向不错,但是涉及到地盘的事情难保不翻脸。对于他这种杂牌军来说,地盘可就是命根子。
  虽说他现在只能管辖绥西一块,但人家的毕竟是两党都承认的正牌绥远省主席。如果眼下与他们发生冲突,在全国舆论面前不好交待,恐怕会有挑起内战之嫌。同室抄戈,不管你什么原因,这个时候恐怕都会受到全国舆论的讨伐。
  如果到时候真的与第八战区部队发生冲突,在眼下重庆目前还把握着舆论大方向的时候,这挑起摩擦的责任恐怕会全部归到自己一方,到时候这后果就不好收拾了。尤其是在西进部队与日军激战,而那位绥远王趁机抢占归绥、包头一线抢得先机的话,将会更加不利。
  归绥、包头就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这边日伪军一有什么动静,那边人家马上就知道。以那位绥远王的能力,如果这个机会都把握不住的话,那里又能称之为晋绥军第一战将?还能以一师之中独拒数万奉军与涿州城?
  如果到时候两军真的发生冲突,到时候全国舆论方面就不好交待了。当之所以选择察南,除了战略和战术方面的考虑之外,那里全部敌占区,国军没有一兵一卒。选择那个方向,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负担。
  当政委将心中的忧虑说完,却没有想到杨震将手中的红蓝铅笔往桌子上一丢道:“我不管是他是什么人,手下有多少兵,只要挡住我的道,我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解决掉他。我这个人吃下去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再吐出来的。”
  “他们如果嫌我们占据了他们的地盘,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去收复吗?听说那位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不是挺能打的吗,他有那个本事就自己去干,我还可以省下一点兵力。如果没有那个本事,还阻挡别人去收复国土,那么我就绝对不会和他客气的。”
  “至于引发两党摩擦,我杨震打日本人都不在乎,他们第八战区的那点力量我还真没有看在眼里。我们从日军手中收复国土理直气壮,怕什么别人说?畏手畏脚,绝对不应该是我们的作风。”
  “如果在我们与日蒙疆军作战的时候,他们如果愿意观战随他们。但是要过来抢地盘,那么就让他们试试什么叫做铁拳。我不管他是谁,究竟有多能打。但是一句话,吃到嘴里的肉,我是绝对不会再吐出来。”
  杨震这番话态度异常强硬,很是有一番佛挡杀佛,神阻杀神的喻味,将两位老帅都吓了一跳。甚至正喝水的政委,一口水甚至全部喷到了地上。能让一贯温文尔雅的政委如此的失态,杨震恐怕还是第一个。
  看着固执,甚至不惜为了归绥与包头还要与八战区大战一场的杨震,两位老帅对视一眼之后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们也知道如今的抗联,肯定有这个底气。但有些事情,还是要慎重的考虑一下。
  犹豫良久,政委看了看杨震苦笑了一下之后道:“杨震同志,既然你坚持你的决定,我们又不赞同你的想法。这样吧,我看还是将我们两方面的所有计划与思路都上报中央,让主席决定。不管是选择你的作战方案,还是我们的作战方案,还是都需要中央批准的。”
  “不过,不管中央的决定是什么。但是如果中央做出决定来,我希望你都能够服从。杨震同志,也许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眼光不同。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将来。你想的也许比我们要长远,但是我们还是那句话,一切还是要慎重考虑。”
  对于政委的这种想法,杨震没有拒绝。搞出这么大的动作,不请示中央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西进绥远,还需要晋绥军区的配合。而且在政治上,也是需要一定准备的。如果真的抢占绥远,不与那位绥远王发生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方面,还是要早做准备为好。
  对于那位绥远王,杨震也算是久仰大名。此人不仅极为擅长防御,多次在防御战之中打出精彩战绩来。而且他不仅仅是精通防御,还精通长途奔袭与机动作战。其属下的三十五军,在杂牌部队之中战斗力绝对是一流,还要在一向以打硬仗著称二十九军扩编的两个军之上。
  甚至与中央军中王牌部队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在部队的团结力上还要高出一筹来。先以一个团的兵力,独守天镇打的西北军损兵折将,三个月之内无可奈何,差点没有能顺利的撤退。
  涿州一战,以不足万余人的兵力,在装备、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在奉军几万大军的合围之下苦守百余日。在奉军集中了大量的飞机、重炮,甚至国内第一批实战的坦克和毒气的围攻之下,依旧是一筹莫展破城乏术。甚至那位东北王亲临一线指挥,也没有能解决战局。
  如果不是孤军作战,长时间苦守其粮食、弹药已经消耗余烬,恐怕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奉军,再有三个月也拿不下来。而在其后的长城抗战的收官之战之中,表现更是上佳。第一次创造了中日军队在作战之中,伤亡比例大致持平的纪录。
  其所部在随后的绥远抗战,更是大放异彩。百灵庙一战,一举打垮伪蒙军数万人。使得自九一八事变后,气焰嚣张的日本人首次选择了妥协。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忻口会战之中更是屡屡有上佳表现。太原作战虽然失败,但是责任并不在他。
  在其后的五原一战,更是让日军吃足了苦头。而在几年之后,在内战全面爆发之前更是让眼前的挺进军政委吃了很大的亏。集宁一战,打的绝对是足以载入教科书的经典之战。晋察冀与晋绥两大野战军主力,差一点没有让他一锅给端了。
  长于机动作战的关内部队,倒是被人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其中固然有自己指挥上所犯的错误,但是与此人对战局的掌控与对战机的把握不无关系。甚至就连主席都说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的话。此人在国共两党之中,倒是都能挂上号。
  其所部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在晋绥军之中极强。而且因为该部出身于军工自给能力极强的晋绥军,其武器装备相对一些没有后台的杂牌军来说,也相对优良一些。不仅有自己的炮兵,机枪的数量也很充足。如果有朝一日与其交手,倒也不失一个劲敌。
  实际上杨震嘴上说如果此人真的趁着自己与蒙疆驻屯军激战之时,抢占归绥、包头一线的话,自己也绝对不会客气。但是杨震也知道,从目前的形势来说,此时绝对不是打内战的时候。虽说狠话已经发出来了,但是真到必须动手的时候,自己恐怕也很难下定这个决心。
  这个时候打内战,不管是谁的责任,恐怕都会是千夫所指。而且此人和其部署在对日作战之中屡建战功,与那些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的部队不同。如果真的将他打残了,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都是中国抗战力量的一个重大损失。
  换了其他的别的部队,倒也罢了。但是像其所部这样一支抗战劲旅,没有损失在日本人的手中,要是折损在自己手中,恐怕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至少在眼前这个时候,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
  只是以那个人的能力来说,面对着绝佳的机会,他绝对不会把握不住。而归绥与包头不算那里的矿产资源,单单就他们在与晋绥军区地理上的位置,又是杨震志在必得。如果真的西进绥远,两方面不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现在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利用晋绥军区目前活动在平绥铁路以北,大青山地区的游击支队靠近归绥,在绥中、绥西,都有抗日根据地。而且其主要活动范围之一武川就处在包头与归绥之间,其距离可是要比目前退缩在绥西阿拉善地区的八战区要近的多的优势,尽可能的抢占先机。
  如果他们能利用蒙疆驻屯军主力被西进部队吸引过去的机会,抢在那位绥远王东进之前拿下归绥与包头。同时晋绥军区集中一部分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外长城一线北上抢占乌拉特旗至五原一线。让此人感觉无机可乘,事态也许不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大青山游击支队以骑兵为主,兵力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骨干都是老八路出身,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虽说装备有些残破,弹药因为长期独立活动也有些紧缺,但是并非不可能解决。无论是从晋绥调运一部分弹药,还是从陕甘宁边区为其空投都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说服中央同意自己的计划。
  但是如果到时候那位绥远王真的不顾一切东进,考虑到后续的发展,杨震也只能真的像他说的那样,顾不得和他公开撕破脸皮了。对于杨震来说,归绥和包头必须要拿到手。不管什么人,如果想要在这两个地方和他做点文章,他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尽管也许有引起内战的危险,但是对于杨震来说却是别无选择。除非他愿意自己栽树,让别人乘凉。将归绥与包头,这两大他势在必得的地盘让出去。但是如果真的要那样做的话,他还何必在这里与两位老帅商议,直接按照两位老帅的意思去做就完事了。
  第1116章 提前埋下的伏笔
  至于后续的政治因素和打嘴皮子仗的事情,还是交给中央去解决吧。自己是军事指挥员,更多的是在达成战略目标之下,考虑的是军事上的得失。至于政治上的事情,自己还是算了让中央去操心。以主席的魄力以及中央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事情应该不是太大的阻力。
  至于晋西北的那位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二零师长出身的晋绥军区司令员,只要中央下命令,必要的战机他会掌握住的。自己空运过去的装备,在自己坚持之下,有四分之一是调拨给他的晋绥军区的。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重点换装的目标,除了因为他们那里担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担之外,杨震也是提前为了这一仗埋下的伏笔。除了与其他军区一样,分别组建了直属山野炮兵之外。
  杨震还给这个晋绥军区额外调配了一个一百毫米榴弹炮团,以及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一个三七苏制高炮营,以及三十挺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并在晋绥军区囤积了大批的弹药、手榴弹、炸药以及炮弹。
  甚至在争取中央同意后,还从军区储备的资金之中,专门给晋绥军区调拨了一千两的黄金和一批现大洋,以及数量不小的冲锋枪、骑枪。专门给晋绥军区和陕甘宁留守兵团,用于组建大批骑兵购买马匹和解决饲料的问题。
  晋绥军区地跨晋西北与绥远,紧邻盛产马匹的蒙古族游牧地区。虽说日伪对马匹控制的紧,但是地理位置在这摆着那,解决马匹不是太困难。但是养一个骑兵的费用太高,几乎等于五个步兵。加上所辖地区大部分都是地瘠民贫,没有外力的支撑根本就养不活太多的骑兵。
  为了增加晋绥军区的机动能力,杨震与其他地区不同,专门给晋绥军区解决了一笔资金。甚至还专门不惜代价,从东北空运了近万柄抗联兵工厂仿制日式马刀。他这么苦心经营,就是为了这次战斗,就是为了增加晋绥军区的机动能力。
  如果不是为了此次战役做准备,杨震也不至于为了晋绥军区这个华北四大敌后根据地之中,唯一不是四面受敌的根据地下这么大的血本。如果本位主义重,他的注意力更多的应该放在自己的老部队,一二九师和太行军区身上。
  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打通与关内的联系,那么他大可以将这些装备都给距离东北最近的晋察冀军区。而不是调拨给了如果不西进绥远、察西地区的话,对抗联南下作战配合力度最小的晋绥军区。
  杨震之所以下了这么大的苦心和本钱,就是为了能西进绥远地区时,晋绥军区可以给予有利的配合。在分出部分兵力,对同蒲线北段实施破袭的同时。抢在八战区绥西部队之前,北上绥远截断平绥线,抢占归绥与包头。
  只要晋绥军区动作迅速,抢在八战区之前进入归绥、包头地区,有些问题将不会再成为问题。不过要想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得到晋绥军区的全力支援,就必须要有中央的协调。所以这件事情,无论怎么样都要交给中央最后决定。
  既然杨震也同意这件事情由中央决定,挺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两方面分别起草了一封电报,将自己的思路上报中央。同时将各方面的考虑,以及两方面在下一步作战思路上的分歧,也一并上报中央。
  将两封字数都达到上万字的电报发出去之后,杨震想了想又给留在北满根据地指挥的李延平与郭邴勋二人发报,让他们准备一是在王光宇完成林西作战后,立即动用一切手段,将囤积在齐齐哈尔的物资转运到热河。
  二让政治部从各个文工团内挑选一批军事素质优良的女兵,随同向林西转运物资的飞机到热河,准备轮训挺进军文工团的女兵。考虑到女兵之间沟通比较容易,也不容易引起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杨震还是决定训练挺进军文工团的教官还是从自己部队女兵之中挑选。
  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抗联的文工团女兵大部分的军事素质,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的女兵之中,绝对是最过硬。虽说因为训练的标准不同,大部分人比不上那些正儿八经的野战部队,但是基础的军事技能也相差不是太多。无论是射击、投弹、长途行军,还是基础的技战术,都是相当的不错。
  而且不仅仅是文工团的女兵都有实战能力,就连文工团的各级女干部,也具备最基础的指挥能力。所有文工团的干部,都要学习基础指挥专业,并通过专业的考试。否则即便是文工团这种部门,战士也是不允许提干的,这一点是杨震专门要求的。这一点文工团以及其他女兵多的部门,与一般作战部队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在杨震认为敌情是无所不在的,虽说你们是文工团、宣传队,不直接下部队作战,但是总归要下部队演出的。在战时部队最需要的就是鼓舞士气,但又不可能随时都派出大量的兵力去保护你们。
  前线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文工团不仅要有基本的自保能力。而且各级干部还要基本的指挥能力,最起码在一旦与敌遭遇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部队或是选择地形抵抗,或是决定怎么摆脱敌人。这也是杨震要求各级非战斗部门的干部,要有连排级指挥能力的原因。
  杨震可舍不得将作战部队的干部,调往文工团这样绝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实战机会的部门。所以在杨震看来,女工团的那些干部,不分男女必须要学会一定的指挥能力。也就是指挥自己的部门,在与敌遭遇的时候有自保的能力。
  文工团的各级干部本身参加实战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不可能像作战部队的干部那样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再没有经过指挥训练,一旦与敌遭遇那还不成了羊群了?没有经过实战的干部也许应变上可能刻板了一点,但总比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兵落入日军这样的野兽部队要好一些。
  所以抗联的女兵是上台穿上戏服就能演戏,下台能拿起枪就能作战。各级干部不仅能够上台能演出,下台还能指挥连排一级的作战。而且这其中有一部分女干部与女兵,军事素养甚至不次于基层连队指挥员和男兵。
  用去过延安,接受过陕甘宁留守兵团文工团和各级文艺部门慰问的李延平话来说,人家那些才是如花似玉的女兵,才是真真正正的文艺兵。到咱们这里可都是一群要是需要的时候,恐怕都杀人不眨眼的母夜叉。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如果不是作战部队,不可能有女连长、女兵,这些人恐怕调到作战部队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抽调一批本身就是女兵的文工团员来热河轮训这些女兵,也比较不容易牵扯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杨震在这封电报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交待郭邴勋,让他立即部署航空兵集中最好的作战参谋,研究从林西起飞,对河北境内的平汉、正太线,以及平绥线、北平火车站、张家口车站、石门车站等几大铁路枢纽轰炸的可能性。尤其是几大铁路上的各个桥梁、隧道,要作为重点的轰炸目标。
  杨震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在西进作战的时候,这几条铁路无法使用。不是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而是要在整个战役之中无法使用。也就是说怎么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的摧毁北平铁路枢纽,以及平汉线、平绥线、正太线上的桥梁、隧道。不管中央批准不批准自己的计划,先期的准备一定要做好。
  电报发出去之后,尽管杨震知道中央要对比两个作战计划,再加上要对整个国内形势以及此战过后的后续反应进行整体考虑,所以答复不会太快。而此刻北满、西满的战事正急,自己又不能在热河多待。但杨震内心中其实还是想在这里多待一些时日,与两位老帅一起等待中央的回复。
  自然明白此刻他心中想着什么的两位老帅,看着杨震有些犹豫不决的表情,却是只能摇头苦笑。这个年轻人什么都好,尤其是没有长期独立作战养成的那种本位主义。出手也大方,对关内的兄弟部队也是倾其所有,要什么给什么。
  如今关内部队在装备上,彻底摆脱了原来的缺枪少弹的局面,都归功于眼前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也真能打仗,也有魄力。能在东北那种地方折腾出这么大的局面,可不单单是能打就能解决的。
  就是这性格有些实在是太过于倔强了,整个一个宁折不弯的性子。甚至还有一股子为达成目的,不惜任何代价的气魄。不过说实在的,在北满那种强敌环视,斗争形势异常残酷的地方,没有这种性格也打不出局面来。那里可是稍微一松劲,后果就很难想象。
  想了想,还是政委开口道:“杨震同志,你也不要着急。无论是西满你们正在进行的战役,还是我们眼下正在热河进行的战斗,现在都还远未见分晓。中央即便是现在答复了,我们现在恐怕也无力执行。我们现在还是应该以眼下正在进行的战事为重,至于下一步作战究竟该怎么打,还是等待我们现在战事结束之后,再下决心不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